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方面论文范文集,与统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财经类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统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财经类及实践教学及自主学习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财经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用较少的课时讲清统计学科最核心的原理、方法以及统计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一些与现实经济社会紧密相连的实际案例或项目的深刻剖析,让学生深刻领悟统计方法在实际中运用的条件,以及如何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课后,精心设计实践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在干中学、在实践中学,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课程体系是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把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等融入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为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改变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设置过细、过专的格局,倡导课程创新,强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组织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教学,譬如可开设统计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等课程.这样的综合课程不只是形式上的综合或“拼盘式综合”,而是统计与财经类其他学科实质内容的有机融合.通过设置这些课程,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做到文理结合、通专结合、脑手结合,使学生掌握宽泛的基础知识,具备广阔的专业视野,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周围的事物,具有解决复杂问题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允许学生跨年级、跨专业选课,放开辅修和第二专业,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和特长.
本篇论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487910.html
课程体系宜采用模块式的结构,包括:通识基础模块、统计专业基础模块、统计专业方向选修模块、跨专业任选模块、统计能力素质选修模块等,给学生以较大的选择性.通识基础模块是通修的校级公共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强调“厚基础”,重在学会将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去应对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统计专业基础模块和统计专业方向选修模块主要由统计学科最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组成,旨在培养学生的统计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统计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跨专业任选模块主要由与统计学科最相近、相关学科的主干课组成,体现“宽口径”要求.统计能力素质选修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创新能力,可开设诸如创新学、创意学等课程,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进行批判性思维,敢于质疑权威和具备创造性思维.
6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更是教学的实践者.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要培养统计应用型创新人才,高水平的统计专业师资队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培养统计应用型创新人才,需要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博大深厚的统计学科素质,并富有创新行动的优秀统计师资队伍.唯有教师具备这些素质,才能教会学生,让学生具备相应的素质.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做到了广阔性、综合性、学术性、前沿性,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崇高的职业精神引导下,依托创新的教育理念,在对自己所从事教育的统计学科知识体系能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升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注意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创新思维的培养和锻炼融入教学过程中,开展创造性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统计应用型创新性人才.
要彻底改变原有“学院派”教师的构成现状,可招聘、聘请统计界实践能力强的资深专业人士做兼职教师、客座教授等,他们不仅熟知统计学科知识应用到实践的具体过程和环节,而且对统计学科知识的潜在性往往有敏锐的洞察力,由他们担当教师,对于强化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大量最新的实用信息有重要作用.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财经类的论文范本 | 大学生适用: | 学院论文、本科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1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总之,财经类院校统计教育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为核心,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依靠创新型统计专业师资队伍,采取研究型、讨论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设置模块式的课程体系结构,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社会培养大量急需的统计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建妮.国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中国冶金教育,2012,(1).
[2]张小桃.德国高等教育理念及体制改革对我国人才培养的启示[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4).
[3]张艳博.日本大学教育变革对我国人才培养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14).
[4]白福臣.德国大学的研讨课教学模式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1).
[5]刘劲聪.日本大学本科Seminar课程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应用探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9).
作者简介:姚丽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统计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北京100070
财经类方面论文范文集,与统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