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工程伦理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与中外工程伦理教育的量化相关论文下载

本论文是一篇工程伦理方面有关论文下载,关于中外工程伦理教育的量化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工程伦理及跨学科及数据库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工程伦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十年前仅为28%.

对比国内外跨学科合作研究现状发现,国内研究中一线工程单位及人员普遍缺乏研究的热情,高等学校中工科专业的学者参与度也不高,合作文章比例偏低,跨学科合作文章比例更低.人文学科学者往往习惯于“单枪匹马”地研究.哲学专业学者比例过高很可能是导致合作文章比例偏低的重要原因,所以提高非哲学学科研究人员,尤其是工科学者的参与热情对于国内工程伦理教育研究乃当务之急.

(二)研究领域

根据中外工程伦理教育论文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按研究领域将其分类如下(见表3):

教学经验交流主要指的是一些院校对工程伦理教育具体实施情况的介绍,教学问题探讨指的是真实场景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偏操作性的研究,具体学科主要是指工程伦理教育所分布的学科门类,政策问题指对于工程伦理认证制度的研究,理论问题指的是偏哲学原理或教育学理论的探讨,伦理现状调查主要是针对工程专业师生伦理现状的访谈或调查.

尽管国内个别院校早已开展了工程伦理“教”与“学”的实践,但教学经验的交流似不多见,对于工程伦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效果评价等问题也惯于泛泛而谈,且这些见解又多来自对教育学、德育原理的浅层次移植或对国外实践的简单介绍,能够结合具体工程学科的讨论寥寥无几.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理论探讨及工程师认证、注册制度等问题,国内的研究热情显著高于国外,这反映出国内外不同的大背景:国外尤其欧美各国已经有了较完善的认证制度,工科专业普遍开设了具有工程伦理内容的课程,而国内仍缺乏相应成熟完善的制度保障.

国外工程伦理教育论文主要围绕课堂教学实践而展开.从所选数据库论文来看,直接与课堂教育相关的有148篇,占74.7%.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探讨上,国外学者的研究已比较具体,如教学方法就涉及到了讲座、辩论、短剧、游戏、网络体验、社区服务等方法.另外,国外研究与国内相比,更大的不同在于对经验层面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论是经验交流还是对伦理现状的考量,国外学者的研究都比较充分,而国内此类论文却非常缺乏.这一方面源于国内宏大叙事的研究传统,另一方面与缺乏大规模的教育实践及广泛的工科研究人员参与有关.

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从所选数据库论文来看,国内学者对国外问题的关注程度远超国外学者对其本国问题的注意.CSSCI数据库论文中有40.6%的文章是属于介绍国外工程伦理教育的,而从国外三大数据库来看,仅有4篇文章(占2%)关注了其本国之外的工程伦理教育研究.如果说西方世界植根于欧洲中心主义的迷雾而无视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研究,但是像伊朗、印度、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土耳其等这些国家也无不是主要研究自身问题,这一状况又如何解释?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如不同数据库所面对的读者群不同,国外数据库主要面对的是西方世界的读者,所以在数据库论文的收录方面必然存在“西方优先”的价值预设;而CSSCI主要面向国内学者,对国内学者来说,通过介绍西方研究成果来促进本国研究也合情合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需不需要如此多的论文去介绍国外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动态?介绍类论文占多大比例才是适当的?未来几年是否也需要大量的论文去介绍、引入西方的此类成果?这是很值得国内同行深思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

与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的是研究方法.目前工程伦理教育研究主要是基于多学科联合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特征,研究领域的多层次性也导致了研究方法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此处我们借鉴了《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一书的方法分类思想并结合所选论文实际来确定基本的研究方法[3].每一篇文章都可能混合运用几种方法,我们按照文章的主旨来确定该文运用的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结果显示,在国内论文中,使用分析法的有24篇,使用比较法的有7篇,使用历史法的有1篇;在国外论文中,使用分析法的有92篇,使用调查法的有55篇,使用文献法的有2篇,使用比较法的有4篇,使用历史法的有5篇,使用计量法的有40篇(详见表4).需要说明的是,单纯介绍国外的研究历史或是研究现状而未与国内相关领域进行直接对比的未计入比较法.

国内工程伦理教育类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突出反映了国内研究善于宏大叙事、重引介、重从国外研究历史中寻找思路或论据的风格.调查法、计量法等经验性研究方法未在国内论文的研究方法中出现.国外论文研究所用方法种类较多,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经验性研究、思辨性研究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分析法占了46.5%,属于经验层面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和计量法)占到了48%.


本文来自: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232561.html

对比国内外工程伦理教育类论文的研究方法,分析法、调查法、比较法、计量法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调查法和比较法显著水平达到0.01,分析法和计量法显著水平达到0.05;国内研究中分析法、比较法的运用显著高于国外,而调查法、计量法的运用则显著低于国外.三、思考与建议

跨学科合作研究势在必行

由上文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与国外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相比,国内研究有几个突出的特点:研究人员当中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缺位,研究单位当中非高等学校单位严重缺位;研究成果中哲学专业的学者发表的文章居多;合作研究更多的是师生同事之间的合作,对研究有至关重要意义的跨学科、跨单位合作数量之少几可忽略,更没有出现跨国合作类研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使得单个学科很难达到人类探究真理的目标,跨越学科边界就成为科学研究的普遍选择,这对于研究主体来说,具有跨学科的教育背景是最好不过了,如在工程伦理教育领域,若研究者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具有工学、哲学、教育学的受教育背景,将最有利于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但这样的人才实在稀缺,所以跨学科研究主体更多的是针对研究群体内部的跨学科合作来讲的,正因如此合作研究才愈发显得重要.

人文学者惯于独自思考,这与其自我感悟的学科特点有关,哲学学者一家独大势必带来合作研究的匮乏.工程伦理教育涉及到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交叉,其深入研究需要其他学科学者的大力参与.所以,我们一方面提倡哲学家走出书斋,关注百姓日用[4],改变研究方式并逐渐适应合作研究;另一方面,我们建议工程技术人员关注工程中伦理的教育问题.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国家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完善顶层设计,健全包含伦理内容的工程师认证及注册制度,以促进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在工科专业普遍开展、实施工程伦理的教学实践,以提高高等学校工科教师的教学研究积极性,从而改变哲学学者比例过大的现状.对于企业单位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参与,各级政府应该健全相关制度(行政命令、经济、财政等),引导企业自身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活动,引导企业与高等学校建立联合培养新一代工程师的机制.如高等学校在企业中建立工程伦理教学实习基地,或在高等学校中为企业员工进行工程伦理培训提供专门的场地,并定期邀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进行伦理交流等.

回归研究方法的生态性

目前,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用方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重思辨而少实证,究其根源,与传统文化中的“通几”优于“质测”的观念不无关系.但是每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借鉴成熟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时注意维护研究方法的生态性,这对于新兴交叉学科来说至关重要.

冯向东教授把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划分为相互关联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获取研究资料和对资料作形式处理的方法(诸如观察、问卷统计、深度访谈、实验等),第二层次是搭建理论框架和论证、阐释观点的方法(诸如

1 2 3 4

工程伦理方面有关论文范文,与中外工程伦理教育的量化相关论文下载参考文献资料:

政治论文开头

政治1500字论文

政治论文1000

比较政治论文

企业思想政治论文

初中政治论文1500字

高中政治生活论文

高中政治学生论文

政治实事论文

政治论文怎么写

中外工程伦理教育的量化(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