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类论文范文集,与我国中药专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相关论文答辩
本论文是一篇知识产权类论文答辩,关于我国中药专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知识产权及中药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知识产权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药的提取物、制备方法、从中草药提取到的有效化合物和化合物的组合物、药物首次用途等提供保护,而我国中药复方的特色和创造点主要在于配方.在日本,中药按照其《专利法》保护,只要中药配方符合专利申请“三性”,即可作为产品发明被保护.因此,国外中药专利保护的技术含量要求较高,而我国缺乏精通专利申请撰写的人才,导致中药复方很难达到发达国家专利申请的要求,申请比较困难[3].
3加强我国中药专利保护的对策
3.1健全中药专利保护体系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保护的主体并非是独占的,从实质上降低了对发明人的保护力度,又容易导致低水平重复生产,没有真正鼓励发明创造,不利于中药行业的整体发展.并且,《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中有些规定与专利法互相矛盾,容易引起侵权纠纷.因此应该增加各种保护体系之间的协调性,对中药专利审批办法和《中药品种保护条例》进行相应的修订,使之互相衔接,从而建立起既有效又科学地保护中药知识产权的体现中药特色的保护体系,并使之逐步完善,与国际接轨.
另外,现行专利法没有充分考虑到中药本身的特殊性和中药产品的重要性,在中药专利保护上还存在缺陷.虽然在我国现行《专利法》中,涉及了有关药品专利保护的内容,但是该条款借鉴了西方专利法规的有关内容,适用于化学药物,若用来保护中药,显然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何况即使在美国,对于植物药,也是有专利法、植物专利法、植物品种保护法多重保护的.因此我国应该出台针对中药专利保护的《专利法》的配套政策,比如出台《中药专利保护条例》甚至《中药专利法》,使中药专利保护更适应中药特色,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最大范围和最大力度地使中药得到充分保护.
该文出处 http://www.sxsky.net/yixue/010820953.html
3.2对中药复方专利“三性”的审查标准进行修正
“三性”是指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关于成方组分的加减和药量的变更一直是困扰我国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中成药主要是复方制剂,由于加工、生产工艺一般都是采用本行业中的惯用制备技术,在中成药的发明中,配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特征.单纯就配方而论,有三种情况:
1)在现有方剂基础上,通过药味的加减所作的改进.药味增减,如在主药、主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次要症状或兼夹证的不同,增减其次要药味,以适应新的病情的需要,中医称之为随证加减.判断其创造性,应考虑其与原方相比,疗效是否突出,或是否有新的功效.为此,应提供实验药效或临床实验结果的证明.药味增减,发生了主药、主证的变化,则应视为有创造性.据台湾省现行的管理办法,凡药味增减的数目超过了全方药味总数的20%,则不视为原方的加减.此做法可作为我们判断创造性的量化参考.
2)在现有方剂基础上,通过各组成药味用量比例的变化所作的改进,药味不变、药量加减,在中医实践上,是所谓“方不变而法变”,可引起方中配伍关系和主治范围的变化.这种变化可概括为加重药量,增强药力.
对于加重药量以增强药力,判断其创造性要视其是否取得了突出的疗效.应提供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实验药效或临床实验的可靠结果.对于改变药量以改变主治,应提供两者药效不同的比较性数据,以判定其创造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知识产权相关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硕士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7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3)将原有的两个或几个方剂组合成方所作的改进.两个或几个已有方剂的相加,对其创造性的认可,应提供协同增效作用或产生新的医疗用途的研究数据.
3.3在行业内普及和加强专利知识教育
可以从政府、行业和企业(或科研机构)三个不同的层面进行,使中药专利的概念和知识在整个行业内能广泛地覆盖到从中药相关政策制订者、执行者到企业及研究机构的领导者再到每一个产品开发、项目负责人,使国家、地方中药产业相关职能部门在制订各种规划时,把中药专利保护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并推进实施;企业(或科研机构)的领导者应将专利战略纳入其发展的长远目标,并提到相当的高度.
3.4培养人才,建立一支中药专利保护的管理人员队伍
目前国内通过专利代理人资格认证的中药专利代理人非常少,而且现有的中药专利代理人的代理水平又参差不齐,这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国内中药领域的专利代理,同时也直接造成专利无法保护中药的偏见,这种局面根本无法适应当前加强中药专利保护的迫切性的需求.因此必须重点培养一大批既有专业基础又熟悉知识产权、法律、经济、贸易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利于中药研发、产品宣传、
专利申请和诉讼等工作的展开,从而全面提高中药专利的代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伟波.专利竞争力,中国制药企业的致命弱点[J].医药世界,2005,(4):34.
2梅智胜,肖诗鹰,黄璐琦.等.中药专利保护相关问题的探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5):262.
3杨莉,李野.关于中药专利保护特殊规则的探讨[J].中国药房,2006,17(10):729-730.
(收稿日期:2007-07-23)
知识产权类论文范文集,与我国中药专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相关论文答辩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