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儒家政治哲学的意义相关论文格式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儒家相关论文格式模板,关于儒家政治哲学的意义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儒家及道德修养及国家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儒家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讲到儒家,多数人都会觉得儒家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的主流,并且在五四激进派看来,是中国问题的根源.这也是为什么五四的时候要打倒孔家店,把中国的坏文化的根割断,我们才能拥抱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的原因,而另外一种常见的说法,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是阳儒阴法,表面看起来主流是儒家,但骨子里面是法家.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我觉得中国传统的政治是儒法互补.因为儒和法有各自的局限,中国传统政治的成功恰恰在于儒和法的互补,包括道家、佛教的一些文化上、社会上的支撑,这是中国传统的特点.
回到儒家是中国特有的主流文化的说法,这是对儒家的一个原始想法的背叛.因为孔子、孟子从来没有觉得儒家这一套东西,是只为自己国家设计的,为鲁国或邹国设计的.他们是为所有华夏人设计的.华夏最开始指的是文明人,所有的文明人都叫“华夏”.所以他们觉得这套东西华夏人都要去遵守.《论语》里面还说,孔子想要去夷狄的地方住,并且说:“君子之居,何陋之有?”就是说君子过去以后,哪怕就是蛮夷、不文明、不开化的人听了君子的这套说法以后,也会接受.这才是儒家的“原教旨”,即自认为是一套普世价值,只要是人都可以接受,不用限定文化、种族,大家都能接受的一套东西.我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儒家.
在普世的意义上,现在流行的另一套说法是中国哲学是处理心性道德修养的.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读《韩非子》,《韩非子》里没有任何正面处理心性道德修养的问题.在我看来,儒家其实也是政治哲学在先的,心性问题是处理政治问题的副产品.与此相对,比如,海外新儒学代表人物刘述先说,儒家分三类:一类是精神性的,就是他们自己那套心性儒学,第二类是庸俗的,就是民间信仰,是“封建迷信”,第三类是“政治化”的,在他看来,儒家在政治层面不过是给封建专制做帮凶的.海外新儒家的这种态度,表面看好像是保守的,但实际上对以儒家为基础之一的传统政治是否定的.所以他们一般讲儒家讲传统的时候,只愿意从心性的角度去讲,从精神层面的角度去讲.
为什么连所谓的文化保守主义者都如此排斥传统的政治层面?这跟对传统的判断有关系,认为传统政治一片黑暗,一无是处,标志性的说法就是“两千年的封建专制”.那么,什么是封建制度?中国历史上有文本记载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西周的开国者天才地创立起了这么一套军事殖民制度.商帝国是个大帝国,而周帝国是在商国附近的一个小国.所以当时即使周国在牧野之战中意外地打败了商,也只能控制周国原来的地方和商国首都附近的一小块地方,而大多数以前服于商帝国管理的势力对周采取的是一种敌视的态度.所以周国是处于一种群敌环视的状态的.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周的先祖武王和周公想出了一套天才的制度,就是封建制度.“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自己的亲戚派去当时周国控制不了的地方封土建国.大家看国这个字是方框围着,其实建国就是建一座有城墙的城,把自己保护起来,同时慢慢去殖民周围的土地和人口.
怎么去发展、殖民、扩土周王是不管的,由诸侯自己去做.这是封建制度的精髓之一.封建制度实际上是一套军事殖民制度,为了让这套军事殖民制度在那个时代能够成功,必须允许诸侯有极大的自治权.当然周王建立诸侯国的时候是有战略考虑的,一般都是在战略要地,成群地建,建两三个,互相之间能够援助,以防外来势力的威胁.
所以,封建制度是鼓励自治的,不是专制的.只有在诸侯任免、继承上发生问题时,或者比如诸侯要去支持周王打仗,或周王领导一些诸侯去救或者惩戒另外一个诸侯的时候,这个时候诸侯有义务去帮忙,周王就有干涉诸侯国事务的合法权利.除此之外,周王没什么权利去干涉诸侯国内部事务.
一个诸侯国开始就是一座城.诸侯国做大了以后,就原样照抄,按照周国的办法继续去干,把自己的亲戚、朋友分封到下一级的统治单位里面去,所以就有了大夫.大夫做大了以后,就让自己的家臣再管理一个城.春秋时代的鲁国有三个最有实力的大夫家族,即所谓三桓.这三桓每个家族都有不止一个城.所以封建制度其实是一级一级分封代理的一套制度,像一个金字塔一样.周王在最顶层,他有自己直接管理的一小片土地,而对整个周帝国的管理是通过这些诸侯.往下再分到大夫,大夫分到家臣.所以周帝国看来是个大国,实际上是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共同体.
大家理解了封建制度的本质以后,就会知道封建制度不能搞专制,而是要鼓励下边的人去发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封建制度和专制扯不到一块去.后来秦帝国建立以后,采用的是郡县制.秦始皇有合法的权利任命郡县各级官员,这才是真正中央集权的、带有专制色彩的制度.所以如果非要说中国专制的话,秦以后的郡县制是有很强的专制成分的.但是郡县制恰恰是封建制垮台以后出来的替代品,所以无论是从名词含义还是从历史发展来看,“封建专制”都是自相矛盾的说法.
回到周秦之变,也就是先秦诸子面对的那个大变局.以前的封建制度崩溃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要重新建立一套制度,以适应新的政治、社会形态.也就是说,先秦诸子首先关注的是政治问题,不是个人层面上的心性道德修养问题.谈到政治问题,我认为有三个根本问题:第一个是政治实体的内在凝聚,就是任何的政治实体都要想一个办法去凝聚起来,包括每个机构(大学、单位、公司),都要有认同,通过一种认同有了内在的凝聚感,而不是一盘散沙,第二,一个大的政治实体,要有一套政治秩序,得有一帮人在管.那么这帮人凭什么是管理者呢?像陈胜、吴广起义时说的那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或者用现在的话叫作政权合法性.统治者的政权合法性何在,凭什么去选拔这些人,选拔的标准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是,这些政治势力之间发生冲突了怎么办,有没有一个原则在?我想这是政治里最根本的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在西周封建时代解决得很好,而且这个解决听来很简单,就是《左传》里说的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是一个大臣的话,应该代表了当时对封建制的一种共同见解,就是国家大事就两件,祭祀和打仗.我刚才说的是三个问题,《左传》里说的更加简单了,就这两件事情.但如果大家想想的话,祭祀和打仗恰恰能回答我刚才说的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内在凝聚.周国看起来大,实际上是把一个大国分成一层一层的小的统治群体,周王管理诸侯,诸侯管理大夫,一级一级下来.周王与诸侯定期会盟,然后祭祀祖先,又或是打猎、吃饭、喝酒,然后祭拜.所以就是大家定期聚在一起联络感情.这是祭祀要达到的一个功能―内在凝聚.另外一个功能就是要强化统治秩序,强化政权合法性.诸侯会问凭什么你能做周王,我不能做周王呢?祭祀要祭祀先祖,周王带着这些诸侯祭祀周国的开国者,而这个开国者是周王的祖先.而诸侯之所以能当诸侯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是周王的祖先给分出去的.所以祭祀相当于现任
儒家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儒家政治哲学的意义相关论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