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方面论文例文,与中庸实践思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相关论文格式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大学生方面论文格式范文,关于中庸实践思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道德修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0855;有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和谐的人际关系、高尚的节操、健全的个性以及独立的健康人格.然而,陶冶德性和培养人格离不开问学的过程.“道问学”即以认识世界和自我、发扬自己先天的善性为根本目的,透过学、问、思、辨、行这五个环节,教会学生以持续的热情“博学之”,遇难辨困惑之事“审问之”、“慎思之”,继而从错综复杂的信息中“明辨之”,去伪存真,践行所思所得,修身“至德”.(三)“择善而固执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善而固执之”是“自明诚”的过程.“择善”指“明呼善”,是选择和肯定自己内心诚实不欺的本性.若要择善,必先知善.尤其是在当前客观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由于价值取向模糊、多元价值观产生冲突、价值认同失衡以及自我价值迷茫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例子比比皆是,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择善”实非易事.例如,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之上的西方国家奉行的是个人主义价值观,多强调个人的个性、独立、自由和平等,注重自我实现,而以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基础的中国人则尊崇集体主义,认为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14]162为克服价值混乱产生的冲突,形成稳定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在选择时需考虑三方面的因素:自己内心感受、行动相关对方的期望和以及社会大众所接受的规范,力求达成三者的平衡.“固执”,即坚持不懈,不放弃,不妥协.“固执之”,就是在“诚”的道路上,“得一善,则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四)“至诚无息”:追求自我实现
《中庸》之“诚”,不仅是一个道德范畴,而且是一个哲学范畴,充分体现了儒家融合世界观与道德观为一体的特点.天赋之“诚”存在于人的内心,当人们将自身的诚符合天道的诚时,天道生万物的仁德随之便体现出来.落实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至诚无息”可视作是大学生自我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大学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和不竭动力,随着自我意识渐趋成熟,自我实现更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吉尔罗杰斯提出“假定人有一种朝向自我实现的内在驱动力,如果人们把这个实现倾向作为生活的参考框架,他们将很有可能过上美好生活并最终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潜能.”[20]自我实现者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我的提升.与此同时,人又处在社会中,与社会相依而存,人的潜能只有在社会实践的肥沃土壤中才能得以发掘,大学生的自我实现也只有随着其社会价值的展现才能展露出来,离开社会的滋养,寻求个人发展几乎不具可能性.因此,“至诚无息”强调现代大学生要抛弃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以及自我中心主义等思想,在个人发展的基础上,关注与社会的和谐共进,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个体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姜国钧.温故而知新:孔子的教学原则及其当代意义[J].现代大学教育,2009(1):9-13.
[2]姜广辉.郭店楚简与“子思子”[J].哲学研究,1998(7):56-61.
[3]陈科华.儒家中庸之道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
[4]李启明.中庸实践思维、心理弹性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
[5]李艳.中庸思维对员工合作竞争态度、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应用心理学[D].南京: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
[6]张忠华.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J].现代大学教育,2005(5):78-81.
[7]佚名.中庸//[M]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章句.上海:中华书局,1983:31.
[8]杨中芳.传统文化与社会科学结合之实例:中庸的社会心理学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3):53-60.
[9]杨中芳,林升栋.中庸实践思维体系构念图的建构效度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2(4):167-186.
[10]田国秀,门小鹤.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研究述略[J].思想教育研究,2006(3):21-24.
[11]朱学芳.天道人道修道――感悟《中庸》的教育智慧[J].高校教育管理,2009(1):65-70.
[12]徐建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议[J].现代大学教育,2002(6):64-67.
[13]王银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太原:太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14]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本篇论文url: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425949.html
[15]石磊.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九成大学生有心理方面困扰[EB/OL].千龙网.(2011-04-22)[2012-11-01].http://report.qianlong./33378/2011/04/22/2502@6901699..
[16]姚利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探讨[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3):101-103.
[17]张海熹.中国哲学的精神――冯友兰文选[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18]张厚粲.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90.
[19]转引自:王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7.
[20]赫根汉,B.R.心理学史导论[M].郭本禹,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84.
(责任编辑曾山金)
关于大学生方面论文例文,与中庸实践思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相关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