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与中国大陆传播学书籍出版与传播学相关论文下载
本论文是一篇传播学方面论文下载,关于中国大陆传播学书籍出版与传播学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传播学及新闻学及新闻传播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传播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核心作者的分析通过对传播学书籍作者的统计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当前学科发展的状况,反映作者与著作数量的关系,并从整体上勾勒出传播学研究队伍的科研能力,有助于了解我国传播学研究队伍的状况.
核心作者指的是出版作品数量多、影响力大的作者.在590部著作中,出去团体作者,按第一作者统计,共有448位作者,其中有一部分是多产作者.经统计,发表一部著作的共有408人,占作者总数的91%;发表两部著作的有10人,占作者总数的2%;发表三部著作的作者有15人,占作者总数的3%;发表四部及四部以上著作的作者有15人,占总数的3%.可以认定,发表作品在四部及四部以上的这15位作者为当前传播学研究队伍的主要力量,是本学科研究的核心作者群.
根据统计,拥有10本以上著作的作者有邵培仁(19本)和戴元光(18本),以下分别为:何道宽(6本),陈力丹(6本),李彬(5本),明安香(5本),郭镇之(4本),关世杰(4本),陈卫星(4本),展江(4本),殷晓蓉(4本),吴予敏(4本),张咏华(4本),卜卫(4本),段鹏(4本)(图1).
此外,以下作者对中国传播学研究也有较大的影响:张国良,杜骏飞,吴廷俊,居延安,朱增朴,陈崇山,黄鸣奋,尹韵公,张昆,孙宝寅,崔保国,匡文波,徐耀魁,刘京林,刘海龙,魏永征,段京肃,孙五三,孙旭培,袁军,胡钰,刘晓红,童之侠,胡春阳,刘燕南等.
可以看到,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队伍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出版著作达到二部以及两部以上的人数已经到了40位,这充分展现了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3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当然,从高产作者的性质来分析,绝大部分作者都居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而且人员仍然以来自新闻学居多,这与传播学自身的多学科交叉性质相违背.尽管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学者指出这一问题,直至今日还没有实质的改变.
四、结论与思考
30年来,中国大陆传播学的发展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16字方针的指导下,传播学坚持不断引介国外成果的同时,也非常注意自我创新.当然,国外特别是美国传播学研究在我国的影响还很大,译著在我国传播学界具有相当的话语权.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传播学研究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主流传播学存在一定的依附关系,另一方面也体现着我国传播学研究在理论积累以及成果创新方面还显薄弱.
中国大陆传播学原创著作中,很多是“概论”、“通论”,几乎千篇一律,重复劳动太多.此类著作很多只是为评定职称等一时之用,其理论贡献和社会效用很低.
近十余年来,一些原本研究不足的领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如“传播美学”、“健康传播”、“艺术传播”、“知识传播”、“经济传播”等领域依然没有得到重视.传播学学科内各个领域的均衡、全面发展依然需要进一步强调.许多在国外较为重视的传播研究领域如“宗教传播”,虽然在国内
传播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传播学是一门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兴的知识领域,而当前我国传播学研究队伍的知识背景却相对单一,以新闻学为主的研究队伍支撑整个传播学研究显得单薄、吃力.在传播学交叉研究的很多领域中,传播学所进行交叉的另一(或若干)学科在研究中所占比重和所需要的理论储备、深度要远远超过对传播学自身理论储备的需要.很多传播学交叉学科研究理论深度不够的原因也恰恰在于此.许多传播学研究者对其欲进行交叉研究的另一学科的理论功底不够,导致研究成果浅尝辄止,甚至机械呆板,意义不大.而由于一些交叉研究中其它学科占的比重大,又易于被划人到其它学科的研究中去,这显示出这些交叉地带在当前的研究程度与状况.在一些与理工、心理学相交叉研究领域,由于其理论、技术的繁杂和设备的贵重,更适合与相关其它学科的研究者合作.而如今的情况却是:跨学科合作既存在着途径、兴趣等问题,也存在学科体制上的限制等问题.交叉领域的研究者竟然不关注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这确实出现在传播学交叉研究之中.至今为止的大部分交叉学科研究都出自传播学研究者圈内,呈现出保守的特征.
研究者们要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借鉴其它学科的理论成果,形成多学科融合、交叉研究,同时吸引各学科学人进入到传播学这一领域,进一步壮大队伍,提高整体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参见陈世敏:《台湾传播学的书籍出版》,手稿.
[2]白崇远:《我国图书情报学专著状况研究与思考》,《泰安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
[3]童兵:《中国高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发展三十年理论回顾与展望》,《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4]《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要目》,浙江在线网http://cjr.省略/05cjr/system/2002/09/13/001285188.s
[5]王怡红,胡翼青主编:《中国传播学3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
[61张健康:《论中国大陆传播学的引进、发展与创新》,《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7]参见王怡红:《传播学研究30年历史阶段考察》,《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5期.
[8]参见王怡红:《传播学研究30年历史阶段考察》,《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5期.
[9]参见葛岩:《问题:跨学科对话、合作的可能途径》,《新闻大学》2008年第2期.
[10]周岩:《中国大陆传播学交叉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中国传媒报告》2010年第2期.
这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706140.html
传播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与中国大陆传播学书籍出版与传播学相关论文下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