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化学史教学大有讲究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化学史方面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化学史教学大有讲究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化学史及课堂教学及质量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化学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化学史教学往往被传统课堂忽视,这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化学史的作用.教师将化学史有机地融合到课堂教学之中,使之成为学生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抓手,已逐步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并为新课程所积极提倡.
[关 键 词]化学史;案例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2-0063-04
[作者简介]张章录(1970―),男,福建德化人,本科,福建省泉州市德化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中学高级.
化学史承载着无数科学发明创造的真实过程,包含着人类认识自然的智慧成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越加认识到化学史教育的意义.
一、问题提出:化学史教学,一个被忽视的环节
结合化学史进行课堂教学,越来越为广大的化学教师所采用.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对结合化学史展开教学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化学史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下两个教学教学片段也许能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一)“酸碱指示剂”的教学
师:请同学们阅读下列资料:
波义耳是英国著名化学家,他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浓盐酸溅到束紫罗兰上.为了洗掉花瓣上的酸,他把花浸泡在水中.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罗兰变成了红色.他请助手把紫罗兰花瓣分成小片投到其他的酸溶液中,结果花瓣变成了红色.波义耳敏锐地觉察到,把紫罗兰花瓣投进一种溶液中,就能确定这种溶液是否显酸性.他从许多种花和一些植物中提取汁液,并用它制成试纸.波义耳用试纸对酸性和碱性溶液进行多次试验,终于发现了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酸碱指示剂.
生:阅读上述资料.
师:下面我们就研究一下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溶液的作用.
生:实验操作――将石蕊溶液、酚酞溶液分别滴入到白醋、稀硫酸、石灰水、纯碱溶液、氨水、食盐水、蔗糖水中.
生:交流实验现象,归纳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等等
(二)“常见盐的应用”的教学
师: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著名的制碱专家侯德榜1890年生于福建省一个农民家庭.1921年10月,在美国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他,满怀报国之志回国创业.在抗日战争期间,研究条件十分艰苦,侯德榜在索尔维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制碱新法――“联合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被人们称为“侯氏联合制碱法”.1949年5月,正在印度帮助工作的侯德榜谢绝了印度塔塔公司年薪10万美元的聘请,冲破重重阻挠,历时50天,绕道回到祖国的怀抱.
师:侯德榜不计个人得失,为祖国化工事业奋斗终生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侯先生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制备的纯碱有什么重要的用途?
等等
从以上两个教学片段不难看出,不论是教师利用科学家的奇闻轶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还是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家的事迹材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忽略了一个核心的问题,即缺少对化学史蕴含的科学本质内涵进行深度挖掘.
二、案例叙述:化学史教学,原来可以这样改进
下面撷取《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以此说明如何改进我们的化学史教学,实现对化学史所蕴含科学本质的深度挖掘.
讲述故事,引入新课一天,福尔摩斯和华生在书房里研究一桩血案.福尔摩斯往大烟斗中装烟丝,点燃烟丝后开始大口大口地吸烟,烟斗上冒出缕缕青烟.
该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430793.html
华生:“敬爱的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有多重吗?”
福尔摩斯:“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只要称出抽烟前烟斗和烟丝的总重量,再减去抽完烟后烟斗和剩余烟灰的总重量,不就是我吐出烟的重量了么!”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福尔摩斯的方法正确吗?
通过今天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福尔摩斯的方法是否正确.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的建立具有着重大的科学意义和深远的哲学意义,但是它的发现却是一段曲折的历程.下面就让我们一同穿越时空,回到17、18世纪,与科学家对话,重温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之旅.
设计意图:将学生置身于故事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及解决问题的热情,并由生活转向化学,实现思维的迁移.
时间之旅第一站――17世纪初法国一位药剂师发现,2磅6盎司的金属锡在坩埚中经过煅烧后,竟得到2磅13盎司的白色灰烬,即重量增加7盎司.
医生莱伊:“我认为增加的重量可能是由于空气凝结在锡烬中所致.”
教师提问:莱伊医生的观点是否正确?请你谈谈自己的想法.
交流讨论:锡烬质量增加并不是空气凝结所致,但肯定与空气有关.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金属在空气中加热质量增加与空气中的成分有关,为时间之旅下一站的学习做铺垫.
(三)时间之旅第二站――1673年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铜片放在玻璃瓶里,称重后,将其放在炉子上加热,烧完后称重,铜片变重了.他又拿铅、锡、铁和银进行同样的实验,发现它们加热后也都变重了.
波义耳:“也许是因为瓶子没有盖紧,让炉子里的脏东西落了进去,才变重的吧!”
于是,他找了一个有着长长的弯头颈的玻璃瓶――曲颈瓶,把金属放进去封闭起来进行煅烧.煅烧后,打开瓶盖,再称金属的重量,结果仍是一样.
1674年,波义耳在《关于火和火焰的新实验》论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金属在加热后,重量之所以增加,是由于有一种特殊的、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火素”穿过了玻璃瓶的瓶壁,跑到金属里去,跟金属化合成了灰烬.由于受到“火素”这一错误观点的影响,波义耳没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四)时间之旅第三站――1740年
俄国著名的化学家罗蒙诺索夫进行了与波义耳所做的相类似的实验,他在密闭的玻璃瓶内煅烧金属后,但不开启玻璃瓶称量,发现尽管金属经过煅烧变成灰烬,但质量并没有变化.
1776年,罗蒙诺索夫从大量的实验中概括出:参加反应的全部物质的质量等于全部反应产物的质量.
教师提问:两个化学家的实验中,开启与不开启玻璃瓶进行称量,为什么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交流讨论:金属质量的增加是空气中氧气造成的.
可惜,罗蒙诺索夫的这些精辟的见解传播不够广泛,对当时西方科学思想的进步没有产生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波义耳和罗蒙诺索夫的研究过程,让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同时为时间之旅下一站的探究实验提供借鉴.
(五)时间之旅第四站――1774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将45份重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41.5份重的汞和3.5份重的氧.经过多次定量实验,他确定了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都有类似量的关系.
拉瓦锡:“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教师提问:拉瓦锡的结论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规律――质量守恒.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所提供的仪器和试剂进行实验,证明拉瓦锡的结论.
方案1:利用烧杯、小试管的组合进行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并称量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质量.
方案2:利用气球、小矿泉水瓶的组合完成稀盐酸和碳酸钠的反应,并称量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质量.
方案3:利用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活塞的导气管、水槽、量筒等组合完成加热氧化汞并收集氧气的实验,并进行反应前后相关物质的称量.
交流讨论:方案1的实验,反应前后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是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造成的,通过方案2的实验可以得到证实;方案3的实验则是通过构建一个密封的反应体系,用事实从另一侧面证明方案1的实验同样遵守质量守恒.
结论:参加反应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尔特和1912年英国化学家莱曼分别用高精度仪器做了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变化关系的实验,最后发现,质量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至此,质量守
化学史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化学史教学大有讲究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