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方面论文例文,与面向医工类学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相关论文下载
本论文是一篇机械制图方面论文下载,关于面向医工类学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机械制图及课程设计及生物医学工程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机械制图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3258;身的条件,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培养自己的教学风格.3教学方法的效果反馈
通过教学方法、课堂交流、课堂控制及课堂艺术四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来提高医工类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解决阻碍教学开展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分组课程设计训练课程与期中期末考试的考核手段来反馈检验教学方法是否合理与可行.
3.1分组课程设计训练通过学生进行分组考勤,达到以下两个目的:①节省考勤的时间;②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分组的原则是打破专业与男女生性别限制,自愿结合成为小组,将66名学生分为7组.最后分组情况为,每个小组里都有不同专业的成员,男女按照比例平均分配到6个组中,再由成员们自由选出组长1名.
课程设计训练的题目为以小组为单位,任意选择理论与实验上遇到的器械与工具,准确测量与在计算机绘图软件下绘制其零件图与装配图.评价标准为对照实物,根据国家标准与绘制理论知识,给出学生们相应的分数[13,14].
图1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39名学生在分组合作中完成绘图作业的成绩统计,图2是假肢矫形工程专业27名学生在分组合作中完成绘图作业的成绩统计.图1中生工专业的学生成绩在6~8分内分布:8分5名,7.5分7名,7分11名,6.5分10名,6分以上6.5分一下学生5名.图2中假肢专业的学生成绩分布为:不及格1名,6分以上6.5以下2名,6.5分8名,7分7名,7.5分4名,8分2名,8分以上1名(最高分).
结果表明,学生在分组完成课程设计训练过程中,绘图能力得到有效训练,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学习兴趣加强,学习的主观能力提高较多,而且锻炼了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图2的成绩分布较为集中,图1的成绩分布较为离散,这与实际情况吻合,图2所示班级凝聚力稍强于图1所示班级,成绩分析结果表明教学方法合理.
3.2期中期末考核为了进一步观察学生们学习的情况,结合大纲要求开展期中测试考核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层次,以调整以后课程开展过程中的教学广度、授课深度以及考试难度[15,16].
期中测试成绩统计如下见图3与图4,图3中蓝色折线表示生工专业39名学生的期中测试成绩,有3名学生不及格,大部分学生成绩围绕在80分上下.图4中蓝色折线表示假肢专业学生的期末测试成绩,有5名学生不及格,学生成绩分布在70?郯80分之间.
根据期中测试成绩结果调整授课节律,根据课程内容导入、授新与总结的时间比例,以及讲授、板书和其他的时间比例;调整授课深度,在严格遵守教学大纲与教学任务书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期末考试题目的难度,适当拓展教学广度,加强授课效果,期末考试成绩相比较期中考试成绩理想很多,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验证教学方法可行.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机械制图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学校学生论文、自考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7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5结论
为了提高医工类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采用切合机械制图课程特点与授课教师自身素养结合教学方法、课堂交流、课堂控制及课堂艺术四个方面来探讨医工类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有针对性地解决阻碍学习意愿等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分组课程设计训练课程与期中期末考试的考核手段验证教学方法合理与可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构架完备的知识体系结构.
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会进一步深入结合课程特点与教师能力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力.
6致谢
本研究依托北京市自然基金(No.7132029)的资助.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得到了同事张海燕、闫松华、宋红芳、吴宝平、王辉、张昆亚老师的支持与帮助,研究的开展同时得益于学校教务处与学院教务处的老师们的优秀工作:感谢各位老师.衷心感谢与研究者一起开展研究的2012级的同学们!
参考文献:
[1]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兰美.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田凌,冯涓,刘朝儒,主编.机械制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华中理工大学等院校编.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5]杨小庆.工程制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齐玉来等编.机械制图(非机类)[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7]杨惠英,王玉坤,编著.机械制图(机类、近机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8]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16-17.
[9]袁维新.教学交往:一个现代教学的新理念[J].上海教育科研,2003,(4):4-9.
[10]周浩波,等.教学哲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6.
[11]李雪英,陈静,李振宇.机械制图与微机绘图课程兴趣教育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8下,第24期:114-115.
[12]林胜.高职模具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教育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10中,第29:142-143.
[13]唐晓初.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制图体系研究实践[J].图学学报.2012.l0,v33(5):137-140.
[14]续丹."3D机械制图"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图学学报.2012.l2,v33(6):124-129,97.
[15]胡宜鸣孟淑华王丹虹.机械制图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2003,1:123-126.
[16]杨东超,王玉坤,李学志.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探讨[J].工程图学学报,2007.2:183-186.
编辑/王海静
机械制图方面论文例文,与面向医工类学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相关论文下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