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西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宁浩的检讨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东西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宁浩的检讨书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东西及电影及文学性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东西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宁浩拍了6部电影,《疯狂的石头》仿佛是砸进死水一潭的中国电影里的一块石头,掀起了一阵波澜.之后,有不少电影投资方到处寻找《疯狂的石头》这样的剧本,希望能重演一次石破天惊.但是投资方的愿望落空了,倒是另一部磨磨唧唧的《失恋33天》在票房飘红.市场就是这么残酷,小聪明总是会被捉弄的.当然,可以预测,一年后电影院里上映的可能是类似《失恋33天》那样无聊的电影.
《黄金大劫案》是宁浩拍的最新的一部电影,还是他擅长的描写小人物命运的故事,只是这次他把小人物的命运线拉长了.就在他为这个叫小东北的小人物做后期制作期间,有一天,他睁开眼睛,突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当他顺着小东北的命运线走出来,走进自己的命运线,才忽然发现,原来过去自己把电影拍错了.
三联生活周刊:如果《黄金大劫案》故事到小东北他爹死作为结尾,效果可能会更好,后面感觉是给电影局拍的.
宁浩:其实不是.我今天早上才反思明白,有些地方错了,做得不对,是剧作上的问题.我一直在寻找剧作和工作方式的问题错在哪儿.我发现从《疯狂的石头》往后就没一个拍对的.《疯狂的石头》的创作是我在所谓出名前的一个创作.《疯狂的石头》、《绿草地》、《香火》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三个东西,这三个东西是用一种方式干出来的.今天我再来回顾我拍的所有6部电影,如果说做作品性的分析,我觉得《香火》最好,第二是《疯狂的石头》,第三是《绿草地》,到后面3部一塌糊涂.我个人觉得其实是有问题的.
三联生活周刊:问题在哪儿?
宁浩:我个人是有问题的,我走了6年的弯路.我这6年从创作上说,唯结果论可能大于了我的创作初衷.很多项目的出发点都是针对市场,很多出发点源于某些分析,或者对电影产业的思考而得来的一些动力和结果.从这种出发点来创作电影,往往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这说明你已经意识到电影市场的一些游戏规则了?
宁浩:不是.我不是意识到它的游戏规则,我们的规则一直都是乱七八糟,很混乱,中国的不能叫做游戏规则.
三联生活周刊:但是你至少意识到了市场是什么概念了.
宁浩:从今天看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你昨天问我,我还不会承认.就在今天早上我突然想明白了这件事情.首先是我自己的问题,我说的是根源问题,至于你说的那个结局的问题,那还是个创作方式的问题.如果它是哪里错了,我也找得到它的病因.如果今天重新写这个剧本,不会再是这个样子.这个剧本应该提前合并,不是不应该有那个高潮戏,而是应该让那部分往前去,让它在前面发生,这个结构写拧巴了.就是说,目前展现的这个结构不大标准.
三联生活周刊:如果不讲黄金的最终下落和结果,那么小东北和他爸爸的形象和性格就特别鲜活,把中国人的劣根性写得很到位.
宁浩:我今天想,完全有可能把它写得更好,这是一个节奏和铺排的问题.可能因为我执迷于想说太多东西,这里面纠结着多种情感因素.我一直寻求一种突破的方式,希望能够转变.对于求变的方式,我当时认为变换一种电影的节奏模式就可以,改变以往那种沉迷于情节剧的模式,应该以人物等等作为出发点,所以我就过分强调了人物剧的元素.因为强调了人物剧的成长元素,这部电影的后半截是一个快速的人物成长,从父亲死到结束,其实这本身可以独立支撑一部电影,一部复仇片之类的电影.而前半部分呈现那种欢乐的场面和状态又是基于对市场的考虑,是我惯用的那种伎俩――就是想着“逗一乐子,逗一贫呗”,其实是从我以前的电影里拿东西.所以这部电影就表现出一种分裂的样貌.
三联生活周刊:在创作剧本的时候是不是先想到这样的结局?
宁浩:说白了还是个剧作能力问题,不是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是没说好.现在总是要跟好莱坞看齐,咱们国家的剧作能力要跟好莱坞比的话,连30年代都比不上.我们对于剧作的了解和对故事的学习和把握,也就是从100年前才开始,中间还瞎折腾了,没有干这事,然后这两年才刚提起来.人家西方人已经研究了3000多年了,从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这“三斯”开始,从经典的剧场、悲喜剧开始研究到现在有3000多年的积淀,这事我们不服输是不行的,我们到现在的戏剧能力停留在章回体小说上,但章回体也不断地被批判,被当做一个靶子不断被打,唯一具有宏观框架感觉的东西其实是《红楼梦》.但它作为一个反面的靶子又被批判了很多年.
我认为我们对于单本戏剧的把握能力一直处在一个亚文化的状态,比如《西厢记》,它只是一个戏曲,被放在边缘角度而不被当做正经的文学巨著来研究,我们不把它扶正,而是把诗歌扶正.我们会说伟大的诗人李白,而不会说伟大的剧作《西厢记》.我们是这样的国家,我们的文化基础是这样的.到现在我们已经走入现代社会这么多年,电影从一个舶来文化开始被我们强化,显得我们创作者集体疲软.
我们今天特指的这种电影,实际上是指故事片.而故事片继承的是戏剧,因为电影这种传播方式更方便;而戏剧取代的是小说,因为它降低了对故事吸收、理解能力的门槛.所以电影今天取代的就是小说.这就是为什么作家都转做编剧,包括美国作家都将影视剧作为推广作品最大的平台.就像影像可以取代文字一样的道理,我认为电影产生的真正意义不是说这门艺术怎么样,而是它建立了一种新的语言――影像语言系统,而这个影像系统在未来可以取代文字成为主流.但是我们今天强调它的故事性和文学性,我们是被文字掌控了,我们的文化和艺术上千年来都是搞文字的人控制,他们会拼命强化,艺术也被文字绑架.文字艺术是诗歌、书法等所以到现在书法还是代表着官样文化,它与仕途、文人当官都有很大的关系,这是权力与艺术结合产生的结果.所以文字的价值被大大抬高,而忽略了故事.而故事跟文字没有关系,故事与哲学、科学甚至跟认识论关系很近,它往往就是翻译哲学、宗教,它并不是抒情的.我认为我们在这个方面的能力差了,输过了我们的祖先,春秋时期的作品都是小故事,《庄子》、《论语》都是用一些小故事来说明一些道理,但是到后来过分强调“独尊儒术”、理学当道、八股取士,导致了这种“唯文字”僵化的这种现象,导致了我们现在艺术的凋敝.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个问题的?
宁浩:30岁之后才开始思考这些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对你拍电影有什么影响?
宁浩:影响就是我对拍电影这件事更加敬畏.我觉得那个真理对我来说是那么遥远,不仅是离我遥远,离我们整个民族都很遥远,它离我们的文化土壤有一定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你要能够把你的这种技能学习和表达出来,其实是任重道远,非常困难,所以你只能努力做好小事吧.
三联生活周刊:当初是怎么创作《疯狂的石头》的?
宁浩:那是一个很本真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唯结果论”出发的东西.我没有任何的目的性,也没有任何的希望――上映还是不上映.所以它很纯粹,创作性更强,目的性很弱.从人物的塑造上来说,那都是比较本真的塑造,那些人物都是我最了解&
关于东西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宁浩的检讨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