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类论文范文资料,与一个人的文学史相关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当代文学类论文网,关于一个人的文学史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当代文学及文学期刊及作家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当代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作家李洱曾经说过,“没有程永新,1985年以后的中国文学就会是另外一副模样.”
这话让程永新感动之余,还觉得“诚惶诚恐”.毕竟,“个人是渺小的,那个时代放在那里,改变中国文学路径的是时代”.
程永新想说的是,1985年前的文学,也是新时期文学景观的一部分.只是那时的文学太过追求表达社会的诉求,太过现实,缺少文学本质的精神.“时代走到1985年,必然要发生变革,后来我们回过头去看,那其实就是一场小说革命,文学革命.当然,这场革命的参照物还是世界现代主义文学资源.”
聊天的地点,从作协门外那家聚集了众多作家的咖啡馆开始,然后又回到了他的办公室―上海市作协院内,原属旧上海实业家刘吉生宅第的那栋老洋房,程永新的办公室与《上海文学》金宇澄的“书房”同在三楼.《收获》1957年的创刊号就收藏在这间办公室里.这里还放有许多作家的手稿,谈话间,程永新就拿出了贾平凹《带灯》的几页手稿,落款的时间是“2012年10月14日晚”.
神奇的八十年代
程永新时常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奇异的时代.某种意义上说,程永新就是在这个年代,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文学史”.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程永新与一个大学同学到《收获》实习,结识了当时主持工作的老主编萧岱及好几个前辈编辑,巴金的女儿李小林是当时编辑部最年轻的编辑.
在《收获》,程永新目睹了一大批优秀作者的成长.回忆起那个奇异的时代,他直言那时候的文学圈很单纯.“再牛的作家也牛不过时代,牛不过生活”,在程永新看来,时代造就人,那时候中国文化人的创造力似乎完全被激发出来了.
“说实话,这些实力派作家不是我挑出来的,是他们自己走到了时代的前沿.”那时候没有网络,文学期刊是作家们成名的主要通道.“文学期刊上时有陌生的名字冒出来,我与我的刊物非常关注这些新人.还有一些知名人士不停向我们推荐新人,比如说,余华是北京的李陀推荐给我们的,我们称陀爷为‘场外指导’,他热心于各种文学活动,有点文坛领袖的意思;苏童是我大学同学黄小初推荐的,格非是批评家吴洪森推荐的.”程永新认为,气候成熟了,中国文学到了变革的时候,到了该出好作家的时候.
1988年,程永新为上海社科院出版社编选《中国新潮小说选》,其中选了余华、格非、莫言、苏童、史铁生、马原、残雪等人的作品,他在序言中写道:“有人预测,中国当代文学真正的大作品将在五年、十年后出现.如果这个预测没有发生偏差的话,我不想说大作家一定在这本集子的作者们中间诞生,但我极其固执地坚信,假设中的大作品、大作家,一定是沿着他们(它们)的足迹走到一个辉煌殿堂的.”
而今,收入这本集子里的作家,大多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坚,程永新为自己在1988年就做出这样的预判有些小小的得意.程永新称那些实力派作家都是自己的师友,“他们给我的东西远远超过我给他们的”.
当年,程永新当
当代文学类论文范文资料
余华则是李陀推荐的,1986年,当时在主编李小林的支持下,程永新在编青年作家专号,也就是后来被称为先锋专号的那一期.他把《四月三日事件》选进了那期刊物.余华从此变成了《收获》的铁杆作者.与余华的第一次见面也很有意思.“某天早晨,我走进办公室,两个小青年坐在那儿,我问他们找谁,他们说我们找你.他们站起来,两个人个子都不高,我一下笑出来.黄石、余华,他们这样介绍自己.后来余华是经常见面,他路过上海,都会住在华师大,格非安排的.那是一段无比美好的日子,我们喝酒,聊文学,下棋打牌,我们在交流中谈到世界文学中的优秀作家,谈到深更半夜才睡觉.那时候我们都是单身,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程永新回忆说.
格非是批评家吴洪森推荐的,他拿着《迷舟》手稿找程永新,说这个人你一定要关注,他以后会有大出息的.《迷舟》的修改过程让程永新感叹格非真是一个好作家.“那时候的作家都会受到拉美文学的影响,我们希望格非的小说少一点这种影响.一星期后,格非拿出的小说呈现了完全不同的面貌.《迷舟》一下就火了.”后来程永新才知道,《迷舟》是其他刊物的退稿.
苏童是大学同学推荐给程永新的,当时那位同学就预言:此人以后会出大名的.程永新眼中的苏童是作家中非常温和善良的人,“与苏童交往,会让你觉得很舒服”,也就是马原说的“毛病不多的人”.他重情重义,那些年月里,程永新常去南京,第一餐饭一定是苏童请客,这几乎成了一个习惯.“他会在南京找到很好吃的饭店.”
程永新和马原是一见如故.《收获》开笔会见到马原时,错把他当成扎西达娃,因为他留着胡子,很像藏族人.开会那几天,他们住一个房间,聊文学常常会聊到东方既白.“马原是作家中读书很多的人,在他的影响下,我读了不少以前错过的世界名著.”让程永新欣喜的是,“我们的艺术判断常常会惊人的相似,连打牌也特别有默契,只要我们俩一伙,胜的概率很高.先锋专号就是他给我们建议的.”
还有李洱,也是华师大聚会的常客.“记得有一次,他分析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可以说是举座皆惊.”程永新觉得,对一部经典的判断力与作家的写作才能是成正比的.因此,后来李洱能够写出许多好作品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那时候李洱写的作品会拿来给我与格非看,我们提的意见,他会一次次地修改,这样的修改其实就是在练文学写作的内功.他在《收获》发表的中篇小说《导师死了》也改了几稿.我与文学青年座谈,谈到如何修改小说,经常会以李洱为例,一个优秀作家会在小说修改中练就十八般武艺.”李洱后来的中篇小说《龙凤呈祥》,完全是《红楼梦》的笔法,出书时改成小长篇叫《石榴树上结樱桃》,翻成德语在德国很是畅销,德国总理默克尔来中国送给温总理的,就是这本书.好朋友是生活的支撑
现在的文学圈,似乎已经很少出现当年的《活着》、《妻妾成群》、《顽主》等那样的好作品了.
“我们其实也在反省.”程永新说,文学也许有它自身的规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家有一种使命感,也有一种艺术探索的勇敢.随着文学的边缘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写作者的发表与出版变得容易了,质量也就有下降的趋势.
“很多作家跟我们说,现在只有你们《收获》还让作家改稿,我觉得,那是在夸奖我们.”他表示,称职的文学编辑必须要有一点奉献精神,在别人的作品里倾注自己的情感.“这不是说大话说空话,
当代文学类论文范文资料,与一个人的文学史相关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