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学类论文范文素材,与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诗歌翻译中的应用相关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语言学类论文格式范文,关于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诗歌翻译中的应用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语言学及英语翻译及基础科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语言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翻译对英语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英语翻译提供了方法.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启发了英语翻译的思路,本文以认知语言学对英语的诗歌翻译和隐喻翻译为例,分析了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语言学的论文范例 | 大学生适用: | 高校大学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3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关 键 词:认知语言学英语诗歌诗歌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引言
诗歌作为人类历史中最早出现的文学形式,最初用于感情的表达.诗歌的丰富内容和感人的力量必须借助语言手段,隐喻就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通过隐喻的使用,使诗歌形象生动地表达其内容和丰富的情感.本文试图对英语诗歌进行认知分析,诗歌语言是否真是如传统修辞学认为那样区别于普通语言,以揭示诗歌隐喻的本质.
一、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广义上认为,只要能够将人的语言能力看成认知能力来认识的,都可以称为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来源的根据是源于经验现实主义,并且吸收了哲学理论,融合了心理学、人类学、神经科学等多种学科理论.认知语言学看重研究的是人的语言和认知能力之间的联系,在认知语言学理论中很多认知模式都体现了这一点.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也具有自身特点.首先是具有体会性特点.人的认知来源于人对客观事情的感知和经验,而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就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体现的一种翻译观.作者的体验来源于他对事物的理解和感知,可以通过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翻译者和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也是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来理解的,而翻译者和读者能够通过体会,来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人物情感.其次,认知语言学的
关于语言学类论文范文素材
二、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诗歌翻译中的应用分析
(一)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诗歌隐喻翻译的应用.认知语言学着重经验与认知对语言的重要影响,把人类的语言看成是社会文化、人类生理和认知能力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隐喻语言这种语言现象,有着自身的科学根据,就是从人的心理和认识方面来作说明.在过去的翻译理论中,隐喻在修辞学、结构学等学科的影响下,只被看成是一个修辞手法,对于隐喻中的翻译就是不同的语言符号进行相互转换.但是,从认知的思维来看,隐喻源于一种心理作用,就是从一个说法到另一个说法的反映.
对于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诗歌隐喻翻译的应用,当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认知一样时,可以考虑用直译法.隐喻是在一种心理运作方式下进行的,通过隐喻的方法可以将一个概念从一种语言直接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最终实现多种语言文本的阅读.在翻译一些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用语时,为了保留原汁原味,可以直接将原文中的词汇直接原封不动地搬过来.但是,当原作品当中与要翻译成的语言的文化不能有效映射时,这个时候就不能用直译的方法,而是要用换喻的方法,使用本国的语言词汇将原作品中的词汇翻译出来,便捷读者阅读,否则就会出现与原文内容不符的现象.当使用换喻的方法时,就会使翻译出来的作品能更好地保留原作品的思想,也能使读者看到最真实的作品.
(二)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诗歌翻译的应用.休斯在《梦想》诗中运用了LIFEISABIRD的概念隐喻.将人生比作鸟儿,梦想则是鸟儿的翅膀,把失去梦想的人生比作荒芜的、冰雪覆盖的土地.“折翼的鸟儿”和“荒芜的土地”事实上更是暗指美国黑人劳动人民辛酸的历史和艰难悲惨的生活现状.而“梦想”对于美国黑人劳动人民是何等的重要,只有心中满怀梦想,并付诸行动,美国黑人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正当权益,改善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这也不仅让人想到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中,对平等和自由的梦想,正可谓是一脉相承.
狄金森在《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诗歌中运用了DEATHISDARK这一概念隐喻.诗歌中诗人创造性地把死神比作为温文尔雅的求婚者,他彬彬有礼地停下马车来等待那忙于劳作和闲暇的“她”,殷勤地邀请她踏上生命中最后的旅程.马车带着“她”经过早上、中午、傍晚,这时马车在暮色中一路前行,她感到阵阵寒意袭来,冷得浑身颤抖.诗句“露珠使我们浑身颤抖冰凉”,也喻指死亡的开始.人一旦死亡,身体脏器停止运动,身体也变得冰冷,这正如同寒冷的夜色一般.可见,诗人的这首关于死亡的名作,实际上是在人的日常生活体验的基础上,经过她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刻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表达效果.诗中carriage,drove,pass,theschool,children,fieldsofgazinggrain,thesettingsun等词语,在从源域JOURNEY向目标域LIFE的映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ews,quiveringandchill等词语,也体现了从源域DARK向目标域DEATH的映射.
该文url: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107190.html
三、结语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语诗歌中几个常见的隐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英语诗歌中的隐喻,其实是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隐喻,而这些基本隐喻又是根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洞察力,对这些基本隐喻加以拓展,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这也再次印证了Lakoff的观点:诗歌隐喻是从基本隐喻衍生而来,语言学隐喻和文学隐喻无本质区别,文学语言是基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的拓展和升华.
参考文献:
[1]UngererF,SchmidH.G.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1996.
[2].彭仁忠.论异化翻译策略与跨文化传播[J].外语学刊.2008(4).
[3].熊学亮,王志军.英汉被动句的认知对比分析[J].外语学刊.2001(3).
作者简介:王颖迪(1984年4月--)女,汉,河南商丘,硕士,助教,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基础科学系,河南省新郑市泰山路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基础科学系.
关于语言学类论文范文素材,与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诗歌翻译中的应用相关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