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与风云际会独领风骚相关毕业论文网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书法方面毕业论文网,关于风云际会独领风骚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书法及书法艺术及书法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书法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8220;大字报”也续接了书法的“香火”,为文革结束后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人才的脱颖而出打下了重要的基础.1、书法机构的建立和活动的开展
现代艺术发展的标志是艺术社团、组织机制的建立.早在1960年4月,“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在南京成立,胡小石任会长,傅抱石、黄七五任副会长,亚明任秘书长,丁吉甫任副秘书长,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比较早的书法组织.社团机制的建立为开展较大规模的活动、带动书法群体的共同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全国来看,解放之后到文革结束不仅社团成立比较少,组织的活动也不多.这段时间,江苏可查到的书法活动有:
1961年7月1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40周年,“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江苏省首届书法印章展览”,共收到书法印章800余件,展出389件.
1962年10月1日,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江苏省第二届书法印章展览”,共收到25个市县212人的作品378件,展出215件.
1962年,著名书法家沈子善在南京举办“庆祝南京师院校庆十周年个人书法展”,各界人士及本院师生踊跃参观.
1963年10月1日,“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江苏省第三届书法印章展览”,共收到20个市县105人的作品.展出书法作品123件,印章58件.
1973年10月,“江苏省国画书法印章展览”在江苏省展览馆展出,展出书法作品168件,印章作品68件.
以上活动和当代相比,不管从规模还是数量上来看都不能相提并论,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应该是难能可贵了.
2、代表性书家
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书家史,新中国前30年,虽然书法艺术主要处于“自发状态”,但是,由于江苏悠久的书法历史和处于民国书法的核心地位,因此,在这个时期里出现了几位大师级的书法人物.他们承接了优秀的中国书法传统而来,融合了清代乾嘉以来碑学思想,又受到近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不仅在书法创作、学术理论、书法教育、书法评论等诸多方面成就了他们的艺术和学术人生,也成为一代书法宗师树立了时代的标杆.
萧蜕(1876-1958),名蜕,字中孚,以退庵名世,江苏常熟人.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工,尤以篆书著称,自许甚高.他的篆书化长为方,又能保持圆劲的用笔与体势,具有独特的个人面貌.萧老学问闳深、涉及极广,对文学、诗学、古文字学、音韵学、地理、医学以及书学均有建树,著有《说文建首溯源》《文字学浅说》《医屑》等近十部专著,可惜大多散失.
胡小石(1888-1962),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原籍浙江嘉兴,生长在南京.历任多所大学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1949年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长期从事古文字声韵训诂、经、史籍、诸子、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研究与教学,成就卓著、造诣精深.
林散之(1898-1989),原名以霖,号三痴,后改名散之,别号左耳、散耳等,江苏江浦人,曾担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南京书画院院长,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曾先后拜南京的张青甫、乡贤范培开、大师黄宾虹为师学习书法、绘画,得“五笔七墨”之秘.林散之一生酷爱作诗,书法诸体皆善,以草书成就最大,有当代“草圣”之誉.
沈子善(1899-1969),原名沈国宝,字子善,江苏六合县人.一生以教育为职业,先后担任多所大学教授.尤其在书法创作、研究以及教育事业上成就卓著,特别是1943年,他与于右任、陈立夫、沈尹默、胡小石、张宗祥、潘伯鹰等书画界名流60余人,发起成立了“中国书学研究会”并任总干事,推荐为会刊《书学》杂志社长兼总编.
祝嘉(1899-1995),字乙秋,海南文昌人,曾担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顾问,1941年定居苏州,毕生致力于书法研究、书法创作及书法教育.1941年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书学史》,填补了中国近代书法史学研究的空白.此后笔耕不止,一生共书学专著70余种计360余万字.祝嘉先生的书法创作与理论紧密结合,四体俱精.
萧娴(1902-1997),字雅秋,号枕琴室主,又号蜕阁,贵州贵阳人,曾担任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江苏省美术馆一级美术师.从小聪慧好学,习篆刻、赋诗歌、学绘画,少年时代便名震书坛.1923年她临写的《散氏盘》篆书册页受到康有为的高度评价.随后,师从康有为得其谪传,成为现代著名的女书家.
高二适(1903-1977),原名锡璜,后易为二适,晚年署舒凫,江苏东台人,曾担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一生专研书法,诸体皆善,尤将章草、今草、狂草融冶一炉,自成面貌.1965年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和《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等文在书坛引起巨大反响.著有《新定急就章及考证》《<刘梦得集>校录》《刘宾客辨易九流疏记》等.以及费新我、黄七五、吕凤子、刘海粟、武中奇、瓦翁、胡公石、陈大羽等,为江苏新中国60年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后30年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
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北京成立,从此一个覆盖全国的书法组织陆续建立,预示着中国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几千年来全新的书法发展时期.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成立于1980年,比中国书协的成立还早一年.后30年江苏书法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书法机构逐步完善
近30年来我国的书法艺术发展,从单纯的书家个体书法活动为主转变为书法作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以有组织、有计划的书法活动为基础的,也是以各个地方书协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作为标志的.自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以来,江苏各直辖市,很多县区都成立了书法协会,目前江苏有中国书协会员共有696人,省级会员3595人,各个市县区会员就更多,为书法事业、书法活动的开展有了组织机构的保证.
2、书法人才不断涌现
书法创作、学术人才的不断涌现是江苏30年书法发展最大的成果之一.形成了老、中、青书法人才发展梯队,为江苏书法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江苏中老年书家如沙曼翁、尉天池、言恭达、黄悖、徐利明、孙晓云、华人德等,他们不但是江苏书坛的佼佼者,而且也是全国书坛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和现代青年书家最大的不同是受到前辈大家“耳提面命”的影响和“耳濡目染”的熏陶,有着优秀的书法综合修养和人生的丰富历练.江苏优秀青年书家也在不断涌现,可谓后继有人,在近十多年来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种书法大赛中脱颖而出、屡获大奖,特别是2006年江苏省文联评选出的30位江苏优秀青年书家,更是江苏当代优秀青年书家的代表,为江苏书法的不断发展,储备了人才基础.
3、书法创作成绩斐然
30年来,江苏书法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多年来,在“全国中青展”、“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行草书大展”、“全国书法篆刻展”等重大展赛上江苏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书法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如2002年“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我省有77件作品获奖、入展;2006年“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我省创作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3名,获奖提名4名,入展67名,这两届大奖我省获奖总数和入选总数均名列全国第一;2007年“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我省4人获奖,获奖人数位居全国第一,112人作品入展,位居全国第二,为江苏书法再次赢得了荣誉.
4、书学研讨影响很大
书法展览、书法活动的开展是书法发展、推出人才、产生优秀书法作品的主要手段,然而,开展有深度、高度和广度的书法学术讨论、理论论坛交流等活动,是书法走向更高层次的依托.3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江苏书坛举办了多项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书法理论活动.如2002年和北京文物出版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六朝书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2005年‘兰亭论辨’四十周年中国(泰州)高二适书法艺术高层论坛”,“2007苏州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等,在全国书坛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2008中国书法金陵论坛”,以当代书法本体研究、艺术创作研讨、交流
关于书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与风云际会独领风骚相关毕业论文网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