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械制图论文范本,与高职机械制图课考核的改革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机械制图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高职机械制图课考核的改革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机械制图及综合素质及课程设计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机械制图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机械制图课考核的传统方法是以试卷和作业两大类而实施的,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不利于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运用好考核这一指挥棒,科学、合理的考核学生制图课学习的全过程,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适应市场需求,就成为制图课考核亟待解决的一大要务.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机械制图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学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2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关 键 词:机械制图;考核方法;改革
一、引言
机械制图课是机械类高等院校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不可或缺的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改观低分无能、高分低能现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真才实学适应工程和市场,良性就业、发展成才.传统的制图课偏重理论、轻视实践的考核方法,不能适应现代高职教学的目标要求,不利于人才培养,因此,要运用好考核这一指挥棒,科学、合理的考核学生制图课学习的全过程,建构理论和实践考核、课堂内外考核、过程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力求促使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切实掌握理论知识和具备动手能力,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制图课考核的现状和弊端
(一)考核现状:制图课的第一学期,我校长期以来采用传统的闭卷笔试的考核方法,总评成绩100分,其中平时占5%,期中占25%,期末占70%.主要考核学生画法几何部分的投影基本知识、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和图样画法等.第二学期以考查的形式考核,成绩按优、良、及、不及四等评定.内容有标准件、测绘零件图、装配图、计机绘图等.
(二)考核的弊端
1.方法太固化,真实性差.传统考核方法,采用100分钟的闭卷考试,以笔试成绩为主,题型一般为补漏线、补视图、单选某视图、由轴测图画三视图、改画剖视图、断面图等,由于受考试时间和试题数量的局限,题型老套单一,数量有限,知识覆盖面不全,有些试题是讲评过的练习题,有些试题多次使用,在考试内容上有很大的片面性,难能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
2.比重不合理,针对性差.机械类专业如机制、模具、汽车、机电、数控等专业的学生进行制图课考试时采用统一的试卷,内容基本相同,不能体现对各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区别和特性.另外,期末成绩所占总评比重过大,平时成绩占比重过小,对制图课的学习过程失去管控,不能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导致有的经常旷课;有的睡觉;有的玩手机;有的人在课堂心在外;不做作业或相互抄袭,到了期末突击复习、猜题押题,为了考试而考试,成绩可信度低,教学效果差.
3.目标不明确,实践性差.机械制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国家标准、具有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而现实的考核形式和内容并没有体现以素质、能力为核心,单纯的卷面考核方式并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成果.零件图、装配图部分的测绘考核,对学生尽管有动手实践的要求,但几种测绘件反复使用,极易是学生懒于动手而相互抄袭.由于没有按一线技术工人的要求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学生现有的能力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差距甚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上岗就业.
本篇论文url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121338.html
三、制图课考核改革的实施和思考
首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考试的引导、激励和调控功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置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试卷考试、课外实训考核、答辩、制作模型、徒手绘图、测绘零件图等.其次,考试命题类型主要有选择、判断、据轴测图画三视图、补画漏线、补画视图或剖视图、改画剖视图、断面图等,以多类型、多方向引导学生勤学苦练,提高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使考试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具体的改革方法:1.为了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在考核权重上要恰到好处,考核总评等于出勤10%+课堂表现20%作业20%+期中20%+期末30%,
![关于高职机械制图课考核的改革的在职毕业论文范文](/image.asp?http://maxceshi01.book118.com/litpics//20131118/135317-5288ece9cf080.jpg
)
关于机械制图论文范本
四、结语
“考核”这一教学环节是引导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教学的“指挥棒”,只有结合制图课目标和教学实际,不断总结和革新,制定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它督导“教”与“学”的指挥、调控作用,使制图教学真正面向就业和社会,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现代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慧珍.机械制图考核方式的改革[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0)
[2]李伟.高职机械制图课程考核改革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4)
关于机械制图论文范本,与高职机械制图课考核的改革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