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械基础论文范文检索,与机械基础教学方法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机械基础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机械基础教学方法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机械基础及机械基础教学及多媒体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机械基础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机械基础》是中职学校机械类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有较强的实践性、逻辑性、抽象性,涉及内容广,知识面宽.因此,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如何让中职学生真正学会、理解《机械基础》这门课程,发挥中职生在专业基础方面的优势.为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今后技术革新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以适应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是中职专业课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使之能更好为专业技术课服务,做了一些浅显探讨和研究.
关 键 词:中职;机械基础;兴趣;教学方法
当前,社会对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有着很大的需求,而中职的机械基础课程培养的学生更深受企业的青睐.中职机械基础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技术基础,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发挥基础性作用.机械基础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用性,是促进学生机械实际运用能力,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机械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又具有极强的操作性,课程章节连接不紧密.同时,中职生缺乏机械加工及传动的实践经验,与教师配合还很困难.因此,机械基础教学就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方法,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而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以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我校对《机械基础》进行了一系列教研教改探索,经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所以,产生兴趣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才会自主学习,学生好学比教师好教更有效果.为培养学生的兴趣,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教学改革和尝试.
一、多媒体案例教学
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学校的教学中.特别是机械类课程,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能够改善教学环境,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实现,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的理解力.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的机械机构教学内容,客观上应有动态的演示.例如教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时,最佳的教学就是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在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进行直观、生动的演示.教师应选取具体案例并接近生活进行讲授,如缝纫机、内燃机、摇头风扇、汽车雨刷、饮水机等案例,促进学生对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应用到机器上的理解.因此,教师应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方法扩大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机械基础相关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7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二、模型教学
如果课程内容较复杂,我们就先以简单的模型导入,让学生首先通过有动感、有颜色和形象逼真的模型来直观认识所述内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有了感性认识,就降低学生认识难度.如缝纫机、汽车前窗刮雨器、公交车门的启闭、拖拉机自动卸料等都是平面四杆机构,电影放映机的卷片机构属于槽轮机构这一间歇运动机构;如果直接让学生观察实物,不少学生会因找不到头绪浪费一定的时间,而简单直观的模型则让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其工作过程,了解其工作原理.
三、实地参观教学
实地参观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实际事物,使教学活动和生产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第七章内容为机械传动.当学习链传动时,我就带学生到车棚,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摩托车链传动情况;当学习带传动、齿轮传动时,就把学生带到学校车间,让学生观察普通车床中带传动齿轮传动情况.当学习轮系、变速机构时,就让学生观察车床上的相关结构,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有形、简单,学生不会因为无从想起而对这门学科产生厌恶心理,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在学完曲柄摇杆机构后,组织学生到学校实训车间或工厂企业参观,认真观察牛头刨床、往复式运输机和插床等设备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观察牛头刨床的进给动作,使学生发现进
关于机械基础论文范文检索
四、实践教学
本课程不但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注重实践性教学是学生学好这课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介绍螺旋传动中差动螺旋传动时,同学们对其工作过程不太清楚,我们又介绍了差动螺旋传动的一个应用实例-千分尺.千分尺是机械专业学生技能训练时常用的一种量具,可是由于差动螺旋传动工作原理理解不透彻,所以千分尺的工作过程也不明白.于是我们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项目任务,每小组自制一把简易的千分尺.让中职生来设计制作这么一种精密的量具,对大家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同学们的热情很高,马上动手准备起来.首先是观察千分尺的形状,四处研究请教差动螺旋传动工作过程,接下来是准备材料,一个有两段螺纹的螺杆,两个螺母(一个做为固定螺母,一个做为活动螺母).项目任务的结果是:同学做的千分尺各式各样,虽然不怎么美观,更谈不上精密,但同学们已完全掌握了差动螺旋传动工作过程,同时也已能熟练使用千分尺了.
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基本技能.我们通过实践性教学来促进理论教学,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又为今后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分析,教师应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机械理论与机械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教师还应根据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机械基础课的教学教出成效.为学生今后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夯实基础.
本篇论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544038.html
参考文献:
[1]《机械基础》李世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机械设计基础》黄森彬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李文静.《机械基础》课直观教学的新尝试[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
[4]韦竞章.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实效性[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版,2010(03):30-31
[5]张国年.浅谈如何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
关于机械基础论文范文检索,与机械基础教学方法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