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关于教育学的属性问题相关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教育学有关论文范文,关于关于教育学的属性问题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育学及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育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的出现较晚.把关于教育及其相关的学问归结为社会科学,表现了社会本位的强势.社会本位的强势严重影响中国的教育,教育方针强调的“面向”、“服务”使教育处于从属或附属的地位,这些提法没有服务人,没有面向人的发展.教育是因人而生,因人而长的,并因此去影响社会.同时也不能因教育成为一种社会活动就说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把教育学归为综合学科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无助于人们去分析不同学科的属性.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是经典的、正式的人文科学学科.
关 键 词:教育学;学科属性;人文学科;社会本位;综合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6-0005-05
笔者曾讨论过教育学的属性.现在看来,这仍是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几个史实
首先来关注一下有关的历史背景.
相对而言,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的出现是比较晚的.中国古代和希腊古代的思想家们早已关注到教育,并对其有许多精辟的阐述,但不能说已建立了正式的专门的教育学.
现在,世界上普遍认可的系统的教育学理论著作,是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虽然这已是17世纪的事了,至今亦不过三百多年.但是,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数学、物理学、等都有两千年以上历史.
对科学门类的划分,早在中世纪之前、文艺复兴时期就有过了.在那时候的划分之中尚不见教育学的综影.
有一个明显的史实和问题是:教育现象、教育活动至少跟文明史一样古老,可是,为什么教育学那样年轻呢?甚至,为什么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还对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持怀疑态度呢?质疑在于:你有自己专属的术语系统吗?你有自己完备的逻辑体系吗?这些问题,在有了《大教学论》之后并没有完全消除.并且,对于教育学的专属地位问题,事实上尚有“同志仍须努力”的使命.
二、一个不合逻辑的逻辑
有人说,人是在社会之中的,所以,关于人的科学也属于社会科学.
按此逻辑,社会是在自然之中的,所以,关于社会的科学也属于自然科学了.人也在自然之中,所以,关于人的科学也属于自然科学.于是,我们就只有一门科学了:自然科学.
按照这种逻辑,还可推导出更荒谬的结论来:我们的一切都在宇宙之中,因而,一切的科学都是宇宙科学.这样,就只有另一门科学了:宇宙学.
相比而言,为什么语言学、文艺学、伦理学这样的学科没有陷入这种逻辑怪圈呢?语言也在社会之中,语言之中有许多直接表达社会现象的词语,能因此而说语言学属于社会科学吗?
教育是社会之中的一种活动,能由此断定教育学是社会科学吗?文艺也是社会之中的一种活动,能由此断言文艺学也是社会科学吗?人的几乎所有活动都在社会之中进行,其相关学科都是社会科学吗?这样,还有没有人文科学呢?
三、社会本位的强势
在某些社会里,在观念上,社会重于个人,集体重于个体;在另一些社会里则相反.
张楚廷:关于教育学的属性问题在我们的社会里,社会重于个人、集体重于个体的观念,至少在目前仍处在主流的地位.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教育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 大学生适用: | 自考论文、学年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4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从我们的国家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演变轨迹就可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不必说1978年以前了,那之前的20多年里,法如形同虚设,那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年代.
在1982年的宪法中,第12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至于私有财产,则没有“不可侵犯”的条文.但是,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在第22条也有了“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的条文,虽没有“神圣”二字,但毕竟那只是一个副词,实质并无差别.这就是巨大的进步.公共,以及以公共名义出现的社会,其强势在减弱.
1982年的宪法中说“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是附属的.1999年修改为“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由“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大的转变、很大的进步.
以上,是从经济地位来反映社会与个人、集体与个体、公有与私有的关系变化的.这是社会本位的强势逐步下降的一个过程,也是人的地位逐步提升的一个过程.
最直接反映这一点的,尤其表现在人权观念上的变化.几十年来,中国社会一直不接受人权观念.至今,仍有人不接受包括人权在内的普世价值.
人权是文艺复兴以来的重要的人类文明成果.天赋人权的基本观念是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人权是每个个人的权利,它是基于个体的,每个人的人权都是神圣的.
人权的伸张,是相对于神权、皇权、相对政教合一的政权而言的.因而,人权的提出是人的一种解放.人们经过了一两百年不懈的努力,终于让人权逐渐显现于政治生活之中而不再仅仅是一个思想观念.这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一个根本性变化.
这篇论文来自: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425946.html
中国社会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皇本位、官本位的观念根深蒂固,但是,人权作为普世价值的意义毕竟是无法拒绝的.终于,在200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庄严地写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2].
我们接受人权观念可谓晚了三个世纪,但它早晚还是来到了我们这片土地,这才是最值得庆幸的.尽管人权的神圣在我们社会里在现实生活中充分显现尚任重而道远,但道路已经开通.
回望百年,千年,中国终于从官本位、神本位、皇本位下逐渐解放出来.社会本位的虚伪性也日益显露.这个虚伪性在于,它只是以社会的名义而实质上处在本位的并不是全社会,而只是社会中处在特殊地位的那一小部分.
四、社会本位怎样影响教育
社会本位的强势也严重影响到中国教育.中国教育曾经是被要求为政治服务,后来改为为经济建设服务,再后来又演绎为三个面向.应当说,这是在一步一步前进和发展着.但是,都还未摆脱社会本位的基调.
教育不是不应当服务,教育也应当面向,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教育不仅要面向未来,还应面向传统;不仅要面向现代,还要面向传统;不仅要面向世界,尤其要面向中国.
教育服务什么?服务社会.教育面向什么?面向社会.即使是“三个面向”的说法,其主要指向也是社会,社会的未来,社会的现代化,以及一个更大的社会――世界.
而且,这些“服务”、“面向”之类的说法或方针的发声者也是社会或社会的代言人.
在中国流行了几十年的教育方针,大体上可由“服务”和“面向”
教育学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关于教育学的属性问题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