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类论文范文集,与在职专业学位生培养环节存在问题应对措施相关论文查重软件
本论文是一篇学术型类论文查重软件,关于在职专业学位生培养环节存在问题应对措施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学术型及研究生及专业学位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学术型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根据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属性、特征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制定灵活的培养计划,妥善解决工与学的矛盾.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并重,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
关 键 词: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我国的专业学位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初具规模,培养了一批社会需要的实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但由于起步晚、经验少,目前无论从规模、种类、结构层次,还是认识、管理、培养、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随着招生种类和规模的逐渐扩大,这些问题正逐渐受到决策者、培养单位和有关学者的关注.根据作者对专业学位的认识,本文着重探讨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1专业学位基本特点
1.1培养目标
我国的学位制度恢复之初,高校师资和科研机构高层次研究人才匮乏,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校师资和科研人才为主,并形成了单一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传统[1].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也受到这种思维的影响.由于培养目标、学习模式的差异,这些环节有的不免流于形式.其实,随着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社会需求关系的变化,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正逐渐受到质疑[1][2].
和传统的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服务于他们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所以,不能按传统的思维,认为只要做出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就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有关文件中的陈述,专业学位是“作为具有职业教育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立”.应该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属性,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实用型、复合型、能适应自己职业需要的人才[3].
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明确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不存谁主谁从的问题,要纠正轻课程重论文的思维.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目标一致,即,为使研究生掌握本领域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他们的本职工作或将来的工作需要.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明确这种关系,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制定培养.
1.2生源特点
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不同,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知识背景差异较大,他们缺乏的是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的甚至不会使用互联网资源.由于毕业年限差异悬殊,他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差异较大,知识老化普遍存在.
此外,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已有稳定的工作,不存在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将要面对的就业或考博压力,他们中有部分人只是为了获得学位,甚至仅仅是为了职称评定或职务晋升[1].这种情形对培养单位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和考核模式.
1.3学习方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采取短期脱产或不脱产(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模式,他们在校时间短,任务重,工与学的矛盾普遍存在.这需要培养单位、研究生本人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4].课程学习一般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教与学双方易疲劳,学习效果差,效率低.
本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446472.html
2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1制定灵活的、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注重论文选题的实用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各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必须针对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这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在制定学科领域的培养方案时,考虑课程要求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适当减少必修课的要求,降低学分要求,把部分课程的决定权交给导师,切实实施导师负责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借鉴英国课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及考核模式,课程应丰富化、专业化、现代化[2],紧密结合专业学位的特点,开设短而精、面向应用、面向生产实践、技术含量高的课程.一些理论性、基础性的课程,可安排研究生自学,并制定合理的考核方案.
为加强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应大力提倡案例教学,增加实践、实习机会.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甚至不同行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应为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互相讨论、互相交流.同时,应加强研究生实践技能和应用知识积累的能力,并注重这方面的考核.
论文选题要充分考虑研究生目前的工作及个人意愿,选择和生产实践紧密相关的课题.通过论文研究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争能在本领域的技术应用、研究开发或管理等方面有所创新.
2.2灵活安排课程学习和论文课题研究时间
根据研究生的入校时间限制,培养过程要打破传统的先课程后论文的学习模式,按照学科特点和研究生本人的工作性质灵活地安排时间.除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外,取消统一的时间表.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学术型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 大学生适用: | 学位论文、函授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9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2.3妥善处理工与学的矛盾
作为培养单位,要考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借助现代远程教育等技术方法,充分利用研究生的业余时间,改革长时间的集中授课模式.
2.4改革考核模式,加强目标管理
在课程方面,部分研究生存在“混”学分的思想,最后靠学位论
学术型类论文范文集
3小结
在培养目标、学习方式、生源特点等方面,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传统的学术型学位研究生都存在明显差别.培养单位在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课程与论文时间安排等环节中,要充分认识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要明确课程学习、论文课题研究、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科领域特点,探索适合本学科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涂俊才.我国高等学校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硕士论文(华中农业大学).2006.
[2]李岩.英国课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质探析--兼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启示.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7.
[3]史雯婷2004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属性探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0):32-35.
[4]杨启亮2008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工学矛盾.高等教育研究29(5):57-61.
学术型类论文范文集,与在职专业学位生培养环节存在问题应对措施相关论文查重软件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