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医学— 范文

德育教育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构建女大学生性德育模式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

本论文是一篇德育教育有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关于构建女大学生性德育模式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德育教育及女大学生及高校德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德育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一般能力又称智力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必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像力、思考力、认知力、自我控调力等.特殊能力是各种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的特定的能力,如绘画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判断能力以及技术操作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技术诊断能力等的专业能力,还包括科学的创业态度、革新能力、创造机会能力等在内的创业能力等.可将与个体职业相关的能力统称为职业能力.对职业能力和不同职业的能力要求的认知对于指导个体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选择具有重要意义.[25][29]

本行动研究提出女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行动策略,包括三个层面:

(1)个人层面.女大学生具有职业能力自我教育的潜能.自我教育是指在提升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基础上,自觉参与自己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女大学生用所具有的社会性别意识,有助于认识传统的职业分工和角色定型带来的男女两性职业能力的差异,并减弱其影响,提高自己职业成就动机和对职业能力的自信心;结合实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提高职业能力的方案;学习寻找可能的资源,支持自己职业能力的提升.

(2)小组层面.上述个人层面自我教育是个体自我教育形式,而自我教育方法中还有群体自我教育形式,“同伴教育”属于群体自我教育.“同伴教育”(PeerEducation)是指具有相同背景、相似经历和年龄的伙伴或群体,在一起分享知识和观念,利用同辈的影响力,彼此传递健康向上的思想观点,相互学习先进的行为技能,以唤起共鸣,促进教育内化,达到润物无声效果的一种教育方式.简单地说,就是“让同伴来告诉同伴”.[30]成立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自组织就是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如女大学生可以宿舍为单位组成小组,小组具有相互支持功能,成员互通信息,一起探讨针对就业歧视积极的应对态度和策略,共同参与实践和面对其中的困难,实现职业能力互补.

(3)学校层面.把女大学生职业能力建设与学校课程建设有机结合,如开设相关女性学课程,作为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基础训练;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以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成长小组为具体介入方式,制定详细小组计划书,对介入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总结介入的经验;通过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对女大学生进行“个别化”、“辅导式”的职业能力提升的咨询服务;创建学校社区经济实体,可以和学校实习基地相结合,也可以建立合作社,女大学生每周可参加2-3学时的工作锻炼,增加劳动体验、就业体验和挫折体验,计算学分,记入个人德育总成绩;针对不同年级女大学生的特点,研究职业能力建设不同训练计划.

构建女大学生性德育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德育教育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对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行动研究效果要进行评估,可以采取多种评估方法,如行动前测和后测方法、成长小组介入的社会工作专业评估方法、行动中女大学生成长档案的运用,动态地评估学生的成长轨迹.

[参考文献]

[1]孙宝云.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分析[J].高教探索,2005,(6).

[2]胡斌武,陈晓丽.“大德育”视界中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的比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

[3]周俊芳.探析高校德育工作新模式:德育导师制[J].教育与职业,2007,(17).

[4]沈革武.探析现代系统工程方法与高校德育实践模式的有机结合[J].科技创业月刊,2007,(4).

[5]韩美兰,吴俊清.高校德育主体教育模式基本特征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5).

[6]王国华.高校发展性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关于构建女大学生性德育模式的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德育教育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1;Z].2007.

[7]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程建平.德育模式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5).

[9]理查德哈什著,傅维利等译.德育教育模式[M].转引自杜爱森.关于德育模式的理论探讨[J].理论探索,1996,(2).

[10]季爱民.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

[11]班华,薛晓阳.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1).

[12]丁东宇.试析国内德育模式构建中的理论倾向[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2).

[13]张楚廷.以人为本与教育学改造[J].高等教育研究,2004,(5).

[14]邓灿辉.“以人为本”与女性发展学的建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4).

[15]张李玺.将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纳入教育优先发展的体系中[J].妇女研究论丛,2006,(3).

[16]韩庆祥.论能力本位价值观与建立一个能力社会[J].山东社会科学,2002,(1).

[17]贺金莲.女大学生弱势群体现状透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

[18]邹耿良.从大学生群体的变化谈高校德育新思路[J].龙岩师专学报,2002,(2).

[19]毛成.共情方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0,6月增刊.

[20]冯朝霖.自我赋权、公民社会与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

[21]阮曾媛琪、宋陈宝莲.从行动研究发展实践理论:“北京妇女及家庭社区支持网络”项目的反思与启示[Z].第二届香港华人社会―社会排挤与边缘性问题:公民身份的再思与打造研讨会论文,2003.

[2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3]欧群慧.对一位研究型教师成长的追索[A].载陈向明主编.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4]韩庆祥.“能力建设”:一项迎接时代挑战的宏伟工程[J].教学与研究,2002,(3).

[25]李晓明,陈慧娜.“职业自我”在女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应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2).

[26]贾艳琴,陶莉.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4).

[27]李亚妮.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2).

[28]佟新,梁萌.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6,12月增刊.

[29]欧阳瑜玉.谈高校图书馆与女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6,(3).

[30]沈威,王炎栋.构建大学德育的同伴教育模式――以杭州师范学院开展同伴教育的个案为例[J].中国德育,2006,(6).

责任编辑:迎红

1 2 3 4

德育教育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构建女大学生性德育模式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参考文献资料:

护理论文国家级期刊

精神科护理论文

医学期刊排名

临床护理学论文

护理学术期刊

优质护理服务会议

泌尿外科护理论文

动物医学论文网

骨科术后护理论文

医学核心期刊论文

构建女大学生性德育模式(4)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