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类有关论文范文集,与记录深圳:一座城市的心灵史相关论文查重
本论文是一篇城市类有关论文查重,关于记录深圳:一座城市的心灵史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城市及摄影师及市场经济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城市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65306;那是人作为一种生命的幸福感.比方说,人为什么要看球啊?看球就是为了体会那种幸福的状态.还有酒吧,演出场所,也能体验到人回到自我的状态.后来的深圳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理性,人口和空间的比例关系也高度饱和.原来那种来自欲望的冲动劲儿减弱了.1980年刚成立特区的时候,发展浪潮一波赶过一波.80年代末有一段沉寂,大家都悬着心,这城市还能发展吗?直到邓小平南巡,深圳又开始大发展,一直持续了将近10年.2000年之后深圳人口接近饱和;高楼林立不亚于北京上海;立交桥和地下通道建设都已很完备;政府的接待方式也日趋规矩等深圳的特色在慢慢退化.
你拍深圳,从改革开放的历史去看意义重大,从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去看,它的意义更大.持续30年没有战争和动乱.老百姓休养生息,一心一意谋经济,这种情况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并不多见,而恰好我们赶上了.深圳打开了一个窗口,所有人都冲进来,多么特殊的一个事啊!
余海波:在这个历史时期,国家打开了一个出口,让原始的欲望涌入这座城市.同时,在深圳河那边的香港又将西方的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带入了这座城市.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都在那一刻出现了.
李树峰:这是从大陆来的一个充满欲望的潮与从海上来的蓝色文明的潮,在深圳碰撞了,点燃了火花.所以你的记录很有价值.就目前来看,你跟张新民两人就像孪生兄弟一样,他是从农村包围城市,你是从城市内部向外扩展.你们两个人的作品结合就能更完整地看清楚深圳.
余海波:是的.深圳这座奇妙的城市里既有东方古国的传统,又有海上来的蓝色文明,是一个多元文化汇聚的城市.我就要拍人在这座城市所呈现出的内容和人文形态—移民们在这里的冲动.当他们来到这里,他们已经不知道要做什么,要追求什么了.难道只是金钱吗?其实钱并不能给他们全部,但他们必须这样做,打着一个所谓求生存的口号拼命挣钱.实际上他们的欲望是无限制的,自己已经无法控制了.
李树峰:他会在从老家带来的欲望之上产生新的欲望.
余海波:我曾经住过一栋七层宿舍楼,那栋楼里住着一百多户做采编工作的家庭.十几年过去了,如今这一百多户家庭多数散了.他们大都是在内地结婚以后来到深圳,生活了十几年以后,所有人的状况都变了,没有分的只是非常少的几户人家.财富变了,生存空间变了,生活方式变了,人的感情也在变.
李树峰:原来他们能够生活在一起,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缓慢的固定化的生活方式.在那种状态下,他们的思想也是比较平静的.遇到新的机会后,各自的能量都发挥出来了,走的方向可能是完全相反的,他们就没法在一起生活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现实基础.再一个,就是人性中的善良与丑恶,乐于助人与漠不关心等很多不同,在新的环境下会激发出来,两个人走着走着发现,对方越来越陌生,跟自己不合适了.余海波:这就是环境的改变使得各种因素激发出人很多别的需求和判断.
“摄影师的观看是有一定的信息完整性、有逻辑的视觉句式,而不只是两句支离破碎的语句.”
李树峰:有一段时间,深圳对全国落后地区有一个思想和价值观念上的辐射.很多人想了解外面的世界怎么样,就到深圳看一看.全国县、乡、村级干部,都在上级领导带领下,成群结队去深圳学经验.那时叫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把本职工作做好.深圳这种开发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一个渔村,经过几十年发展变成了都市,真让人惊诧.深圳的发展为中国其他地方提供了样本.
余海波:的确如此,现在中国各省的一线二线城市,基本上都像是2000年后的深圳.其实在这个时代,摄影已经没什么技术含量了.它就像一支笔,你每天用它记录,像写日记一样.即使没学过一天摄影,你拿到照相机就可以去拍.当摄影所有的技术含量都被高科技取代的时候,我们什么东西都可以拍,我们是在用观看社会、观看人生的态度彼此进行拍摄和情感交流.
