医药卫生类论文范文检索,与壮族医药卫生习俗述略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医药卫生类论文摘要怎么写,关于壮族医药卫生习俗述略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医药卫生及习俗及环境卫生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医药卫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壮族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形式多样的医药卫生习俗,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壮族医药卫生习俗既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又对壮医药的传承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 键 词]:壮族 卫生习俗医药文化
医药卫生的起源,是人类与自然、疾病、创伤、饥饿作斗争的必然结果.壮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勤劳智慧的壮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本民族医药卫生习俗,这些医药卫生习俗不仅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与壮族医药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值得我们去认识和探讨.
1 生活卫生习俗
1.1 断发:《庄子内篇逍遥游》载:“宋人资章甫而谪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所谓“断发”者,“剪发使短,等,而不束发加冠之意也.”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从吴越到岭南九郡,所有的越人都存在“断发”的习俗.从广西宁明花山岩画上的人物像看,壮族先民骆越人的发饰确实有“断发”情况存在,不管壮族先民最初基于何种原因而“断发”,由于“断发”后头发易干且易于体温散发,适应于骆越地区湿热为主的环境气候,因此断发习俗符合卫生的要求.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医药卫生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2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1.2 服饰尚青黑:壮族有植棉纺纱的习惯,用自种自纺的棉纱织出来的布称为“家机”,古代、近代壮人多以蓝靛作染料,染成黑色或蓝色,黑色是壮族服饰主色调.直至当今,这种主色调仍保留在那坡与龙州等地的壮人群体中,如百色市那坡黑衣壮人,崇左市龙州县金龙一带自称“布代”的壮人.据记载蓝靛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豆科植物木蓝、爵床科植物马蓝或蓼科植物蓼蓝等叶所制成的染料.蓝靛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因此壮族的青黑服饰具有解毒的作用,可防避蚊虫,适合于壮族地区的气候环境.
1.3 居干栏:壮族先民根据壮族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很早就发明了“干栏”建筑,这种建筑的特点是分上下两层,上层作为人的居所,下层贮放农具或圈养牲畜,《魏书僚人篇》记载“僚者,盖南蛮之别种等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建筑不仅可避虎狼蛇虫侵袭,而且远离地面,还可以防避毒邪瘴气,同时使得人畜分离,从而起到了卫生和保健的作用,不少壮族地区至今仍保持这种居住习俗.
2 崇巫尊祖习俗
2.1 尚巫术:巫术是原始宗教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先秦时期,骆越人盛行巫术,笃信鬼神.壮族先民由信仰鬼神而产生了巫文化,古时壮巫分巫婆和魔公,主家有病痛或灾难,请巫婆和神对话,问明病灾的原由,再择吉日请魔公举行法事,杀畜禽敬祭,劝离神仙,禳解厄难,舞刀剑,烧油锅,镇妖赶鬼.直到近代、现代,壮族地区的巫风仍有所遗存.巫文化对壮族医药的影响,先是巫医合一,后是医巫并存,最后医盛于巫.
2.2 文身:壮族先民在史前社会就有文身的习俗,宋代《太平寰宇记》载,邕州左右江各州“其百姓恶是雕题、凿齿、画面、文身”.文身习俗的形成最早是出于氏族、部落的图腾标志或称图腾徽号,目的是为了求得图腾神的保佑,例如所谓“以避蛟龙之害”者是也;同时又便于彼此间进行交际和通婚过程中认同和区别.由于文身需用浅刺针具作工具,更重要的是文身活动带有宗教性质,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会激励壮民去效仿,故文身对壮医浅刺疗法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3 捡骨重葬:壮族地区至今流行“二次葬”(“捡骨重葬”)的习俗.即人死三年后,子女将死者遗骨捡出,装入陶罐(壮话叫做“金罐”),选取坟山宝地重新安葬.捡骨重葬体现了壮族人民尊祖和讲究坟山风水的民俗,这一习惯客观上促进了壮医对人体骨骼的正确认识.
