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有关论文范文集,与探究服法律的原因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法律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探究服法律的原因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法律及遵守法律及和法律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法律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221;,[6]法律就是各种利益的博弈与平衡.即服从法律的原因是服从的心理倾向到多元化因素影响的转化.有人会问,那违反法律的人是为什么呢?违反法律视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理性支配下的违反法律,另一种是非理性支配下的违反法律.理性支配下的违法者是一种取舍关系,面对法律权威,违法者会衡量各种利害关系,权衡违法与守法的成本,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而对于非理性违法者,如一时激愤,这时的人处于一种无法用理智判断的情况,做出的违法行为有时候是难以用逻辑解释的通的.此时的违法行为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潜意识.三、对服从法律原因探究对法治建设的现实意义
其实,无论学者对服从法律的原因是何理解,他们都以法律服从是树立法律权威、建构法治为预设前提.当代中国正处于一种社会变革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怎样的法律观才是我们研究为何服从法律的原因.(一)我国公民服从法律的现状
第一,公民对法律的认同度偏低.中国公民在遇到纠纷时首先想到的是通过非法律手段解决,如人情、关系,认为这些是优于法律的纠纷解决机制,并不认可法律这种纠纷解决机制.第二,法律意识淡薄.中国人更多的观念是“百姓”守法,强调法律的工具性,认为法律仅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而不强调政府守法,不强调政府合法行政.这都体现了中国人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不够.第三,仍然停留在消极服从法律阶段.认为服从仅仅局限于不违反法律即可,然而这只是消极意义的服从法律,少有人认为积极的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力)是一种服从法律的行为.(二)建立有法律信仰的法治社会
由于法律信息的输入及其输入的方式在行为人服从法律的过程中具有最为基础的作用,因此想要影响人的法律服从行为就要从社会提供的法律信息做起.
从法律意志层面,提倡建立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对法律精神的崇尚,是依法治国的需要.法律信仰的缺失不利于法治社会建设.“中国人没有信仰”,这是学者分析中国当今道德缺失诸多问题的原因之一,也是学界公认的理论.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突出,缺乏信仰也阻碍了法治进程.赵作海案等错案,究其思想根源是对法律和公正的亵渎,是对法律信仰的缺失.同时国家司法公正也是法律权威的体现,司法公正能否实现关系法律权威的树立,关系中国法治社会的完善.苏格拉底之死向世人展现的不仅仅是苏格拉底对法律的坚决服从,更重要的是对法律的至高信仰.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法律的文章 | 大学生适用: | 硕士论文、电大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5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本篇论文url: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381735.html
信仰是主体信奉和仰慕的东西,是心灵的产物.有信仰的人才会从内心上有所为有所不为.法律信仰需要人信奉法律、尊重法律,真正从内心、从自己的自由意志角度出发,信奉法律.缺乏法律信仰,容易导致行为人缺乏行为底线,极易视法律为无物.法治的建设是法律规则、法律思想、法律文化的共同建设,而法律的表现形式――法律规则,只能调整人的外在行为,无法约束人的思想.因此,如果希望人们从内心真正的服从法律,就要树立法律权威.(三)整合利益诉求,树立良法之治的法律权威
服从法律不是一种道德义务,而是一种利益的选择.当它成为一种选择时,只有自身有足够的吸引力时,法律才能够趋势人们遵守它.“对行为人利益的有效保护和对利益关系的协调以及对社会秩序的有效维护是法律正当性的基本判断标准,是法律服从行为产生的根源,从而是法律权威树立乃至法治建构的基础.”[7]因此,法律自身是良法是人们遵守法律的前提和基础,法律只有在充分使行为人认识到服从法律能够获利的基础上,才会吸引更多的人遵守.这就要求国家建构以权利为基础,最终导向“积极福利”的良法体系.
在利益整合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人是服从法律的主体,法律如果不从人本位利益出发,终将会服从者、行为者所抛弃.而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人所追求的法律价值,是一种共同的法律期望,更是影响法律服从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以人为本出发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并使其成为公民,尤其是执法者的价值理念,从而从根本上引导人们实现法治.
基于以上原因分析,中国法律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各方利益的平衡和最大化,在实践中积极建构以权利为基础最终导向“积极福利”的良法体系,这才是服从法律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约瑟夫拉兹.法律的权威:法律与道德论文集[M].朱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杨清望.论法律服从的产生机制及实现途径[J].政治与法律,2012(2).
[3]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郑成良,杨力.以人为本与法治发展――兼论程序公正的权利表达[J].学习与探索,2007(4).
[5]吴亚辉.论守法的逻辑――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2).
[6]李令庆.法的服从与服从的法――从苏格拉底之死看现代法治[J].法制与社会,2008(12).
[7]李余华.论当前中国实现“公民服从”法律的现实语境[J].新余学院学报,2013(6).
[8]陈烨.约瑟夫拉兹的服务性法律权威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法律有关论文范文集,与探究服法律的原因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