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华大学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在中国的OLED显示技术专利布局的相关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清华大学相关论文摘要,关于在中国的OLED显示技术专利布局的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清华大学及申请人及技术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清华大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排在前10名的国外申请人相比,大陆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等从事现有显示技术的研发与生产的主要企业如昆山龙腾光电等在OLED显示技术的专利布局上并不积极.这可能是因为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盈利,在液晶显示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些国内液晶显示器企业的重心都在如何使公司不亏本,没有精力和资金去从事新型平板显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比较图4和图5,为缩小中国与外国在OLED技术领域方面的差距,我们需将各高校和各研发机构与企业特别是已经从事其他平板显示技术研究和生产的企业形成OLED显示技术研发产业团队,整合研发机构和企业的技术与资金资源,政府并予以适当的扶持,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追赶上OLED技术领域强国,避免CRT悲剧重演.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清华大学类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1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 职称论文适用: |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图5中国大陆申请人构成
3.2.4中国申请人地区分析
在所采集到的OLED显示技术中国专利数据中,对中国申请人的省份和地区进行分析.如图6所示,按国内省份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申请量分析,台湾地区占第一,其申请量约占中国申请人申请总量的20%.大陆地区的研发实力较台湾地区弱.中国台湾地区的主要申请人友达光电(其占台湾地区申请人申请总量的37.7%)等企业也是液晶显示技术行业的领头企业,这再一次说明了依赖现有的平板显示技术主要企业是发展OLED显示技术一个很好的途径.接下来依次为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是OLED显示技术中国申请人的主力军.
图6中国申请人省份和地区分布
3.3IPC分析
IPC(InternationalPatentClassification)国际分类法是对每一件发明专利申请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技术主题进行分类,建立有利于检索的专利申请文档[3].
3.3.1国外主要申请人IPC构成
图7国外主要申请人IPC构成
表1国外主要申请人IPC构成
结合图7与表1,国外前10名申请人OLED显示技术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电致发光光源(H05B33)技术领域、具有有机材料的器件(H01L51)技术领域以及控制装置和电路(G09G3)技术领域.由于电致发光光源(H05B33)属于OLED显示技术的基础技术,其在国外主要申请人的IPC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说明国外主要申请人都注重研究基础技术,但从图7和表1中也可以看出,各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在OLED显示技术专利布局上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三星SDI株式会社重点在OLED的终端技术,即显示器技术,因此在与此密切相关的具有有机材料的器件(H01L51)和控制装置和电路(G09G3)技术领域布局大量专利;出光兴产代表着日本OLED领域原材料和关键组件的制造企业,其完全不涉及控制装置和电路(G09G3),相反在发光材料(C09K11)技术领域占有较多专利申请.
3.3.2国内主要申请人IPC构成
图8中国主要申请人IPC构成
表2国内主要申请人IPC构成
结合图8与表2,国内前10名申请人OLED显示技术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具有有机材料者器件(H01L51)技术领域、在共用衬底或其上形成的半导体(H01L27)和电致发光光源(H05B33)技术领域.其中,申请量最多的清华大学除上述三个技术领域外,在其他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则较少.而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则在发光材料(C09K11)技术领域投入较多研究.依托清华大学的技术成立了维信诺公司,而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却没有与企业合作,实现发光材料的产业化.
比较外国申请人与国内申请人的IPC构成,国外知名企业都具有自己的研发团队,都力求在基础研究上有所突破并以此来支撑自己的工业生产,同时也根据自身的企业特点,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使OLED技术不被单一的企业垄断;国内主要申请人由于多是高校等科研单位,其基本主要集中在某个技术领域,自身并没有多元化的发展.
4结束语
(1)OLED显示技术行业还是比较新的一个行业且发展前景良好,中国显示产业应当看准时机及时进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竞争能力,避免CRT和液晶显示技术产业链布局的悲剧重演.
(2)国外申请人主要集中在已经从事平板显示技术研究与生产的世界知名企业,国内申请人主要集中在研究机构,在OLED显示技术行业投入较少.政府应积极引领与扶持国内主要显示器生产企业等具有显示技术积累的产业实体与研究机构的共同合作,保证新兴技术向产业化的有效转化和相互促进,以此改变过去在显示技术领域被动引进国外技术的局面.
(3)国外主要申请人着重发展与企业相关的技术领域.我国企业应当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侧重不同的技术领域,建立系统的产业上中下游,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使OLED显示技术不被单一或某些的企业垄断.
参考文献
[1]陈金鑫,黄孝文.OLED梦幻显示器-材料与器件.人民邮电出版社.
[2]杨飞,梁海龙.OLED行业专利分析[J].中国集成电路,2010.8.
[3]司玉锋,罗佳秀,杨飞.美国和中国OLED专利布局研究[J].中国集成电路,2011.3.
[4]罗佳秀,范兵.OLED公司专利许可与诉讼情况浅析[J].中国集成电路,2011.8.
作者简介:杨敏(1986-),女,江苏,硕士,研究方向:有机发光器件.
关于清华大学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在中国的OLED显示技术专利布局的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