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论文范文数据库,与人都有特别专业和闪光的一面相关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互联网毕业论文,关于人都有特别专业和闪光的一面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互联网及工程师及法律问题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互联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没有意识到“革命”,但有一个很奇怪的感觉,就是每次破解完把手机还给对方时,都会发现对方立马用两个指头放大和缩小图片,或者用来上网.我隐约觉得这个世界可能要发生什么变化了.前几个月他们还围着PC转,突然这个人就变了,开始围着iPhone转.Q:获取信息的方法发生了革命?
A:是.你接触的信息跟以前也不一样了.我隐约觉得,信息会以新的方式进入你的生活.以前,电脑里装的东西都有固定场景:文字写在word里,电影装在硬盘里,照片放在文件夹里.但iPhone的世界完全不同,手机上有各种应用,PC十几年给你的体验瞬间被颠覆了.
Q:apple4us对你有什么改变?
A:最开始的apple4us,大家讲的都是苹果要出什么新品,更新了什么芯片,都是很技
关于互联网论文范文数据库
新问题被写成文章以后,又吸引更多新用户进来.那些天我一直处在兴奋中,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有没有人更新了什么内容.
我发现,这种内容产生方式跟《IT经理世界》很不一样,没有人付钱,但他们照样文思泉涌.
我当时和另一个同事做了一个博客,跟apple4us很像,叫“N3”,意思是new的立方,就是新技术、新商业、新趋势,三个“新”.不到两个月,N3的流量就超过了《IT经理世界》主站,我们发现这是值得做的事.
Q:所以就离开了,不是因为传统媒体让你看不到希望?
A:只是觉得继续待下去的话,我没有办法让自己变成让事情发生的人.
Q:让事情发生的人?
A:对.程序员总是想做点什么改变世界.《IT经理世界》的工作虽然离浪潮很近,但你不是掀起巨浪的人.你可以观察到很多东西,但你没办法去验证,我也能预测一些产业趋势的变化,但只能等,看着时间一分一秒溜走,等到这个企业上市或者关门了,你的预测才能得到验证.
而程序员的思维是:我要去验证,必须亲自去验证.
Q:知乎从何而来?
A:几件事催生了我的想法,除了想让自己变成让事情发生的人,还包括apple4us的灵感,最大的刺激应该是2008年去美国排队见乔布斯,他发布MacbookAir的时候我就在现场,当时激动得不得了.总之是朝圣的感觉.
Q:之后创业失败了几次?
A:就一次.第二次创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Quora(美国版知乎)的发布.它让我眼前一亮,我发现很多几乎从不接受采访的行业牛人,突然直接跑到Quora上告诉大家:“我做的最重要的五个决定是什么”,还会讲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
回头看,twitter确立了一个标准―关注和被关注的关系,Google也制定了一个标准,就是一个关 键 词加一个按钮,以后搜索都是这个样子.
动物世界里吸引异性主要靠什么?靠羽毛的美丽、肌肉的强健等.人类有了语言,知识就变成了power(力量),也能引起异性关注,而且是高素质异性的关注.
本篇论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482451.html
我觉得Quora也定义了一种标准,就是人可以去关注信息,信息可以推送给人,你也可以关注人,看到这些人对信息作出的一些行为,比如说赞同.这也是一种新标准,比较适合跨界的深入讨论.这种产品设计模拟了线下一群人坐在一起认真深入讨论一个问题的模式.几个人坐到一起,可以不认识,但都有一定专业背景,都应该围绕限定的共同话题,不能跑偏了;一个人讲完,大家可以复议,可以赞同或反对,可以感谢,可以评论.
Q:于是就有了知乎?
A:是.当时的Quora不提供中文版,有一天我跟张亮(联合创始人之一)坐下来讨论,我说,我们可以提供一个中文版的Quora,很快就启动项目了.第三天早上,张亮跟我说,他找到了一个天使投资人.当天晚上我就和投资人见面了.
Q:作为一个曾经的创业失败者,你怎么说服投资人?
A:创业失败不一定就是累赘,也可能是笔财富.我的朋友告诉他,因为我失败过,以前做过媒体又做过技术又创过业,我来做这么个产品简直是不二之选.
投资人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是,他说:“如果你们早几个月来找我,我肯定不会投资.但现在我要做这件事.”当时他拿出iPhone,打开微博,“我现在天天用手机刷微博”,他觉得社交是未来,然后就签了协议,给了我们150万元人民币.
Q:我大体知道这个经过,我的朋友说,这笔投资的回报,可能会超过那位投资人之前的所有投资.工程师容易听的进别人的建议
Q:当CEO有什么困扰?之前看到你一个采访,说很难招到满意的员工.
A:大环境竞争很激烈,现在创业公司越来越多,吸纳优秀员工加入到团队的成本肯定比原来要高一点.
员工渴望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好的工作环境,更高的待遇,更舒适的生活,这些都是合理的.一个公司必须珍惜和它风雨同舟的人.
Q:换个轻松话题,黄继新(知乎联合创始人,COO)上了《非常勿扰》对知乎有什么价值?
A:我觉得倒是给他自己带来了很大价值,虽然在节目里没牵手成功,但后来收到很多邮件,有个姑娘在邮件里留了微信号,之后他们谈了十个月就结婚了.
Q:就没有为知乎带来些什么吗?
A:持续一个月左右的用户增长,流量翻了四倍.
Q:来了这么多人,会破坏你们为之骄傲的生态吗?
A:确实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说数量和质量的平衡,但只要重新完善产品就可以了.最主要的是,你不能说这个四倍就不是自然增长.
Q:增长太多就会产生问题,比如有的小镇游客太多,当地人就开始反感.
A:会有问题,但这是互联网,不是小镇.尽管互联网也有边界,但没有那么清晰的、不可扩张的边界.如果升级小镇的基础设施,小镇是可以变得更繁荣的.
Q:对多数互联网公司来说,流量增长是好事,但对知乎似乎不一定,这是我的理解.
A:我们近期会做很多用户访谈,整理用户的意见反馈,并且长期保持下去.工程师文化有很多好处,但有一个常见问题是容易觉得自己做的作品是很完美的,听不进别人的建议,这是很危险的;同时我们也在处理垃圾广告类信息,以及各种功能性的问题.每个人都有特别专业和闪光的一面
Q:我和每个受访者都会谈价值观,知乎的价值观是?
A:认真、友善、专业,这就是知乎的价值观,我们鼓励这种价值观.
Q:这是实现价值观的工具.
A:什么是价值观?
Q:比如,实现人类永久和平,我认为这些是价值观.马云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谷歌说不作恶,都属价值观范畴.
A:让人类能有效交流并更方便地分享、获取知识和见解.
我们真没有成型的、可以贴在墙上的东西,但我们有相信的东西,就是“总搞得定”.
Q:没有搞不定的事?
周源关注的互联网公司
Dropbox、instagram、豌豆荚、豆瓣、美团
最近在看的书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企业创新101设计法》
过去十年印象最深刻的报道
《南方周末》的《系统》
A:“总搞得
关于互联网论文范文数据库,与人都有特别专业和闪光的一面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