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论文范文,与改革开放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述评相关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论文网,关于改革开放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述评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教育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07;规律起主导、支配作用.2.5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研究
对于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效果,学界关注较多.
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原则,冯达成认为贯彻可接受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方向性与民主性、精神性与实践性、主导性与主体性的有机统一.张中奎等提出方向性、科学性、主体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需要遵循的原则.赖荣珍则认为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接受性需要贯彻科学性、体现价值性、坚持民主性、注重契合性和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对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思路,王敏认为包括:注意接受主体的健康发展,重视接受主体的需要,重视发挥接受者的主体作用,注意引导接受者的情感体验,优化接受的社会环境等.卢忠义指出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可以借鉴接受美学,以“期待视野”作为切入点,“审美经验”作为着力点,“读者参与”作为互动点,“第二文本”作为反馈点.冯颖认为提高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需要注意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发展变化.李德芳等认为从社会心理学来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需要提高教育者的可信度、需要针对性地组织和传递教育信息、需要避免逆反心理等.张中奎等认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需要构建领导体制、传授机制、内化机制和监督考评机制.熊建生认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情感的积极效应,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思想政治教育类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大学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4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评价,王敏认为是人们依据评价标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多方面搜集事实性材料,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及其效果作出的判断.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作出评析反馈和调节.
3改革开放以来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有待加强之处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的研究,学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其一是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其二是忽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在实践中作用的研究.因此,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的研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注重整体性、系统性研究.目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的研究,虽然涉及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定义、机制、过程、规律、效果等方面,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接受理论体系,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的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涉及不深或者根本没有涉及.例如对接受心理机制的研究,只是简单地套用心理学知识,而没有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其次,注重实证研究.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又可以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理论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的研究来源于实证研究,又可以指导实证研究,而只有通过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研究成果在实践中操作中指导性不强,其原因在于目前的研究大多是简单的描述,侧重于理论探讨,忽视理论联系实际,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社会上出现了各种矛盾,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敢于和善于应对回答,比如可以通过实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然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处理好一元主导与多元存在的关系.只有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效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才能逐渐走
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论文范文
参考文献
[1]邱柏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学[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4]路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J].江汉论坛,2004(10).
[5]黄世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J].求实,2001(5).
[6]马奇柯.兴奋与抑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J].江汉论坛,2007(2).
[7]徐永赞.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目标体系及优化[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7(2).
[8]侯聪玲.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若干因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9).
[9]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10]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王海平.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
[12]王敏.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J].理论与改革,2001(2).
[13]李荣汉,邓晨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探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5).
[14]陈学来等.自觉遵循教育接受规律增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效果[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5(3).
[15]冯达成.论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原则[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9).
[16]张中奎,张博萍.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
[17]赖荣珍.关于思想道德教育可接受性的思考[J].探索,2004(5).
[18]卢忠义.接受美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2).
[19]冯颖.以知、情、意、行关系为指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J].高等农业教育,2006(4).
[20]李德芳,杨素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21]熊建生,万佳妮.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情感效应[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
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论文范文,与改革开放来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述评相关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