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咏叹调类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巴洛克音乐星空中的璀璨明星相关发表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咏叹调类有关发表论文,关于巴洛克音乐星空中的璀璨明星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咏叹调及清唱剧及音乐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咏叹调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宗教题材清唱剧《弥赛亚》是作曲家亨德尔创作生涯中最为成功的一部声乐作品.本文透过对《弥赛亚》中几首具有代表性咏叹调演唱风格的探究,提出应把握作品的“角色”形象,细致处理“花唱走句”及处理好伴奏对歌声的“追逐模仿”等.

关 键 词:亨德尔;《弥赛亚》;咏叹调;风格;语言;宗教;表现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

关于巴洛克音乐星空中的璀璨明星的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咏叹调类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113

“清唱剧”是17世纪“巴洛克”时期,盛行于欧洲的一种独唱、合唱和管弦乐队演出的大型音乐体裁.其内容主要取自圣经题材,在教堂或音乐厅供“圣乐音乐会”演出,在“大斋节”和剧院不开放的季节,用以代替歌剧演出.演出时,不着特制的演出服装、道具、布景,没有舞台戏剧表演,用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以及合唱来叙述“清唱剧”的故事情节.后来,“清唱剧”的题材内容有了新的变化,形成世俗题材类室内清唱剧和宗教题材类清唱剧两种类型.

乔治弗瑞德利克亨德尔(GeeFrederickHandel,1685-1759)笔下的清唱剧《弥赛亚》创作完成于1741年,1742年初即首演于柏林.其脚本和歌词的创作是亨德尔的朋友杰恩斯根据圣经《旧约全书》中的故事创作的,全套作品仅用24天就全部完成,是亨德尔清唱剧创作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它以其抒情性和感人的音乐形象,描绘了耶稣基督降生人世以及受难死去、复活、升天的全过程.全套作品气势宏大,产生出震撼人心的强烈效果.“弥赛亚”在古希伯来语中,意为“被淋圣油者”.在旧约时代,犹大、先知、祭司、国王等人要求被上帝圣油膏抹,已成一种习俗.圣经记载“耶稣”就是上帝设立的受膏者,为救赎人类而降生的“救世主”.旧约里很多先知都预言的弥赛亚就是耶稣,“弥赛亚”就是“救世主”的代名词.

《弥赛亚》全曲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自序曲开始到第21首,是“基督即将降临的预言与基督的降生”;第二部分,由第22首至第44首,其中约有一半为合唱,气势宏大,是“受难与赎罪”;第三部分,由第45首女高音咏叹调《我知道,给我们赎罪的人永远活着》到第53首合唱《小羊理应接受荣光》结束,集中反映了“基督复活以及接受最终的审判”的过程.全套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咏叹调有:男高音宣叙调《安慰我的百姓》《一切山谷都要填满》,女高音咏叹调《快乐吧,锡安的人民》《我知道,我的救世主活着》,男低音咏叹调《你看哪,黑暗遮盖天地》等.


大学生怎么写咏叹调论文
播放:20056次 评论:6676人

巴洛克音乐星空中的璀璨明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咏叹调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作为“巴洛克”时期一部艺术水平和演唱水平要求极高的声乐精品,在《弥赛亚》这部鸿篇巨著中,各个声部的演唱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咏叹调和宣叙调.剧中宣叙调和咏叹调的主要内容虽然十分注重耶稣基督赎罪的过程,却远远超越了教会的宗教程序,成为了一种“非礼仪”的圣乐,面向全人类传达着赎罪的喜讯.约翰杰恩斯所采用的圣经资料的广博及其一贯性,证明了他本身对于救世主、“弥赛亚”的神学福音思想深入了解的程度.尽管亨德尔的《弥赛亚》内容选自《旧约全书》中的圣经故事,但音乐中的戏剧性和对于人性的颂扬却远远胜过了其他同类宗教声乐作品,它以主调音乐风格为主,充满了英雄主义的精神内涵.同时,最大限度地将美声唱法(BelCanto)的演唱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是音乐内容与音乐技巧的完美结合.因此,作为美声唱法的教学研究或音乐会的演唱曲目,这些优美的声乐作品仍然在当代具有宝贵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本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274763.html

一、充满史诗性叙述的“救赎”之歌

创作宗教题材《弥赛亚》时,亨德尔显然并未像传统古典歌剧写作那样,首先确定具体人物角色的“咏叹调”“宣叙调”,而是根据圣经故事情节的叙述过程,杂糅着性格各异、庄严神秘的不同“音乐形象”,作曲家以此来揭示作品思想内容.

该清唱剧第一部分第一首宣叙调“Comfortye,mypeople”,是一首由男高音演唱的宣叙调,歌中唱到“你们的上帝说,你们要顺从,顺从我的百姓,要对耶路撒冷说顺从的话,又向她宣告说,她争战的日子已满了,她的罪孽赦免了等”表现耶稣基督正在向世人传教的神圣庄严景象.开始的时候,男高音使用了一种安静祥和的语气缓缓唱出音乐主题,明亮的线条中透出一丝温暖的音色.全曲节奏舒缓,旋律宽广流畅,使听者仿佛感到置身于充满上帝之爱的音乐中.演唱者此时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歌唱故事内容的独立个人,要以上帝化身的语气,让这种安静、祥和、温暖的歌声,喻义仁慈的上帝在向世人布道的神圣场景.

由于《弥赛亚》的创作是根据圣经故事改编,亨德尔在创作中必然以不同的咏叹调表现各个圣经故事内容.因此,要唱好这部鸿篇巨著,深入地分析与表现方式的适时调整,是正确把握作品风格的基础.

二、在“英式”语境下的圣咏之歌

亨德尔本人是一位“国际型”作曲家,早年留学意大利,风格成熟于英国.其个人音乐风格的成型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阶段,在他的声乐作品中体现了多重的音乐流派与风格,既有意大利拿波里乐派的热情奔放,又有法国音乐的华丽辉煌以及德国音乐中的严肃思考.

《弥赛亚》综合了上述多种音乐元素,亨德尔的这部作品并非是为教会创作,而是为了响应爱尔兰贵族们的要求所创作的一部时间仓促的商业性、娱乐性较强的对外演出的作品,尽管亨德尔本人的英语水平极为有限,歌词仍采用英语.当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使清唱剧与英国人拉近了距离,这种做法受到了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广泛欢迎,在英国的上演取得巨大的成功.声乐艺术的主要特征,是音乐同语言的结合.做到“字字清晰、声声入耳”是每一位演唱者对于歌唱艺术的准则.但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语言,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好像当我们欣赏德国歌唱家、艺术歌曲大师菲舍尔迪斯考的演唱与世界著名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罗蒂的演唱时,虽然二位大师的演唱都在向听众们表现极富魅力的音乐表现与演唱,但由于这两位大师所使用的本国语言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差异,二人的咬字韵腔也是绝然不同的.演唱这部作品的咏叹调之前,建议预先使用一种清晰、响亮而具有艺术表现力的嗓音,大声朗读英语原文细细体会英语中的咬字特点,使之更为适用于歌唱.同时,大声地朗读歌词内容,有助于帮助演唱者加深对内容理解,化歌词为情感.通过大声诵读原文歌词,仔细研究词语

1 2

咏叹调类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巴洛克音乐星空中的璀璨明星相关发表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高中政治课改论文

政治高中论文

最新政治论文

政治改革论文

政治论文400

研究生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题材

初中政治学科论文

初四政治论文

政治议论文

巴洛克音乐星空中的璀璨明星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