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核心字“发”字族关系考察相关论文的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语义相关论文的格式,关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核心字“发”字族关系考察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语义及留学生及语言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语义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发”字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以下简称《HSK》)中是甲级动词,其常用度很高.本文结合《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和《倒序现代汉语词典》中“发”字组成的所有复辞,在《HSK》中筛选出留学生常用的28个,重点分析探讨“字本位”理论复辞构辞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意义.
关 键 词:“发”字及字族复辞构辞法
“发”字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以下简称《HSK》)中是甲级动词,其常用度很高.我们考察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和《倒序现代汉语词典》中“发”字组成的所有复辞,在《HSK》中筛选出留学生常用的28个.按照“发”的位置,我们将其分为以下两组.
1.出发启发爆发开发蒸发颁发打发激发揭发批发签发散发
2.发生发现发展发表发出发动发抖发挥发明发扬发觉发射发行发育发布发起
由此可以看出,以“发”字为本位组成的辞中,字与字之间的语义关系有一定的规律.我们知道,字本位将“字”作为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作为语言教学的起点和贯穿始终的主线.而且以“字本位”理论为依据,汉语中的“辞”可通过相同的“类”或者“象”联系起来,形成以核心字为基础的一个个字族.根据核心字或前或后的位置,可归纳出“向心”“离心”两种构辞法,还可以分析出辞义与核心字义的关系.所以,以此为研究理据,我们主要是分析《HSK》中的“发”字及其字族之间的关系,包括构辞法和语义关系等,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思考等.
一、核心字“发”和复辞构辞法
徐通锵先生(1997)把字的结构规则定义为:“1个字义等于1个义类×1个义象.”其中,“类”与“象”都可以成为核心进行造字,以“类”为核心而造出来的字就是以“声”为纲的字族,是向心的语源性造字,反映事物间纵向的联系;以“象”为核心而造出来的字就是以“形”为纲的字族,是离心的衍生性造字,反映事物间横向的联系.徐通锵先生借助于文字的“声”“形”而加以说明的向心和离心的结构.他认为,这是汉语编码体系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结构原理.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徐通锵先生(1997)进一步认为双字编码格局将代替单字格局成为一种主流的编码方式,原来由“声”与“形”承担的核心转化为核心字的不同位置,由非线性的结构转向字的线性组合.基于此,我们以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理论为基础,具体分析《HSK》中核心字“发”及其字族的关系.
本篇论文url: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102680.html
上文中,我们已经将“发”的复辞按照核心字的位置不同分为两组.第一组辞中“发”字居后,“发”字代表“义类”,受前字“出、启、爆、开、蒸”等的限制和修饰,这些前字代表的是“义象”,它们描述了“发”的语义特征:开始行动、引起、产生、扩大、散开等;第二组词中“发”居前,代表的是“义象”,主要是看它的“送出、发射、表达、流露感情”等语
语义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以上我们分析的第一组复辞是“向心构辞法”,即核心字居后,前字描述核心字的语义特征而构成辞(字组)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成的辞就是向心辞;而第二组复辞是“离心构辞法,即核心字居前,后字衬托它的语义功能而构成辞(字组)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成的辞就是离心辞,它是与向心构辞法相对的,从另一个角度考察汉语的语义构辞法.所以以此为理据,我们对“发”字及其复辞作具体的分析.
(一)“发”在后构成的向心复辞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语义的论文范文资料 | 大学生适用: | 在职研究生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5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例如:出发启发爆发开发蒸发颁发打发激发揭发批发签发散发
这一组的前字“出、启、爆、开、蒸、颁、打、激、揭、批、签、散”等都是用来表示“发”的一种方式,它们都是向着“发”的,目的是突出描述、刻画出“发”的语义特征,使其具体化.
我们结合《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和《倒序现代汉语词典》,总结了“发”字的17个义项,如下:(1)送出、交付;(2)派出去;(3)发射;(4)产生、发生;(5)表达、发表;(6)扩大、开展;(7)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8)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9)放散、散开;(10)揭露、打开;(11)因变化而显现、散发;(12)流露(感情);(13)感到(多指不愉快的情况);(14)启程;(15)开始行动;(16)引起、启发;(17)(量)颗,用于枪弹、炮弹.
以上可以看出“发”有17个义项,而复辞中的前字都是指向“发”,突显其具体的语义特征.我们具体分析了在每个复辞中的,由不同的前字所描述的“发”的义项(“发”义项,我们简称为“发”义),如下表: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明白在向心复辞中,每个前字所指向的“发”的突显的语义特征.
(二)“发”在前构成的离心复辞
例如:发生发现发展发表发出发动发抖发挥发明发扬发觉发射发行发育发布发起
这一组的后字“生、现、展、表、出、动、抖、挥、明、扬、觉、射、行、育、布、起”等字并不是“发”的语义特征,都是只涉及了“发”的结果、状态,或者说明了事物主体的内在变化等等.即后字所指向的结果、变化或者事物主体都是由“发”这一动作引起的,使后字建立一种横向的联系,也说明了“发”字可以与这些义类发生语义上的联系.
综上所述,以上两种构辞结构的不同划分,是我们根据徐通锵先生(1997)的理论基础所作的具体分析,是根据核心字或前或后的位置,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总结出的两种结构形式,它们分别揭示了̶
语义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核心字“发”字族关系考察相关论文的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