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前教育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美国近三十年(1983―2016)硕、博士文中国学前教育相关选题相关发表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学前教育方面发表论文,关于美国近三十年(1983―2016)硕、博士文中国学前教育相关选题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学前教育及特殊教育及比较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学前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框架基于对65篇学位论文方法部分的阅读与分析,参考Reeves(2000)提出的研究分类框架,结合刘晶波、丰新娜和李娟(2007)分析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方法的经验,并考虑到本次研究的实际情况,将研究方法分为以下四类:
文献法,即从所要研究课题的历史出发,搜集与该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从中抽取出规律性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调查或者比较分析,展开深层次的研究与思辨.
量的方法,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
质的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并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研究方法.
混合方法,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综合调配或混合定量和质性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方法.
2.研究方法的总体频次分布
由数据分析可知,61.5%的美国硕、博士论文采用量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学前教育,16.9%的论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13.8%的论文采用混合研究法,另外只有7.7%的论文采用文献法.
3.研究方法运用的时间地域分布及变化趋势
研究方法的时间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在过去的近三十年中,量的研究方法一直都是美国硕、博士论文采用的最主要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一直占主导地位,从第二个十年开始,质的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以及文献法的运用均有所增加,但总体而言,相比量的研究,应用量数还不算高.
在研究方法的地域分布方面,针对中国大陆学前教育的研究主要采用量的研究方法,其次为质的研究方法;而针对中国香港的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其次为量的研究方法;针对中国台湾的研究主要采用量的研究方法,其次为混合方法.
4.选题与研究方法的综合分布
为进一步了解研究方法的选题分布,本研究选取了分别运用四种研究方法的三个采用较多的选题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由表2可知,在质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方法和混合研究法三种方法的使用上,“语言发展”选题都独占鳌头.“比较教育”选题更多地采用文献法和混合研究法.“教育与社会”选题更多地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和文献法.“儿童发展比较”选题更多地采用量的研究方法和质的研究方法.
四、讨论
论文质量通过对65篇美国高校硕、博士学位论文的量化分析,并结合通篇阅读的感受,可以得出65篇学位论文质量普遍较高的结论.首先,论文写作的规范性较高.具体体现在论文题名、目录、摘 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部分一应俱全,数据呈现规范、图表选用恰当,排版印刷标准等.其次,论文的内容质量较高.这既体现在论文内容和题目的拟合度和阐释广度上,也体现在每篇论文综述的广度、深度和研究选题的广度上,还体现在参考文献的新颖度和针对性上.最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较高.具体体现在一半以上的论文采用量的研究方法,并且取样、实施较为严格,分析合理.
该文出处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512403.html
研究选题及方法的特色
美国高校硕、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中,“语言发展”为最主要的选题,这也和量的方法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密切相关.但值得探讨的是,之前关于研究方法的选题分布分析中,我们了解到在65篇学位论文中,量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和混合研究方法同时最多地应用在“语言发展”选题.这不仅因为此类研究的进行对中国学生较为具有优势、便利,能够体现特色,也呈现出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多形态、多视角.而“儿童发展比较”和“比较教育”等跨文化比较相关选题也能够较为便利地借助地域、条件便利的优势,顺理成章地成为美国高校硕、博士学位论文关于中国学前教育的主要选题.当然,总的来看,儿童发展类的硕、博士论文相对较多,而教育类的硕、博士论文相对较少,这可能与赴美留学生选择儿童发展方向的人数较多,以及儿童发展的跨文化研究兴趣相对较浓厚有关.相比之下,课程教学系等的研究聚焦在东西方文化差异上的研究还比较少,值得进一步探究.另外,除了65篇论文合理采用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外,在方法论层面,诸如复杂科学思想、教育生态观、解释学立场等教育研究中的方法论体现反映了美国学术发展的思潮,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关于学前教育领域选题与方法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彼此呈现一些“互补”特点:(1)研究选题互补.国内已有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五大领域”“儿童”与“教师”是热门选题(刘晶波、王磊和孙永霞,2007).而美国硕、博士论文的热门选题――“语言发展”“儿童发展比较”与“比较教育”一方面体现了美国硕、博士论文的优势与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国内已有研究形成互补之势.(2)研究方法互补.国内已有研究表明,近些年我国硕、博士论文关于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中,27.8%运用了混合方法,25.6%运用了质的方法,还有20.9%运用了量的方法(刘晶波、丰新娜和李娟,2007).该结果与美国硕、博士论文中,63.2%运用量的研究方法,16.2%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和13.2%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有一定差异.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学术研究和中国学术研究的偏向性有不同,但同时也为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方法多元化走向提供了启示.当然,国内的分析局限于对学前教育系的论文结果分析,而此处学前研究相关选题的分析,论文来源除课程教学系之外,还更宽泛地包含了儿童身心发展相关系科的硕、博士论文.总的来说,可以从“互补”的角度积极看待美国高校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与我国本土研究间的关系,这样可拓展我们研究的视野,避免“偏信则暗”的误区,使我国学前教育研究在开放、多元的环境中更加蓬勃、有力地发展.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学前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 大学生适用: | 函授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95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由之前的分析可知,虽然近三十年,美国高校关于中国学前教育选题的硕、博士论文总数呈上升趋势,但分地域来看,大陆呈现快速上升趋势,香港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而台湾从第二个十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这与三地赴美留学人员的数量变化以及三地政治经济发展历程或有一定关系.
在研究选题方面,三地研究人员都会较多地选择与“语言发展”和“儿童发展比较”选题,除此之外,大陆“特殊教育”选题相对较多,香港在“教育政策与管理”的选题上,台湾在“比较教育”选题上占多数.大陆特殊教育方兴未艾,发展需求较大,或许这也从一个角度体现了大陆对特殊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当然,硕、博士论文的选题,不仅仅反映了研究生的兴趣,同时也反映了研究生导师的关注点和兴趣.大陆在学前教育政策、文化建设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强.
五、建议及展望
美国高校关于中国学前教育的研究数量不断增长,反映出发达国家对中国学前教育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美国硕博士论文的具体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发达国家对中国学前教育的成果、问题与发展的研究视角以及侧重点,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突破口.
在论文的质量,论述的角度、方法论及具体方法的应用、论文的规范性等方面,美国硕、博士论文有诸多可以引以为鉴之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硕士、博士论文的质量;同时期望继续加强海外与中国
关于学前教育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美国近三十年(1983―2016)硕、博士文中国学前教育相关选题相关发表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