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相关论文范文,与中外教育史看当今生活教育相关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德育课相关论文网,关于中外教育史看当今生活教育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德育课及课堂教学及学生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德育课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中职德育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当前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实效低微的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方面.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淡漠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消磨了学生的生活品位,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要走出这一困境,德育课教学就必须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关照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各种生活世界的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积极引导学生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理解人生,在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主体之间的交往和对话,打通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把生活世界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此,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思考与尝试.
教育理念
纵观中外教育,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研究可谓源远流长.
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明确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他强调教育活动对人的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要求教育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生活的需要,注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要求学校课程应以现存的社会生活情境为主要内容;认为教育就是学生生活本身,学生的课堂生活就是学生的成长.
在我国,陶行知先生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者.他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我们此地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他认为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强调用教育来阐述人的生活,昭示的是人的生活对于教育活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要求教育活动必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充分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中职学生生活;尊重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知识学习和观念形成,更注重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充分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教学的实践性;注重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进一步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
如何将生活的气息注入日常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应当是适宜生命成长、生态和谐的育人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德育课的论文范文资料 | 大学生适用: | 学士学位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9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要达到上述目的,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为重要.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营造生活化的课首导入.
课首导入是一节课的逻辑起点,学生喜欢生活化的导入,是因为生活化的导入贴近生活经验、贴近实际、贴近中职生,学生觉得有亲近感.
精心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作为每节课的导入,一是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二是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了解学生的生活,把握学生的心理;三是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点拨,使学生因境生疑,入境释疑.
笔者在《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一课的教学中,用“晒晒你生活中的纠结事”作为课首导入,请同学们把生活中遇到的矛盾摆出来,这样,一上课就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出各种问题,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疑问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要展开生活化的课中探究.
德育课教学应以探究生活为核心.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才能引发学生内心的、真实的体验和认知,让学生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探究生活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习过程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笔者在《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一课的教学中,将如何正确解决人生中的矛盾,并使之成为人生发展的动力作为课中探究的主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卷入到创造性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点燃起生活的希望.
第三,要构建生活化的结尾.
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为了更好地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因此,在课堂结尾时,师生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仍然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生活化的结尾,使学生认识到德育课学了有用,有利于巩固知识;此外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思想的升华.
本篇论文来源: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201241.html
在《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一课中,笔者以“这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作为课尾小结,不但知识被重新温习了一遍,而且使学生不仅懂得了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样的哲学观点,还懂得了如果正确处理好人生中的矛盾、逆境,那么,我们的人生就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增强对生活的信念,学会乐观地生活.
第四,要编排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一节课的结尾不能突然停止,应富有创意地向生活实践中延伸,将课内教学有机地延伸到校外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去,召唤和驱动学生将课中学习的收获和道德感悟运用到生活中去验证.
“生活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作为一门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德育课的作业设计更应该面向生活世界,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教师要将丰富的生活引入作业,主动走出课堂,从正在发生的生活中寻找作业设计的素材,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培养能力,学会生存和促进个性发展,建构正确的价值观.
在《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诚实守信》一课结束后,笔者布置学生课后给自己设计一个诚信档案,分阶段记录自己在人生中重大事件中的诚信表现,以鞭策督促自
德育课相关论文范文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打造,让学生真正深切感受到德育课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它并不是空洞的说教,德育课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生活是德育课堂的出发点,也是德育课堂不可避免的归宿.只有回归生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才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才能真正掌握生活的技能,学会生活.正如真理永远不能穷尽一样,我们对德育课教学的研究也永无止境.相信随着我们理论积淀的增加,实践的深入,德育课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德育课相关论文范文,与中外教育史看当今生活教育相关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