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范文集,与关于幸福的哲学相关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毕业论文,关于关于幸福的哲学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哲学导论及小康社会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本文通过古今中外人们对幸福含义的诠释和理解,阐述了幸福与快感、快乐、满足之间的区别,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幸福进行分析,提出幸福与痛苦的辩证关系,探讨当今社会人们幸福感缺失的主要原因,并在哲学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和解决方法.
[关 键 词]幸福;痛苦;满足
本篇论文网址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707156.html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机械化的大生产已经基本上代替了人类繁重的手工劳动,在世界大部分地区,衣食已经不是一个困难,然而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的幸福感普遍降低.尤其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因物质的极大丰富而迅速提高.这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我们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幸福的涵义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社会化,人们已经开始关注精神品质的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关注和谐、幸福.那么幸福到底怎么理解呢?幸福又到底怎么获得呢?后现代人文学者们有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他们认为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是物品也不是文化,可以直观到视觉化、听觉化.幸福也是一种流动在任何一个生命里的能量,当你静下心来就可以被感知到,在繁杂的时代不是没有了幸福,而是人们丢弃了幸福.国内后现代心灵导师林仕锟曾经这样比喻过幸福:“幸福一直都在,如同道路一样,幸福不是终点站,幸福一直在路的两旁”!获得幸福的关键在于人们需要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然而我们认为,幸福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持久的满足感.这种满足固然离不开物质的支持,但是他的持久性仅靠物质是无法维持的.所以幸福是以物质为基础,精神上的追求达到满足的一种状态.它与普通的满足不同,更加注重持久性,比如,一个饥饿的人在饱餐一顿后会产生满足感,但是在他再次饥饿时,满足感会迅速消失.而幸福感则不会因为一时的条件变化而轻易的消失.同上我们可以推出,幸福与快感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快感来源于瞬间的刺激(包括精神上与肉体上的刺激),并依赖这种刺激的存在才能维持(例如吸毒者对毒品的依赖就是双重的).最后我们来看幸福与快乐的区别,在一定意义上说,快乐与幸福是相通的,一般来讲一个幸福的人会觉得很快乐,而一个经常快乐的人也会感到幸福,但是快乐并不等于幸福,快乐侧重于愉悦的心情,而幸福则侧重于心灵的满足.简单来说,快乐可以通过一事一人一物获得,而幸福则要复杂的多.
二、幸福与痛苦的辩证关系
幸福和痛苦是矛盾的两方面,一般认为痛苦是不会带来幸福的,它们是相互对立的,痛苦只会带来不幸.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联系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也就是说,痛苦可以转化为幸福,幸福也可能变成无尽的痛苦.在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不可能只有痛苦没有幸福,也不可能只有幸福没有痛苦.痛苦和幸福可以相互转化.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感到幸福的时候回忆挫折与痛苦,从而感觉幸福更加珍贵,在痛苦时,憧憬成功和喜悦,幻想幸福,从而减轻心里上的压力.这不简单是一种心理调节机制,其实也是幸福痛苦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表现之一.没有痛苦就无所谓幸福,没有幸福也就感觉不到痛苦.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和睦家庭突然有人遭遇意外(由幸福变痛苦),失散亲人团聚(由痛苦变幸福)等等,都是幸福痛苦相互转化的典型事例.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自考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55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那么,在现在物质生活比较充裕的情况下为什么大多数人感觉到痛苦比幸福要多的多呢?关键在于人们在物质中产生了心灵的迷失.没有办法达到一个心态稳定,持续感到满足的状态,所以幸福就缺失了.也就是说,心态使人们过多的把幸福转化为痛苦,而难以把痛苦转化为幸福.例如,本来幸福的夫妻,常会因为吵架而觉得痛苦,而不把吵架认为是另一种方式的幸福,往往只有在失去时才会发现吵架的幸福涵义,但同时又会将目光注意到失去上,从而继续感觉到痛苦.我们的心态在不停地感觉到不满,所以痛苦就接踵而来.
三、关于幸福的几点建议
第一、幸福离不开物质支持.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没有物质的支持,幸福状态很难达到.人必须要先满足生理需求才能进行意识活动,没有物质上的支持,心里的平和状态是很难达到的,正如一个饿肚子的人很难感到满足一样,幸福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但是对于每一个人而言,物质基础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要达到这一标准必须依靠个人辛勤的努力.
第二、幸福在于持久的心态平衡.幸福离不开物质,但是对物质的过分追求反而是不幸的源泉,正如有多少钱也买不来好睡眠一样,幸福的达成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条件.就是心态的平衡,古语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个感到幸福的人必须要拥有平衡的心态.当今社会人人爱比较,比好了,就觉得幸福,比差了,就觉得痛苦.这种比较而来的“幸福”只能说是一种快乐或者满足,它缺乏持久性,并且对外在的依赖程度极高.幸福是不能依赖别人的,是自己的内心的满足.即使有人觉得看到别人幸福自己也就感到幸福了,这种幸福也是对外在依赖极高的,它的另一面就是别人痛苦,自己就痛苦.只有持久的心态平衡,才能获得较长感受的幸福.
第三、幸福依赖于知足.如果说物质基础是前提,心态平衡是条件,那么知足就是关键.不知满足的心态是永远不可能得到幸福的,正如我们前文讲到的幸福的定义,幸福是需要满足的.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幸福就是一满杯的水,物质条件就是杯子的材质,心态平衡就是杯子的做工,满足程度就是杯子的容量.如果杯子的材质不对,水就不能保存(例如杯子是沙子做的),如果杯子的做工不好(例如杯底有个小洞),水就会不断漏掉,如果杯子的容量是无限的,那么水就永远不可能注满.所以,不知满足的内心是难以达到幸福的状态的.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幸福就是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相反,知道满足再努力,就会在幸福的路上走的更远,不会常常感到疲惫与不安.同时会将遇到į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范文集
[参考文献]
[1]王树人.《道家的视野、境界与情怀》[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5)
[2]刘亚甜.《浅谈国民幸福感与国民心态》[J]传承2011(24)
[3]孙正津.《哲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4]程学武.《幸福和什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论文范文集,与关于幸福的哲学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