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类论文范文集,与《大公报》的新闻专业主义相关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大公报类论文范文,关于《大公报》的新闻专业主义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公报及社会责任及新闻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公报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并且能够满足救亡建国的需要.他说“确立新闻传播为报纸的首要功能这一点也使其与传统的文人论政”区分开来.与传统的“文人论政”更倾向于评论以造成舆论之势不同的主张则是,他更加强调报纸的实用性和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纸功能.除此,他也同样看重新闻通讯.在任孙中山秘书时,他从南京拍给《民立报》的有关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电报稿就是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条新闻专电.并且在后来逢遇重大新闻事件或者突发事件时,《大公报》都会派遣专业的记者前去进行采访和报道.
第二,对新闻评论方面建树颇深.他不畏权势,以敢骂敢言而著称.所发表的时事评论性文章一直都是不留任何情面的对时事和政治人物进行犀利批评.其中著名的就是他脍炙人口的“三骂”.尤其是在“四一二”之后,他不断发表有颇具胆识的评论文章,批评蒋介石政府滥杀无辜、迫害青年,咒骂专制政府的腐朽和无能,为此《大公报》和张季鸾本人都受到广大读者的赞扬.而在“九·一八”事件之后他又向国民党提议要联俄联共,从而能够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在其后发表了著名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在割麦子》等数篇在当时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文章,为时事建言献策,为中国民族革命摇旗呐喊.
第三,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新闻人才促进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化.新闻专业主义有赖于新闻的职业化,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无疑为新闻专业主义发展注入专业的强心剂.《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的倾向还体现在其职业报人的理念和对人才的培养和锻炼上.在传统意识里,新闻从业者并不被人们所看好,最初的新闻从业者只是一些东奔西走、道听途说的“包打听”.社会地位不如教授、医生、律师等.到了20世纪,新闻报刊和新闻事业得到了发展,报人开始思考记者的职业理念和要求,而《大公报》在这一点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王芸生曾在发表在《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中说到:“我作为一份民间报纸的发言人,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才有独立的发言权,才有资格说真话,才能对国民党嬉笑怒骂”.可见,在他看来,记者要保持独立客观的立场.
胡政之曾对范长江说:“做新闻记者做报人,最重要是一个‘诚’字”.他还说“新闻记者要站在时代的前面,敏于度察时势,抢先报道,要像猎犬一样嗅觉敏锐,行动迅速,要有终于事业的献身精神”.
《大公报》的这些主持者对记者的要求体现了职业报人理念,报业是一个专门的行业,有其自己的规范和操守,记者无论写报道,还是发言论,都不能夹带私利和个人情绪.《大公报》对记者的严格要求,培养了一大批名记者名编辑.也正是《大公报》有强烈的记者职业意识,对本报记者严格要求,保持独立的立场,才培养出一批杰出的报人和记者,赢得社会和读者的尊重.
本文来自: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603793.html
综上所述,在人民遭受劫难、社会动荡、国难当头之际,《大公报》秉承“忘己”“无私”的宗旨,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主张,秉承客观、独立、公允、服务等报业精神,宣扬和践行着新闻专业主义,在民族危亡时敢于挺身而出,敢于针砭时弊,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局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给我们今天的新闻事业和新闻人留下很多启迪.□
参考文献
①《本社同人之志趣》(天津大公报社评,1926年9月1日)《中国新闻史文集》
②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出版社,2002
③《上层知识分子的责任》[N].《大公报》,1940-05-10
④王芝琛:《大公报史略》[A].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⑤张季鸾:《无我和私我》[M].天津大公报,1947
⑥《大公报历史人物》,香港大公报社,2002:64
(作者: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大公报类论文范文集,与《大公报》的新闻专业主义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