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当前国内大学排名现状探析相关毕业设计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高等教育类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关于当前国内大学排名现状探析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高等教育及大学排名及大学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高等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作为大学评价的一种显性表达方式,大学排名引起了学生、家长、大学、企业、政府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前大学排名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指标体系的设计、排名方法的使用及结果的可信度等方面都存在着争议,因此,应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大学排名中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发挥大学排名的积极作用.
[关 键 词]大学排名;排名方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7—0121—02
作为民众认识大学和了解大学的重要途径,大学排名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高等学校信息与社会需求之间严重不对称的缺陷.大学排名在满足社会各界需求的同时,也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和议论,人们纷纷对大学排名的信度和效度提出质疑.尽管大学排名存在着诸多不足,“然而,人们又都在使用它们,因为如果使用得当,对消费者、决策者以及跟国内外同行作比较的学术机构而言,它们还是具有一定的价值.”〔1〕因此,应明确当前大学排名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大学排名的积极作用.
一、当前国内大学排名现状简述
大学排名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自美国1983年在《美国新闻周刊与世界报道》杂志率先推行全美大学排名以来,大学排名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球蔓延,目前,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大学排名榜.如德国1999年开始推行的CHE大学排名,上海交通大学2003年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2004年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等,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大学排名作为大学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能够直观地将大学水平和地位呈现在民众面前.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高校数量增加与办学质量之间的矛盾加剧,对大学质量的评价和关注越来越多.以此为背景,各种大学排名方式应运而生,受到中国高等教育界以致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自1987年《科技日报》刊载了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所对国内87所重点大学的排名后,对我国大学排行的研究开始兴起.此后20年间,先后由20家机构发布了近百个大学排行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于90年代中后期开发的“中国大学评价年度排行”,网大(中国)有限公司1999年开发的年度“中国大学排行榜”,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对研究生院进行的单项与综合排行,中国校友会2003年开发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青年报社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于2004年联合开发的中国高校“竞争力评价”排行,上海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2003年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大学排名作为对高校水平和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评价方式,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严谨的科研态度、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准确的数据和科学的排名方法,以及对各个高校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细致的综合考察.而目前我国的大学排名中存在诸多问题,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数据来源途径少、排名的合理性和权威性颇受质疑.通过对目前大学排名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排名的数字化倾向
综合的数字化排名拥有巨大的市场.一项对国内高校462名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仅有39.6%的学生参考了大学排名的相关结果,因为大学排名对他们选择高校和专业方面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关注大学排名的学生却大有人在,有74%的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网络以及大学排名出版物等途径了解大学排名结果.高校领导也十分关注大学排名,李文兵(2009)曾这样描述道,“高校管理人员是很关注高校排行结果的,对于排行的结果,存在着各取所需的现象,特别对于一般院校而言.如果某排行结果有利于自己的高校,该高校就会在各种场合大肆宣传,而对不利于自己高校的排行结果,则会漠然处之,或责备排名的不合理之处.”〔2〕
对于高校管理者和学生而言,他们关注的焦点是高校在排名结果中的位次,而对于排名的指标体系、排名方法、数据的真实性以及是否符合高校发展实际,则很少有人关心.可以说正是因为公众的普遍关注,才促使大学排名日益兴起.由于公众有这样的一种普遍心理,大学排名机构可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排名的结果上,将排名的结果数字化,而很少关注排名的真正目的,即确保并且促进大学教育与科研的发展,以此提高质量和竞争力.
(二)指标设计的缺陷
现有大学排名的指标设计都倾向于大学的科研成绩,而轻视了教学质量.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阿特巴赫(PhilipG.Altbach)指出,“实际上,没有广泛接受的测量教学质量的方法,评价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是一个远未得到探讨的领域.”科研第一的大学排名方式无疑加强了当前大学趋同的倾向,使得本应适应社会不同需求、具有不同发展特色的院校均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定位靠拢,大学之间被纵向分为各种等级,而在横向上办学特色之间的差别则被掩盖和忽略.目前的排名方式简单地将不同类型的指标加权,然后相加得出大学的整体得分,并根据分数高低决定名次的前后,这样的排名减少了原设计指标的效度,扭曲了指标原来设定的目的与评价结果之间的关系.重科研,轻教学的指标设计对理工科占优势的大学是有利的,对人文社会科学占优势的大学却极为不利,因为,在科研方面,理工科往往高于人文社会科学.
大学排名的指标偏重于过去的成绩,预测未来的功能有限.特别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测评,许多毕业生要在毕业多年后方能取得应有的成就,所以很难用学生在校时的各种表现来说明大学教学质量的区别.(三)排名方法的局限
大学排名在方法上存在着局限.无论其指标选择和权重分配如何,但方法上都存在着局限.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好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长期积累、发展的结果.大学评价的相关指标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大学的水平,依然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的许多排名方式,由于发布排名的机构在评价高校指标上的调整和权重分配上的变化,每年公布的结果总有一些大学的名次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方法的局限是目前各种排名所共有的.因为目前的排名方式,都是通过各项指标在时间截面上静态特征的比较来确定,从而得出大学办学质量的具体位次.但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当年某一时间节点上的指标状况只能部分反映大学质量和水平,而不能反映整体水平.某项指标在某一年统计时的变化并不能代表学校整体水平的变化,至少不能反映立竿见影的变化.用某一年各项指标的数值来衡量大学的水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四)排名目的的商业性
尽管排名的初衷是为了激励大学之间的竞争,从而提升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排名都具有功利性、商业性.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大学排名机构大多是民间组织,他们很难得到国家财政
高等教育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当前国内大学排名现状探析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