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治论文范文集,与农村政治文化何影响村民自治:对L村和D村的个案考察相关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政治论文摘要,关于农村政治文化何影响村民自治:对L村和D村的个案考察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政治及民主政治及文化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政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特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存续的重要基础,其能够规范和指导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并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通过对山东省高青县L村和安徽省固镇县D村的调查我们发现,农村传统的政治文化不仅造成了村民民主观念、自治主体意识和公共观念的缺失,也使得村民组织能力明显不足.本文认为,通过培育新型农村政治文化,推动新型农村政治文化的传播和延续,加强自治制度建设等,可以改善村民自治现状,推动农村政治文明的发展.
关 键 词:农村政治文化;村民自治;基层民主;乡村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3)02-0061-06
收稿日期:2012-10-10
作者简介:闰丙金(1970―),男,安徽固镇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研究生,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李玉娟(1985―),女,山东高青人,安徽省太和县妇联公务员.
目前,关于村民自治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村民自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选举不民主、乡政与村治的冲突以及“村两委”矛盾等.有的是对村民自治制度从理论上提出质疑或者加以否定,有的着眼于如何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而提出对策和建议.但从农村政治文化的视角对村民自治进行的研究相对薄弱,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戴玉琴(2006)的博士学位论文《村民自治中的政治文化资源开发》.该文以苏北两县的若干村为研究对象,用一章的篇幅相对系统地研究了农村政治文化对村民自治的影响.该文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在农村政治文化对村民自治影响方面的认识.然而,文化有较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政治文化也有一定的差异.不同地区农村的政治文化是否有相同的特点呢?它们对村民自治是否也有相同的影响呢?本文选取山东省高青县L村和安徽省固镇县D村为研究样本,以田野调查的方式,集中考察了两个村政治文化的特点和村民自治的现状,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了农村政治文化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以期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政治文化及其功能分析
(一)政治文化的内涵
1956年,阿尔蒙德在《政治季刊》上发表的《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政治文化”一词,并将其界定为“一个政治系统(国家或民族)的基本政治取向”.他认为,政治文化不同于明确的政治理念,也不同于现实的政治决策,它是一种长期形成的心理积淀,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
派伊和维巴在其合编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一书中将政治文化定义为一种态度、信仰与情感,这种态度、信仰与情感使政治过程有秩序和意义,并为政治体系设定了基本的前提与规则,以控制体系中的行为.维巴认为:“政治文化是由包括经验性的信仰、表达的符号以及价值判断三者所交织成的体系.它划定政治行为发生的背景,是政治活动的主观取向,包括一个政治体系的最高远的理想以及一般的行为规范.”[1](p513)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政治文化的认识见仁见智,但基本上都比较认同阿尔蒙德对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在他们看来,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的心理层面,属于政治生活中的主观意识范畴.换言之,他们对政治文化内涵的界定,指的是一种由意识、心理、动机和情感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主观观念和行为模式.
目前,我国政治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政治文化的概念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尽管其中存在许多分歧,但是不外乎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理解政治文化.广义上理解的政治文化是由“观念形态的政治文化”和“制度形态的政治文化”组成,具有观念和实体两重特性;狭义上理解的政治文化是指“观念形态的政治文化”,这种理解与多数西方学者的观点趋于一致.
村民自治中的政治文化主要是指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影响下形成的、以村民为载体的政治文化,它表达的是村民的认知取向(关于政治客体的认识和意见)、情感取向(对客体的情感和感觉)、评价取向(对客体的评判).换言之,村民自治中的政治文化是指村民对村民自治制度的了解,对村民委员会合法性的认定和评价,村民的合作意识和责任度,村民参与村庄政治的心态、意识和对自身参与能力的认知,村民对自身角色的定位等心理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评价的综合反应.
(二)政治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政治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政治体系存在的状态、运作的方式以及发展演变的道路和方向.具体而言,政治文化的功能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特定的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存续的重要基础.政治体系合法性的存在以及社会政治关系的基本稳定是政治体系能够存在和延续的条件,而这种合法性和稳定性主要来源于社会成员在心理上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对政治体系中政治角色、政治结构的地位以及行为规则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认知和态度.其次,特定的政治文化能规范和指导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特定社会的社会成员其内在政治心理、情感和价值倾向是由该社会的政治文化所规定的,而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模式必然受其政治心理、情感和价值倾向的影响.因此,政治文化能够规范和指导社会成员的政治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再次,政治文化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特定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中能产生不同的效力.如果政治体系中的成员有强烈的政治角色意识和一定的从事政治活动的能力,那么,必然有利于政治制度效力的发挥,反之则会降低政治制度的实际效力.另外,政治文化也制约着政治体系的变革和发展.政治体系是动态发展着的,它随着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变化.这一变化过程总是由作为政治行为主体的人去推动和完成的.因此,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变革的目标、方式的认识水平、情感和价值取向直接制约着政治体系变化的进程及其结果.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政治的论文范文素材 | 大学生适用: | 学院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1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二、农村政治文化的现状:对L村和D村的考察
山东省高青县L村地处淄博市与滨州市交界处,位于高青县西南部,距离县城30公里.所辖自然村1个,现有人口260余人,耕地面积500余亩,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棉花等.村民世代以农业生产为主,农闲时节部分村民选择到附近县城做一些零工,经济来源比较单一,人均年收入900元左右,在经济上是一个比较贫困的村.安徽省固镇县D村位于固镇县东南部,地处固镇县与五河县交界处,距离县城55公里.所辖自然村5个,现有人口1080人,耕地面积2150亩,主要农作物是小麦、花生、水稻、黄豆、红薯等.村民世世代代以农业为主.该村东部是一条小河,是淮河的一个支流,该村有约20%的耕地是河地.历史上由于淮河经常发生洪涝灾害,所以该村的农业生产很不稳定,在经济上是个贫困村.近年来,村庄上18-50岁年龄段的农民大部分在东部或南方经济发达地区打工.
通过旁听村干部和村民组长会议,并对部分村干部和村民进行访谈后我们发现,L村和D村在政治文化上表现出了一些共
关于政治论文范文集,与农村政治文化何影响村民自治:对L村和D村的个案考察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