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关于求是方面论文范本,与竺可桢与浙大的“求是”精神相关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求是方面论文提纲,关于竺可桢与浙大的“求是”精神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求是及教育学博士及浙大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求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大学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中心,传播人类先进文明和道义理想是它的使命所在.自19世纪威廉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奠定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原则以来,它已经成为全世界大学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准则.民国时期,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其身上所体现的浙大“求是”精神值得后辈们景仰.

竺可桢与浙大的“求是”精神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求是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与蔡元培、蒋梦麟的渊源与特质

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在中国的出现不过短短百余年,但它产生不久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让后人几乎只能仰望,这是与我们这个民族曾经拥有过蔡元培、蒋梦麟、竺可桢这样的大学校长分不开的.之所以同时提起这3位大学校长,首先是因为这3位深刻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的人物都出生在宁绍平原,他们的家乡相去不过方圆百十里.蔡元培是浙江绍兴人,竺可桢是绍兴东关人(现属上虞),蒋梦麟虽是宁波余姚人,也靠近绍兴,少时曾在绍兴中西学堂求学两年.他们都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在20世纪前半叶,这片土地上涌现的人物真可谓群星璀璨,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号.

其次,蔡元培和蒋梦麟、竺可桢这两个同乡后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蒋梦麟在绍兴中西学堂求学时,蔡元培是学校的监督,还是他的老师.“五四”运动爆发,蔡元培南下,推荐年轻的蒋梦麟第一次代理北大校长,那时他留美归来不久,尽管获得过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博士学位,毕竟没有实际经验,蔡元培却一眼看中了这位早年的学生.而他果然也不辱使命,在动荡的乱世中,始终稳稳地把着北大的舵.蔡元培名义上做了十年半北大校长,“而实际在校办事,不过五年有半.”在他在职而不在校期间,就由蒋梦麟代理校长,即使蔡元培在校,蒋也是他最得力的助手.他们密切的关系,从蒋梦麟的《蔡先生不朽》《试为蔡先生写一篇简照》等充满深情的回忆文章中可以看出,从他近似回忆录性质的《西潮》中也可以看出.

3个人中以蔡元培年龄最大,影响也最大,他出生于1868年,受过完整的旧式教育,中过进士,点过翰林,办过学校,又长期在欧洲学习、研究,真正算得上学贯中西.蒋梦麟生于1886年,从小基本上受的是西化的教育,少时进的都是教会学校,留美近十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和教育学博士,还是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学生.他们两位都是以教育为志业的,都做过北大校长、教育部长.

生于1890年的竺可桢从小接受的基本上也是新式教育,先后在复旦公学、唐山路矿学堂学习,留美8年,获得了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有所不同的是,他主要是一位自然科学家,从1936年出任浙大校长,直到1946年他还兼任了十年的气象所所长.所以,他的一生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办大学不是他的专长,但正是他把一所地方性的大学办成了具有全国性影响的著名大学,培养了无数不世出的英才.这是值得后人深思的.

笔者认为,竺可桢先生是一位具有很深人文修养的人士,是真正把追求真理当作人生最大乐趣的知识分子,一位“求是”人曾说:“这种传薪播火、荜路蓝缕的学术使命感和文化责任感,远非职业精神、敬业精神所能涵括.它使我们体悟了竺可桢校长关于大学是‘社会之灯塔’之谓.”

正是这些深受近代文明熏陶,热情追求真理,具有崇高人格的教育家,全面提升了中国大学的品质,使这些大学迅速和世界接轨,融入了人类主流文明.承启蔡元培、蒋梦麟身上所体现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我们再看竺可桢身上体现的浙大“求是”精神,可以说,无论在今天还是在明天这些精神都不会过时,也只有这些精神才可能把我们带入一个新的时代.


求是学术论文怎么写
播放:35398次 评论:4893人

临危受命任校长

浙江本是文物之邦、人杰地灵,南宋以来“尤成为衣冠人文荟萃之邦,学风盛极一时”(竺可桢语).浙江大学源

关于竺可桢与浙大的“求是”精神的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求是方面论文范本
远流长,其前身求是书院创办于1897年,是中国最早实行近代科学教育的四所高等学府之一,以培养讲求“实学”(即“新学”、“西学”)的人才为宗旨,后改为浙江大学堂、浙江高等学堂,1828年改名为浙江大学.陈独秀早年曾在求是书院求学,邵飘萍、陈布雷、邵力子等都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

浙大学生对民主、科学的追求深深植根在“求是”学风之中,“五四”以来的历次学生运动中,他们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1935年,浙大学生最早响应“一二九”运动,12月11日就联合全杭州学生冒雪上街游行示威,并准备赴南京请愿.校长郭任远勾结军警入校逮捕了12个学生自治会代表,因此爆发了驱逐郭任远的罢课斗争.罢课持续了一个月,蒋介石亲临浙大平息学潮.为了缓和人心,他接受陈布雷的建议,任命竺可桢为浙大校长,从而揭开了浙大历史的新一页.

1936年4月,声望卓著的科学家竺可桢就是在前任浙大校长郭任远被学生赶走的背景下,在争得校长独立用人权、当局不得干预的许诺后,走马上任的.这是浙大学生“一二九”运动中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果实.

提出以“求是”作为校训

竺可桢1910年赴美留学,1915年参加了赵元任、杨杏佛等发起的中国科学社,在《科学》杂志发表过不少文章.1918年获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后回国,先后在武昌、南京执教,在东南大学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1928年起担任气象研究所所长,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

1936年4月25日,竺可桢上任伊始就发表了《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的演讲,要求学生“致力学问”“以身许国”,提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强调“运用自己思想的重要”,“大学所施的教育,本来不是供给传授现成的知识,而重在开辟基本的途径,提示获得知识的方法,并且培养学生研究批判和反省的精神”.他废止军事化的管理制度,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经验,继承并发扬蔡元培在北大实行的自由民主的办校方针,主张学术自由、思想自由、教授治校.同时,他十分赞赏浙大所特有的自求是书院以来一脉相承的朴实严谨的传统学风,并把它概括为“诚”、“勤”两个字,称浙大“学生不浮夸,做事很勤恳,在社会上声誉亦很好”.

1938年11月,浙大西迁广西宜山时,竺可桢通过校务会提出以“求是”作为浙大校训,他说,一方面是要将求是书院以来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求是”的英文是FaithofTruth,与哈佛大学的校训(拉丁文Veritas)“不约而同”.1939年2月4日,他对一年级新生作了《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讲话,深刻、精辟地阐述了“求是”的涵义.“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而要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要有刻苦耐劳,富于牺牲的精神,“凭自己之良心,甘冒不韪”,以使“真理卒以大明”.“求是”就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不惜为真理而献身,鲜明地提出要“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他列举布鲁诺为了真理被烧死在十字架上;伽利略年近古稀还要被迫认罪;达尔文、赫胥黎等为举世唾骂.“但是他们有那不屈不挠的求是精神,卒能取得最后胜利.”

他讲话后的第二天,日军18架飞机在浙大的临时校舍投下118枚炸弹.就是在如此艰险、严酷的条件下,竺可

1 2

关于求是方面论文范本,与竺可桢与浙大的“求是”精神相关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

政治社会化论文

初中政治论文

时事政治议论文

有关政治的论文

政治课程论文

初中生政治论文

政治初中论文

政治本科论文

政治学论文

时事政治的论文

竺可桢与浙大的“求是”精神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