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教育相关论文范文,与大学音乐教育模式的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大学音乐教育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大学音乐教育模式的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音乐教育及音乐教育及音乐教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音乐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教学水平,形成良性的循环,帮助大学音乐教育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二)大学教学新模式的总体特点所谓创造性学习,就是在教师激励下,学生呈现多向发散的思维状态,自主加工设想.由此可见,大学音乐教育新模式的总体特点为,学生占有主导地位,不再受到部分固有条件的束缚,同时在创造力的发展上,具有较多的自我观点.音乐教育在大学当中进行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和接受能力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每个学生在音乐方面所擅长的领域也不同.今后要根据大学教学新模式的总体特点,更好的进行音乐教育,帮助学生通过量的积累来获得质的提升.
(三)大学音乐教育新模式的原则
对于教育来说,原则是不可打破的一种规定.在进行任何一个科目教学的时候,都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的教学明确方向,让学生的学习获得更广阔的空间.在大学教育新模式的原则上,本文主要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一定的阐述.大学音乐的教学活动和设计多数情况比较枯燥,因为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思想占有主导地位,即使学生不愿意,也要跟着教师的思路去学习,否则教学活动就没有办法进行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发生了一定的冲突,后者被迫遵循前者,使得冲突加剧.本文认为,在教学活动方面,要体现“从教到学的转变”和“教为学服务”的现代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本,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调动学生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作用于特定的音乐环境中,主动去感受、理解、创造和表现,启迪学生的艺术灵感,让他们在自我调节中实现对音乐知识的“同化”、“顺应”和“平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大学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会更加的轻松、流畅、自然.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能够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
(四)大学音乐教学新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本质区别
大学音乐教育之所以要从传统模式过渡到新模式,原因在于传统模式和新模式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现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分为三个群体,一个支持传统模式,一个支持新模式,还有一个保持中立,静观两种模式的发展.为了保证在今后的大学音乐教育中,获得更好的成果,本文对大学音乐教学新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本质区别进行一定的阐述.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的思维出于次要地位,而且很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臆断性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一味的按照固有教材、思想进行教学,让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越来越窄,与社会背道而驰,势必会形成较大的教学隐患.现代教学能把学习者自我解惑的内在兴趣和内部动力激发出来,特别是发现学习获得结果时,会使人感到由衷的喜悦与兴奋,这就是收获与回报.现代教学本身所产生的兴趣,以及一旦获得所产生的心情,是任何其他手段也无法代替的强大动力.
本篇论文来源: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387454.html
三、大学音乐教学新模式的功能
大学音乐教学在应用新模式以后,其功能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主要方向是教育逐渐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育.这样一来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常规,而且对学生的发展也有较大的积极影响.在此,本文将对大学音乐教学新模式的功能进行一定的阐述.
(一)大学音乐教学新模式的一般功能
大学音乐教学新模式的一般功能比较贴合实际教学,主要是针对教师进行了一定的改变.大学音乐教学的新模式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生能获得相符的知识水平;能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创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搭建多维度知识架构;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质,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通过以上的表述,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在应用新模式进行大学音乐教学之后,学生的优势以及各方面的潜能都被激发出来,教师也不再局限于某个框架.二者都能够在音乐能力上获得较大的提升.
(二)大学音乐教学新模式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
在实际运用中结合本民族的实际,逐步兼容、消化、整合,最后形成自己的音乐教育模式,从而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由此可见,大学音乐教学新模式对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具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而且能够在客观上和主观上弥补一系列的缺憾,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大学音乐教学新模式改革教育教学的时候,必须结合地区的实际教育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另一方面,还需要让多所高校配合,进行试点工作,深入解决矛盾和冲突.
总结:本文对大学音乐教育模式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从现有的结果来看,大学音乐教育新模式能够对学生和教师都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而且在很多的方面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今后的重点工作在于,必须根据国家的需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定制大学音乐教育模式,以此来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人都受益.
参考文献:
[1]覃江梅.为了情感的教育――美国音乐教育的审美精神内核[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08).
[2]李渝梅,李方元.解读“功能音乐教育”――读书札记:关于当前美国音乐教育理念之一[J].中国音乐,2005(04).
[3]刘沛.世纪之交的美国音乐教育战略――《豪斯赖特宣言》:前瞻2020年音乐教育的观念与行动纲领[J].中国音乐学,2001(04).
[4]王懿颖.音乐教育国际交流的使者――姚思源教授对音乐教育国际交流的贡献[J].中国音乐教育,2010(01).
[5]张驰.思考体味沉醉――大学音乐通识课在人文精神塑造中的三个立足点[J].艺术评论,2011(10).
[6]李小兵.民族音乐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范围、方法、目的之动态变迁[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03).
[7]陈明霞.论文化方式对音乐专业学生的影响与课程改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8]姜丽霞.莫扎特《阿利路亚》的音乐风格特征和演唱艺术表现[J].江汉学术,2013(01).
[9]黄晓萍.《乐记》袭《易》考――《乐记》对《周易》思想的继承[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10]刘桂珍.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建设问题与发展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大学音乐教育相关论文范文,与大学音乐教育模式的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