3 防病保健习俗
3.1 重预防:壮族地区山高林密,多雨酷热,壮民在晨间瘴气雾露弥漫时外出赶路,必口含生姜以辟秽;野外耕作,为防暴雨淋湿后伤风感冒,常取姜葱汤淋浴、姜葱汤热服,以祛寒湿;溽暑天月,高温多雨,对饮用之水,壮民必先用白矾过滤,并多吃生大蒜头,以防虫毒在体内滋生;当疠疫流行之时,走村串寨回家,常用草药汤洗澡,以避秽解毒;年老体弱者,常用辟秽解毒或舒筋活络之品垫席而睡;正在发育的儿童,则于胸腹佩带芳香解毒之品.
3.2 赶药市:壮族地区草木繁茂,四季常青,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壮乡各村寨的乡民都去赶药市,将自采的各种药材运到圩镇药市出售,或去买药、看药、闻药.当地的习俗认为,端午节的草药,根肥叶茂,药力宏大,疗效最好,这天去药市,饱吸百药之气,就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一年之中能少生病或不生病.久而久之,赶药市成了壮乡民俗,其中尤以靖西县的药市为最著名,每到端午,即使无药出售的壮民,都扶老携幼地赶往药市去吸百药之气.赶药市既是交流药材知识和防治经验&
医药卫生类论文范文检索
3.3 悬艾虎:悬艾和饮菖蒲酒是壮族端午节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靖西县志》载:“五月五日,家家悬艾虎,持蒲剑,饮雄黄酒,以避疠疫.”五月初五这日清晨,壮人在鸡还没有叫之前就要将艾采摘回来,用艾叶、艾根做成人形或老虎的形状,俗称“艾虎”,悬在门楣的中央;将菖蒲制成宝剑挂在屋檐下.这一天还要用艾叶、菖蒲、大蒜烧水洗澡,并将水洒在房前屋后.其实,这样做是非常符合夏季卫生的.端午节后,天气转热,也正是各种病菌生长繁殖的时期,用中草药喷洒,可有效地消灭、扼制病菌的生长,美化环境卫生.这与端午节饮菖蒲酒是同一个道理.菖蒲这种植物性温和,可以化痰、祛湿、润肺、治疗风寒,对预防夏季外感病有一定的作用.
4 防疫防毒习俗
4.1 佩药:壮族聚居地地处岭南,属于亚热带地区,山峦起伏,江河溪沟密布,林木茂盛,加之气候多雨潮湿,空气中湿热交蒸,酿成瘴毒.感受瘴毒而发的疾病称之为“瘴气”,是当时壮族地区的常见和多发病症.《后汉书.马援传》载:“出征交趾,士多瘅气.”、“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可见瘴气为害之甚,.壮族先民总结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祛瘴法.每年春夏将自采的草药扎成药把挂于门外或放置房中,以辟秽祛瘴.常用的药物有菖蒲叶、佩兰叶、艾叶、青蒿叶等.家中若有未成年孩童,则令其佩挂各种香药制成的药囊,意在扶正祛瘴.常用的药物有檀香、苍术、木香等.在瘴疠流行季节,村寨无论男女老幼,都佩带药囊,以避邪防瘴,预防或减少瘴疫的发生.这些防瘴习俗一直沿用至今.
4.2 鼻饮:在壮族地区,流传着一种洗鼻及雾化吸入以防病的方法,即煎取某些草药液令患者吸人洗鼻,或蒸煮草药化为气雾,令患者吸人以预防一些时疫疾病.这种方法,古代称为“鼻饮”.鼻饮在古越族中流传,史、志书多有记载.最早见载于汉代的《异物志》:“乌浒,南蛮之别名,巢居鼻饮.”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对鼻饮的方法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邕州溪峒及钦州村落,俗多鼻饮.鼻饮之法,以瓢盛少水,置盐及山姜汁数滴于水中.瓢则有窃,施小管如瓶嘴插诸鼻中,导水升脑,循脑而下,人喉等饮时必口噍鱼酢一片,然后才安流入鼻,不与气相激.既饮必噫气,以为凉脑快膈,莫若此也.”这种奇特卫生民俗包含着物理降温和粘膜给药等科学因素,对鼻病、喉病、呼吸系统病症,都有一定疗效.
4.3 嚼槟榔:在广西龙州、防城、上思和宁明等地的壮族村庄里,盛行着“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为礼”的习俗.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说:“壮人
医药卫生类论文范文检索,与壮族医药卫生习俗述略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