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基于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学校音乐教学活动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
本论文是一篇音乐教育方面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基于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学校音乐教学活动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音乐教育及音乐教育实践及教育哲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音乐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8221;的内容,其余课程都在“创作与实践”环节中安排了学生的创作活动.这种创作活动既包含探索音响与音乐,也包含即兴与创作实践,将其中涉及的“创作”内容进行梳理,包含以下方面:1、用乐器为乐曲配伴奏;2.随音乐做即兴表演;
3.自制乐器;自寻音源进行伴奏;
4、创作简单的旋律;或采取某种特定的创作手法(“鱼咬尾”)创作旋律;
5.改编旋律进行变奏;
6、用诗、歌、舞、画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印象;
学校音乐教学通过一系列音乐活动实现,立足音乐教育实践哲学所期待的学校音乐课程,不仅包含聆听、歌唱、乐器演奏等内容,同时对音乐创造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并将聆听与创造共同建构在文化的语境中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学科引领专业,专业引领课程,课程立于教学,而教学体现了教师对学科、专业以及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无论是大学音乐教育还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都需要将音乐的学习不仅仅作为实现美育的过程,还可以通过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为学生开启尊重与理解多元文化的大门,通过音乐实践聆听与创造两个层面的教学使学生进入到某一音乐所产生的文化土壤中,音乐教育实践哲学促使我们反思音乐教育的目的、意义,从而改进教学设计.
三、基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学校音乐教学设计尝试
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是从哲学层面对音乐教育进行理论剖析,对从事音乐教育活动的教师来说,这一哲学理念必须贯穿于音乐教学具体活动中,在音乐教学设计中体现以学生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来贯穿音乐教学设计的基本教学思路.下面笔者提供我院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法》课程的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环节,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是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游戏贯穿,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程标准》中“创造”教学领域的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关注具体授课中创造活动的设计思路与步骤,教具准备包含不同颜色的杯子、节奏图谱、音符色彩卡等.
游戏设计步骤如下:
此活动设计的目标是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创作一首8小节的音乐作品,为了达到活动教学的目标,教师首先需要分析音乐创作中的要素,例如一首歌曲中包含节奏、节拍、调式、调性、旋律、曲式结构、歌词等音乐元素,教师进行活动设计首先需要确定音乐创作中各元素的选择范围,然后根据已定的范围进行活动设计,并了解如何将这些元素分解成相互联系的音乐活动环节,然后确定它们衔接的先后顺序.例如,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就已经确定了音乐中节拍为4/4拍,音乐中能够进行创作的音符包含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四分休止符.虽然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一定成熟,但是在最初的创造活动中需要给定一个创作的范围,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在一定规则下进行游戏活动.此活动设计中第1-4步骤解决了音乐创作的节奏、节拍问题,同时由于杯子这一实物的位置变换使音乐的节奏型产生了变化,也形成了每位同学个人的节奏创作.
本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547975.html
在节拍、节奏元素确定后,教师需要将新的元素,音乐旋律引入音乐创作中.对于旋律的感知需要有听觉积累,也就是通过欣赏增强学生对旋律风格的感知,因此教师在第5步骤中选择不同版本的作品对比聆听,使学生感受到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黎英海作曲版的《春晓》是艺术歌曲,从节拍选择到旋律风格都不同于谷建芬作曲版《春晓》的学堂乐歌特点,学生聆听不同版本的作品能够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为后期的音乐旋律创作打开思路.第6-8步骤是学生具体旋律创作的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确立调式、调性、旋律、曲式结构等内容,为了更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旋律创作,教师通过给定的旋律主干音,例如do、re、mi、sol、la,请学生在其中确定要选择的调式与调性,再结合刚才的节奏型进行创作.在一节课中需要形成一首短小的音乐作品,因此在节奏、旋律等因素确定后,就需要对作品的结构有一定的要求,当然如果学生有前期曲式学习的经验也可以自由选择音乐的结构.最后,将歌词与音乐相结合,并修改整首作品,让它听起来流畅.
整个游戏活动从节奏要素开始,到旋律创作并填词,虽然学生创作的作品并不十分成熟,但是学生已经亲身参与了音乐创作实践活动,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也加深了对新课程标准中“音乐创作”领域的认识.亲身体验的活动设计以创作为主线,通过音乐作品的对比聆听和分析比较为学生的音乐创作活动提供了不同的思路,立足创作层面并形成了与聆听层面的结合.
音乐是文化的一个侧面,对于音乐的理解需要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学校音乐教育正是以培养音乐素养为目的,音乐素养的提高建立在音乐实践的基础上,在音乐实践聆听与创造两个层面的共同活动下,才能调动学生记忆与思维中已有的音乐元素,激发学生全部的音乐潜能.作为音乐教育者更需要“通过真正的音乐制作去教授儿童,即音乐是一种多样的、人文的、参与性的、社会性的和表演性的艺术”.(【美】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齐雪、赖达富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97.)
(此文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0年教改项目《高师新课程音乐教学设计中的活动方案探索》(课题立项号:10JG0034Y)终期研究成果.)
音乐教育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基于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学校音乐教学活动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