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方面论文例文,与如何做好广播主持人评节目相关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节目方面论文范文,关于如何做好广播主持人评节目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节目及广播电视及社会问题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节目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本文通过对广播评论发展方向的探讨,结合《“12316”金色通道》这档广播评论类节目的主持实践,阐述了广播主持人即时评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主持人在广播评论中该“如何说”“怎么说”的问题.
【关 键 词】广播评论主持人话语权即时评论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
在报纸进入“厚报时代”、广播电视进入“频道(率)专业化时代”、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的今天,媒体传播的意见性信息大幅度增加:报纸纷纷开设言论版,广播电视开办各种类型的评论性节目,网络媒体开辟专门的评论频道、论坛及讨论区,个人博客和微博客成为新的意见交流平台.其中,广播评论在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和进行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升广播思想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一、广播评论的发展
广播评论是广播媒体充分发挥其传播迅速、接收便捷、易于理解、长于交流的传播特色和传播优势,而向听众发出的、直接表达媒体或公众意见的声音.我国的广播评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录播到直播,从播音员口播评论到记者、主持人即时评论的发展过程.
1.夹述夹议的广播评述形式
最早的广播评论是在继承报纸评述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融入广
节目方面论文例文
2.谈话式的广播评论方式
20世纪80年代,广播谈话成为广播电台普遍采用的节目形态,这与当时我国大众媒介的发展状况以及公众对于各类信息的强烈需求直接有关.在受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电视机还远未普及的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收音机和“小喇叭”是当时这些地区大多数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唯一窗口.广播谈话这种像拉家常般平易亲切、易听易懂的评论样式,更能体现一种日常交流的平等与平和.特别是节目采用二人或多人对谈的方式,有问答,有应和,也有彼此的探讨与补充,不仅使评论引人入胜,形式上也更加轻松活泼、流畅自然.
3.广播评论引入现场音响
对于广播评论而言,仅靠播音员口播评论,即使从内容选择、议论方式、语言运用到播报风格都力求通俗、浅显、平易、亲切,但在声音符合的种类及表现方式上仍显得较为单一.麦克卢汉曾指出:“我们可以从一个非常广泛的范围内听到任何一个方向、任何距离以外的声音.”“而眼睛却是有限的、定向的,在任何时刻都被局限在远远小于听觉世界的一半的范围以内.耳朵是包罗万象的,对无限范围内产生的任何声音都始终是敏感的.”①
由于广播评论是用声音符号传播内容的评论,它不像报刊评论那样可以供人反复阅读,仔细玩味;也不像电视评论那样除有声语言之外,受众还可借助于画面语言和文字语言(字幕)理解评论内容.同时,声音符号的传播又具有线性传播的共同弱点:稍纵即逝、不易留存.因此,综合而有效地运用人物访谈及现场音响、资料音响和音乐,并辅之以后期制作的解说与议论性语言的音响评论成为广播评论的主要选择.
二、广播评论中的主持人评论
1986年,珠江经济台进行了一次被中国广播界称作“珠江模式”的全面改革.当时,珠江经济台的“长时段、大板块、主持人提纲加资料直播”的节目形式,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标志着融入了热线与主持人直播等要素的真正的广播谈话节目在我国内地的“登台亮相”,而其深层次影响是“在听众参与方面开拓了广播独具的优势和潜力”“从整体框架上摆脱了长期以来报纸‘有声版’的束缚,改变了过去侧重局部改进的‘微调’方式,在听觉传播规律性、广播节目与机制优化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②
该文网址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570104.html
1.让广播评论“开口说话”
在音响评论探索与完善的过程中,有些节目把广播谈话与录音评述的节目样式结合在一起,使前者的交流感与后者的现场感相得益彰.同时,随着直播板块节目的出现,广播评论开始采用融记者兼主持人的播报与现场采访于一体的广播评论节目形式.节目中,主持人开始脱离完整的文字稿,只根据事先准备的谈话提纲,以交谈或访谈的方式即兴发表评论.这种由编辑、记者(或主持人而不是播音员)直接参与的对话,特别是在没有完整文字稿的情况下真实的对话,突破了谈话体评论“为说而写”的界限,增强了时效性和交流感,使对话更加真实、自然.
2.为“说话”打造更大的平台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新闻立台”成为广播媒体的追求,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逐渐把更多的精力和投入放在对新闻信息进行综合性深度加工的评论类节目上.如:200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进行了改版,将新闻评论部处于“二线”位置的评论员编辑与处于“一线”的评论类节目记者、主持人重新整合,推出了一档直播互动谈话节目《新闻观潮》.在这档节目中,主持人穿针引线,嘉宾直抒胸臆,网友、听众全方位参与,围绕新闻各抒己见,开辟了广播评论的新节目样式.
从目前我国广播节目的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新闻综合频率以及都市、交通、文艺、体育等频率,大量采用采编播合一的节目主持人进行不同领域、不同方式的即兴侃谈与直播评论.由于这类节目成本低,制作简单,且还原了人类语言交流的原生状态,因而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同时,邀请新闻人物、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直接参与谈话节目,并辅之以受众的参与及互动,已成为广为采用的广播评论节目样式.这种同样属于“以说为主”的评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他谈话类节目因即兴式、开放式带来的观点杂陈、权威性不足等缺憾,提升谈话的价值和谈话节目的价值.
三、广播节目主持人即时评论的探索与实践
2010年7月,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新闻综合广播对节目进行了全面改版和升级,并同兰州市电信局和甘肃省农牧厅联合打造了一档“聚焦‘三农’、服务‘三农’,记者报道,政策解读”的舆论监督类广播谈话节目《“12316”金色通道》.节目由电信局开通可免长话费的“12316”热线,在每周一至周五19:00~19:40播出.同时,利用甘肃省农牧厅的专家资源形成了自己的专家库,每期节目均安排专家上线进行答疑释惑.在每期节目播出时,主持人(也是该栏目的编辑、记者)都会首先确立一个谈话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先期的采访报道,然后进行选编后在节目中播放,主持人和专家在线进行交谈,由专家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解析政策.在直播过程中,主持人实时引入听众、听众手机短信和网络留言,通过听众、网友广泛参与,听众、主持人、政策专家互动交流,形成一种既有广播音响评论又有广播即时评论、灵活多样、吸引听众的新颖广播评论形式,体现了广播评论节目特有的即时性、贴近性、真实性和生动性,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1.从广度上打造节目
《“12316”金色通道》节目与广播评论类节目和谈话类节目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打进的听众对于节目的直接参与.这种参与和介入,使节目人际交流的特点更为显著,范围更为扩大,使节目的现场感与参与感大幅度增强.平时很难行使自己话语权的农民听众通过“12316”、手机短信、网络平台等方式直接参与评论话题和反映问题,媒介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满足了听众的话语权,使评论性节目真正成为“群众喉舌”,使群众的话语权得以在大众传媒上实现.打进的听众和网友带来的问题既可以是当天节目的主题,也可以是听众关心的其他社会问题和
节目方面论文例文,与如何做好广播主持人评节目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