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关于教学法相关论文范例,与国内日语习得综述相关毕业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教学法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国内日语习得综述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学法及语言学及日语教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学法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二语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已有40多年历史.自1984年鲁健骥将二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和“中介语”的概念引入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后,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也拉开帷幕,至今也有30多年了历史了.初期的二语习得研究目光似乎更多停留在印欧语言谱系,如英语习得的研究等,而随着各大高校日语专业的设立以及中日关系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有关日语的习得研究呈现出上升、激增的态势.同时研究的着力点越来越丰富,内容越来越全面.本文主要通过搜集整理这方面的相关资料,归纳总结其研究的点和面,从而了解日语习得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关 键 词】日语;习得;综述

一、20世纪80年代的日语习得研究

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二语习得研究刚刚起步,这个时期有关日语的习得研究主要集中在日语教学方法上.如高烈夫(1988)提出在“语法教学”、“翻译课”以及“日本文学”中都可以结合“比较研究”进行讲授[1].杨明子(1989)在日语专业教学改革上从招生分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上提出了相关建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认为在学习日语的同时要加强汉语的学习[2].此外,在中国人学习日语时的发音问题以及理解日语中汉语词汇问题上,一些学者也发表了意见.如高化(1989)从“日汉对应元音的比较”、“日汉辅音比较”及“日语特殊音节的发音”三个方面对中国人学习日语发音时容易遇到的若干发音难点作了初步的分析[3].在论著方面,王武军主编、袁剑青等人编写的《日语教学法》一书从日语教学法的体系、目的、任务、原理、原则、过程、方法、外语教学的主要流派以及语言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等之间的关系,以我国日语教学的实践为基础,从生理机制和心理特点上论述、探讨分析了日语教学方法[4].日本海外技术研修中心的日语教师穗积晃子著书《中国人学日语常见病句分析一百例》是根据北京对外贸易学院近百名日语专业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的病句编集而成的.本书从寒暄交际、副词与副词性词语、指示代词、助词等十七个方面对中国人学习日语时常出现的错误作出说明[5].对比分析是二语习得的基本理论之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共时比较发现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从而确定两种语言由于差异而产生的教学上的难点、并研究教学中母语的干扰以及消除母语干扰的方法.这一时期有不少论文是围绕汉语和日语之间的对比展开的,如赵博源(1987)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日语“体言を+自动词”结构的用例不是都能同现代汉语“自动词+形式宾语”结构的用例相对应的,但同“介词+宾语(场所名词)+自动词”结构的用例却完全可与相对应的结论[6].

总的来说,这个时期有关日语习得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上,此外还有些学者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对日汉两种语言之间某些语言现象作出对比.也有少数围绕中国人学习日语时的难点或常见错误的分析.但由于二语习得研究刚刚起步,此时日语习得的研究还不全面不深入.

二、20世纪90年代的日语习得研究

这一时期的日语习得研究相对上一时期更为丰富了.教学上的研究仍然很多,但不同的是除了研究教学方法外,更多得导入了二语习得的一些理论,如文化适应理论、偏误分析、母语干扰等.

在偏误分析方面,高鹏飞(1997)通过时态方面、定语方面日汉的差异以及汉语思维对日语学习的影响这三点指出日汉之间的密切联系给日语学习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同时一些特殊情况也造成了很多误区,影响学习的效果[7].杨诎人、崔勇(1999)对日语学习中语音错误进行分析指出根源主要为母语的干扰,并提出了纠正错误语音的对策[8].

文化适应理论方面,开始强调要在日语学习中培养日本式思维和导入日本文化等.如陈岩(1997)指出学习日语的目的主要在于进行跨文化的交际;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抛开文化内容的日语教育已非完整的日语教育,所以在日语教学中必须导入文化因素[9].

母语干扰方面,认识到汉语对日语学习的干扰现象.如李先瑞(1998)提出汉语干扰是汉语式日语形成的最根本原因,从“同形异义词”、“汉语表达习惯”、“汉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阐释了汉语干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两点对策[10].

此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被重视了.张际语(1999)的《谈在大学日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徐卫(1998)的《提高日语交际能力的四种练习方法》等都强调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这一时期,将日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的文章页不在少数,如秦礼君(1990,1992,1993,1994,1995,1996)一系列文章,从词汇到语法对日汉语言作了比较.

90年代的日语习得研究较之80年代更加多角度更加全面了.既有教学上的研究,又加入了二语习得的偏误分析、母语干扰、文化适应理论等,同时还考虑到了学生这一团体的兴趣与能力培养.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在日语学习中对母语(汉语)的认识不够全面等.

三、21世纪日语习得研究

21世纪的日语习得研究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综合性高、实践性强的特点.多角度表现在日语习得中更多地导入了二语习得的普遍理论,如中介语、语言间的语际影响等.全方位表现在不仅研究日语教学方法,还开始注重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学习策略、学习环境等.综合性高表现在把认知语言学等别的学科与日语习得研究相结合.实践性强主要表现在研究方法上更多地采用了实证研究法.

中介语指将学习者在学习日语时自己创造出来的语言体系独立出来并进行个别研究.如杨秀娥、陈俊森(2005)以国内的日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授受表达习得中的中介语,分析了不同学习水平阶段的学习者习得授受表达时的中介语特点,并总结了几个易石化的中介语类型[11].王冲(2012)针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对“必ず”的习得状况进行纵向调查,并将其与日语母语者的使用状况比较.进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学习者与母语者之间的差异,发现推测用法和概率用法导致了这种差异,并指出了“必ず”语义石化的根本原因和防止中介语石化的有效方法[12].语言之间的跨语际影响方面的论述相对较多.上一时期主要研究的是母语干扰,这一时期主要是从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两个方面研究的,并将母语迁移与教学相结合.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日语借词的文章很多,这是一大进步,即从汉语到日语的视角转变为从日语到汉语了.但大多数单纯从表面现象(即汉语中有哪些日语借词,这些借词何时传入中国,对汉语有何影响等方面)出发,并没有探寻其理论方面的原因.其实与汉语向日语的迁移类似,这是日语向汉语的反向迁移.王晓(2009)曾指出汉语对日语词汇的借用作为一种现象,既是语言现象也是文化现象,是文化交流、语言接触在语言领域内的反映和必然结果[13].但未更具体详细地指出日语向汉语反向迁移的原因,这需要进一步考察研究.


如何写教学法论文
播放:35643次 评论:4826人

除了汉语与日语之间的相互迁移外,还有部分学者开始研究二语(英语)对三语(日语)的影响,万礼(2007)以分属不同语族的汉语、日语、英语三语之间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对第二语言(英语)的熟练度这个侧面出发,通过分析中国人日语学习者的日语可能态的习得,探求了第二语言给予第三语言习得的影响,并从教育的观点提出对于第三语言的指导中也应该有必要考虑第二语言的熟练度[14].对第二语言影响第三语言提出相关论述的还有刘海霞,她的《汉英语音对日语语音习得的迁移分析》一文以语言迁移理论为指导,对日英汉三语中的元

1 2

关于教学法相关论文范例,与国内日语习得综述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

政治论文题目

中学生政治小论文

思想政治方面论文

思想政治类论文

初中政治论文题材

思想政治议论文

高中政治论文

高中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中考政治论文

政治环境论文

国内日语习得综述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