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与风云际会独领风骚相关毕业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书法方面毕业论文网,关于风云际会独领风骚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书法及书法艺术及书法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书法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江苏书法60年,是伴随着新中国书法事业繁荣发展的60年.江苏书法60年和全国书坛一样,可以划分为前后30年,共同经历了民国书法的“延续期”、文革的“沉寂期”、改革开放的“西化期”,以及当前书法的“回归期”.对江苏书法60的回顾和研究,是在追溯江苏书法历史渊源的基础上,着重阐述江苏书法60年来的发展状况、取得的成绩,寻求江苏书法60年与全国书坛发展的关系、特有的艺术风格、书学意义,揭示出独特的学术价值,以及找出江苏书法存在的危机和不足,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关 键 词:江苏书法;书法60年;当代书法
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3-46-5
一、引言
新中国江苏书法60年,是伴随着中国书法事业发展而不断走向繁荣昌盛的60年.从总体上来看,江苏书法60年承接了深厚的历史传统,表现出重文化、兴教育、建组织的发展优势.不管是书法创作、书法研究、书法高等教育,还是书法组织活动等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后30年,随着全国书法热的持续不减,江苏的书法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又能与时俱进、有所发展和创变.在60年里中国书坛经历了民国书法的“延续期”、文革的“沉寂期”、改革开放的“西化期”以及当前书法的“回归期”,真所谓风云际会、波澜壮阔,但江苏书法仍然保持着独立的品格,在中国书坛独树一帜,成就硕然,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本文试图在回顾江苏书史的基础上,描述新中国书法发展60年的历史状况,抽绎出江苏书法60年和传统书法的关系、取得的书法成就、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还试图阐述江苏书法这一“发展模式”与全国书法发展的关系,以及对中国未来书法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江苏书法存在的危机和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二、江苏书法历史回顾
中华文化绵延5000年,博大精深、一脉相承,书法是这个文化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一朵奇葩.江苏书法60年,虽然在历史上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她和江苏文化、书法历史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和影响,是一种历史的延续.由于江苏有着独特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优势,给书法的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政治上来看,东晋在南京(建康)建都,历宋、齐、梁、陈,后至南宋、明代以及民国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从文化角度来看,“晋人南渡”后,黄河文化的中心转移至长江流域,帖派书法不仅在此诞生而且一直处于中国书法的主流地位.帖派书法的本质是文人的主动参与,因此“士”成为书法的主要阶层;从地理环境来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苏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物产富饶、四季分明,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地域环境和物质条件;从经济上看,江苏千余年来就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为书法的繁荣发展创造了经济基础.因此,就书法一道,江苏大地大家辈出、群星璀璨,为中国书法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中心地位书法昌盛
公元三一七年,司马睿在建康(现南京)称帝,国号东晋.他不仅在南京建立了一个统治政权,而且将西晋先进的科技文化带到了江左.据谭其骧先生《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一文研究估算:“当时共迁徙人口达90万,而侨置于今江苏省境内有26万人.”西晋的王氏是书法望族,也随着北方侨民迁居到现在的江苏和浙江等一带.“二王”书法一脉当在其中.他们将黄河和长江书法文化相融合,创造了独具文化内涵的“二王”帖派书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书法艺术样式,经南朝、唐、宋、元、明、清一千多年的不断演化和丰富,在碑学盛行之前一直居于中国书法史上的主流地位.之后的南宋、明代以及民国时期,江苏也是中国书法的中心之一,特别是明代吴门书派的崛起和繁荣,更成为了全国书法的半壁江山,不管是书家还是书法活动都领先于全国.值得提起的是清代中期的“扬州八怪”不但是当时书法的重要力量,而且对后来的中国书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就书家而言,江苏三国吴有皇象、陆机,东晋、南朝有“二王”琅琊一族,唐有张旭、孙过庭、张怀瑾,宋有“二米”父子,元有赵孟、张雨,明有宋克、祝允明,清有笪重光、王文治以及“扬州八怪”等,到了民国江苏乃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书法人才聚结、群星闪耀,到了近现代,书法活动、书法教育、书法结社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铸就江苏辉煌的书法创造了条件,也为江苏60年的书法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为江苏书法独特个性孕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书法教育开先河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书法高等教育,当始于1903年由廖荃孙、李瑞清、经亨颐等执掌的在南京创立的“三江师范学堂”设“图画手工科”,教授国画、书法等课程.1920年又有无锡的“国学专门学院”,不仅重视书法教育而且培养了众多国学大家,为书法、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令人瞩目的是1934年胡小石在金陵大学国学班开设书法课,成为我国最早的具有学科意义的书法高等教育,为江苏乃至全国书法的昌盛播下了丰收的种子.
(三)“文化性”是江苏书法的主要特性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明显地看到,江苏书法自东晋至民国,很多历史时期处于全国的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书法的中心,为中国书法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东晋帖派书法的最大特点是“文化性”,是文人对书法的自觉参与.江苏乃帖派书法的诞生之地,历代文化昌盛、文人最茂,远的不说就近百年来文化巨匠如繁星之列河汉,数不胜数.文学有钱钟书、朱自清,戏剧有梅兰芳、周信芳,电影有金山、赵丹,美术大家如徐悲鸿、刘海粟等,以及杨仁山、马相伯、柳诒徵、罗尔纲等耀眼的名字,书家既是文人,文人兼善书法成为此时江苏最大的文化现象.因此,江苏书法的总体风貌以文气、雅韵、冲和、温润、精致等审美风格为主,表现出强烈的文化特性,这一特性不仅在千余年来江苏书法的一以贯之,而且即使在书法60年的剧烈变化中,江苏总体书法风貌也保持了这样的文化品性,成为江苏在全国书坛最具独特的个性.三、江苏书法60年发展历程及历史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的文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转型,书法也随着文化的转型呈现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多元、丰富、激荡的态势,这60年如果按时间划分的话可以分成前后30年,如果按书法发展的特性来看的话,又可以分为文革前的“延续期”、文革期间的“沉寂期”、改革开放的“西化期”以及当前的“回归期”.下面按前后30年两个时间段分述之.
(一)江苏前30年书法发展状况与代表性书家
由于南京是民国政府的所在地,自然成为当时书法发展、活动、代表性书家诞生的重要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发生之前,虽然党和国家的中心放在了经济建设之上,但是,由于江苏的特殊地位和深厚的文化基础,江苏的书法不管是艺术创作、书法活动以及代表性书家的人数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即使到了文革时期,由于江苏良好的书法文化基础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在民间仍有不少书法修养高超的学人以“私塾”的教育方式,教授、熏陶、培养了一批书法爱好者,文革期间的&
关于书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与风云际会独领风骚相关毕业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