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学相关论文范本,与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社会学相关论文发表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社会学相关论文发表,关于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社会学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社会学及性别及角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社会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0340;十倍有余.[7]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学校的教学资源所接收到的关于性别角色的信息大多是男性占主导地位,而女性则处在从属地位.教学互动有老师与学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互动两种模式,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与男生之间的互动要远比女生高.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情境中,男生受到纠正、批评、鼓励的次数都明显比女生高,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的互动,教师都容易忽视女生而较为关注男生.[8]在教学中教师也容易受到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认为男生的数理化学习好,而女生的文科科目成绩较好,从而对男生和女生的学业成果期望不一样,期望不同则关注度也会有差异.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大多学生选择与自己同性的人成为朋友.
学校权利构成的性别差异也会影响学生对性别角色的认知.我们不难发现在学校的人事结构中,女教师数量虽不少,但身居高位的不多,领导工作多数是由男性担任,[9]这种权利构成的性别差异无可避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学生在学校里通过对教师、其他同学的观察和模仿习得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并努力使自己的性别角色行为与其相符.个体通过家庭、社会、学校、同伴的影响,会形成关于男性或者女性知识的网络,即性别图式,男女两性的行为都会受性别图式的影响,并会产生性别特征图式,包括男女两性的穿着打扮、所用玩具、行为等都会符合自身的性别角色定位.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自身的性别角色进行挑战,其中不乏“伪娘”、“女汉子”,但是挑战者被社会认可的极少.
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存在虽说有利于男女两性各司其职,促使社会有序地发展,但是男女性别角色差异也会产生一些问题.首先,男女性别角色差异会影响到个体的专业选择和就业选择.由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大多数人普遍认为男生的逻辑思维强、推理能力强,理科的学习优势比女生大;而女生通常会被认为想象力丰富、情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文科的学习优势比男生大.这就使得社会对男女两性的普遍期望是男生读理工科类的院校,而女生则读文科类院校.在就业方面,人们普遍认为男生“闯劲大”、“有责任心”、“理性”等,而女生则是“感性”、“生活情绪易带到工作中来”、“家务劳动者”等.对两性的看法不同自然期望不同,这会影响到女性的求职动力,使其职业目标和职业期望值都低于男性.其次,男女性别角色差异会加剧男女性别不平等现象.在用人单位看来不论是女性的身体素质还是能力素质都不如男性,由于这些刻板印象,大多数用人单位倾向于招聘男性,很多单位在招聘时甚至只限男生,造成“宁招武大郎,不招穆桂英”的招聘形势.据武毅英的调查研究显示男女两性的就业竞争力并无显著差异,[10]然而女性在应聘时比男生更难获得就业面试机会,并且在同等就业竞争力的前提下,女性的就业质量也低于男性.最后,性别角色差异会无形中增大男性的压力.社会对男性的期望值高就会无形中对男性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勇敢”、“坚毅”、“刚强”是男性的代名词,他们不能轻易表现出脆弱的一面,否则会被视为“懦夫”、“不堪一击”.但男性也是人,他们不是神,他们也需要享受生活、需要发泄,在脆弱时也需要来自身边人的情感支持.如果社会一味刻板地将重担赋予男性,对男性的要求过高,那男性无可避免在身体和精神上都承受巨大的压力,这不利于男性的身心健康发展.
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差异部分原因来自于两性的生理差异,从生理结构而言男性的爆发力、体力、耐力确实较女性强,但是社会不应该将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无限扩大到就业领域,将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等同于社会性别差异,进而认为“男强女弱”、“男主导女服从”.这在损害女性权益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男性的身心健康.我国传统性别角色差异观经过上千年的积淀,想要改变非一朝一夕能Í
关于社会学相关论文范本
首先应认识到男女两性存在的客观差异.生理差异是与生俱来的,想要改变较难,对于这一点我们需正视它,并且要承认因文化、教育等导致的可弥补的社会差异.然后,要让“男女都一样”成为真正的男女平等.“男女都一样”是一种抽象的性别平等,我们要做的是实施差异平等.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其有特殊的需求,而这样的需求应得到满足才能促进男女两性更为平等地发展.对待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实施差异对待,对于社会文化建构的社会性别角色差异,则要通过差异方式来对待,这样才能促进两性更为和谐的发展.最后,应坚决取缔男权社会赋予女性的,不利于其发展的性别特征,发扬有利于女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性别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意识觉醒,开始发展自己的事业,“巾帼不让须眉”,女性在很多领域较男子而言都不遑多让,且开始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但是,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依然存在,依然有女性因传统的男女社会性别差异观被拒之于意中的职场门外.很多女性即使事业很成功,成家以后也不得不退居二线,为家庭做出“牺牲”,要完全实现男女两性的平等发展与和谐发展还需一定的时间.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社会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 大学生适用: | 学院学士论文、学院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0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注释】
[1][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84.185-186.
[2]靳松,黄永俊.教学中男性性别橘色差异现状的社会学探析[J].教育教学研究,2009(9).
[4]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编.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84
[5](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6]程福蒙.我国课程中的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3)59-61.
[7]冯媛.女性在新闻中的存在[A].王金玲主编.女性社会学的本土研究和经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75.
[8]陈雨亭.我国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2004(1)13-16.
[9]靳松,黄永俊.教学中男性性别角色差异现状的社会学探析[J].教育教学研究,2009(9).
[10]武毅英,杨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分析――基于社会性别的事业[J].大学教育科学,2013(1).
本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189643.html
【作者简介】
张松群(1989-)女,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2级社会学研究生,从事社会性别与区域发展研究.
通讯作者:陆卫群(1960-)女,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从事人口健康,婚姻家庭和性别研究.
关于社会学相关论文范本,与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社会学相关论文发表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