李树峰:这就是摄影文化.
余海波:我们可以通过影像创造一种呈现方式,用来传达我们的态度.我在大学的时候虽然学摄影专业,但获益最大的并不是摄影本身,而是哲学和其他门类的艺术带给我的灵感和积累,这些东西其实更重要.每个人从降生到进入社会,就决定了你的命运是在那个特定的时空段,这一点是无法超越的.从学校毕业后,在那个时候的中国,你会不由自主地来到深圳,这里是那个时代的前沿阵地.实际上当年一个人冲到深圳,你随时可能会中弹被击倒.
李树峰:深圳的老板站起来,倒下去,一批批的,竞争惨烈,这还都是表面的,其实有很多人是病死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累死了.他们离开了自己坚守的家园,找不到新的方向,内心失去了支撑,垮了.很多人来到深圳后认为这里就是一个非常自由的空间,可以随便干什么.人们都想要自由,但当自由来临的时候,是很令人恐惧的.
余海波:给你的自由空间越大,面临的危险和恐惧越大.坚持下来的人都有自己坚守的一个点,那个点就是你的信念.我是靠摄影坚守下来的.当然,摄影也是要有感觉的.只有真正喜欢摄影的人,才能坚持到最后.
李树峰:搞摄影不看时间长短,就看感觉和悟性,看有没有天然的视觉思维.有很多文化水平高的人,拍出来的东西既规矩又死板;很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却能拍出那种强烈的视觉感、镜头感和现场感.
苏珊·桑塔格把通过摄影扩展了的视域和摄影中常常使用、超越了日常观看的方式称为“摄影式观看”.我们生活中的日常事物在普通人和摄影师看来是有区别的.摄影师的观看首先是眼睛,由眼睛延伸至镜头,通过焦距、景深的转换,把看到的东西呈现出来.这种观看突破了人类视觉思维的框范.
余海波:摄影师的观看是有一定的信息完整性、有逻辑的视觉句式,而不只是两句支离破碎的语句.
李树峰:拍摄中有一个聚焦过程.摄影师对聚焦点是有分析的,他不是无轻无重的扫描,他是把目力所及的东西都聚焦到这个点上.然后通过构图,把三维转化为二维,突出那个主词—句子的主语.拍这种镜头涉及到景深的控制,要考虑把聚焦点放在哪里.而且要把最具代表性和爆发力的瞬间抓住,咔嚓一下,把它从生活流里面切出来.这个是搞摄影的人必须具有的意识.摄影能让我们凝视一个东西,看得更清楚.哪怕它是琐碎的、不起眼的,只要严肃认真地去看,它的特质就会鲜活地呈现出来.这就是摄影式观看的一种.
摄影师带给我们特殊的观看.他们用庄严的观看,把特殊的人群、事件从日常生活中切出来,直击人心.然后办展览,出画册,这些照片就在社会上流传起来,这就带给社会一种新的观看.
摄影自诞生以来,在很多领域拓宽了人类的视界.摄影的力量来自于它的真实性,现场是什么就是什么.摄影师是选取了一个区域,但他没有把区域中心拿掉.所以人们相信摄影,因为照片的背后站了一个目击者—摄影师.摄影师以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来保证照片的真实性.
余海波:的确.摄影作品把人带到一个未知的世界之中,这不只是地理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时间的意义.对纪实摄影来说,必须是真实的.
李树峰:这涉及到价值判断.很多摄影师赞美生活,拍风景就要最光辉最漂亮的那一瞬间.那个瞬间对这个地域来说,是一个奇观,但它不是正常的状态.而搞地理的人知道这里的常态是什么,会介绍它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让你了解这个地方.学摄影的人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尤其是初学的摄影师,一开始就是赞美生活,看到花开得好,去拍一下,看到美景美人就多拍一点,这是不由自主的.拍着拍着就发现,老拍这个
城市类有关论文范文集,与记录深圳:一座城市的心灵史相关论文查重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