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方面有关论文范例,与就业面临的问题其应略相关发表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服务业方面有关发表论文,关于就业面临的问题其应略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服务业及大学生及就业难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服务业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就业乃民生之本.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再就业人员就业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就业人口不断增加,解决就业问题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如何实施积极的就业战略,完善就业公共政策,借鉴发达国家和省份促进就业的先进经验,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紧迫任务.
关 键 词:就业;公共政策;发达国家
中图分类号:C9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2)04-0046-04
收稿日期:2012-02-20
作者简介:高静(1963―),女,吉林长春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学、公共管理.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特别是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十二五”纲要将促进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充分表明当前就业形势之严峻,也说明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近年来大学生等就业群体的就业状况与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大学生等就业群体的就业状况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自2001年以来,就业方面的供需矛盾开始显现.2002-2006年,每年都有几十万人难以就业;2007年,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就业优势不够明显;2008-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虽然新增的就业岗位有所突破,但仍然不能满足下岗职工、本科生、中专生的就业需求.
就大学毕业生而言,2005-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338万、413万、495万、559万、610万、630万,2011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43万.其中,未就业人数分别为93万、116万、144万、100万、60余万.在高校毕业生逐年增长的情况下,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⒈供需矛盾与就业市场出现的怪现象.从国家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数字看,我国大学生呈现“两高一低”现象,即毕业人数高,待就业人数高,就业率低.大学生就业难表现在: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对用人单位的薪酬待遇难以满足,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此外,就业市场出现的两种现象也令人关注:一是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二是大学生“找工作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并存.事实上,这些现象反映的是就业结构供需矛盾问题.一方面,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没有做市场调查就按所谓热门专业招生,结果高校之间专业趋同情况严重,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高校由专科升为本科,由学院升为大学后,很难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毕业生走出校门后方知空有书本知识,完全没有实际本领.同时,学生家长的观念也影响了学生就业,在家长看来,孩子读了大学,如果再去做蓝领,从心理上接受不了,也担心被人笑话.基于以上原因,使得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遇到的难题越来越多,最后只能选择待业.
2.就业歧视问题比较严重.在我国,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一直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人们对就业的理解与关注只是创造了多少就业岗位.而事实上,就业涉及很多问题,如行业、产业、劳动生产率、工资及产业结构等.同时,就业还涉及公平与公正问题,如就业过程中的各种歧视.所谓“就业歧视”,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国际劳工组织《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该公约对“就业歧视”作了明确界定:“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原因,具有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作用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视为歧视.”在我国,就业歧视五花八门,除了国际公约列举的之外,还有年龄、户籍、学历、籍贯、相貌、身高、姓氏、属相、地域以及星座歧视等等.
本文url 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720259.html
2005年12月,中央电视台对就业歧视做过网上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求职者有过被歧视的经历.在我国,关于就业歧视的案例较多.如2003年,浙江大学应届毕业生周一超参加嘉兴市秀洲区公务员考试,因在体检时被查出乙肝“小三阳”未被录用,他一时情绪失控,杀死了在场的区劳动人事局一名工作人员,刺伤一人,他本人被法院判处死刑.其为身体健康歧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2004年,某地水电工程局的10名女工集体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因为该水电局规定,合同制个人无配偶的方可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言外之意,已婚者不能签订劳动合同.为保留这份工作,已婚女工只好集体诉讼离婚.另据题为“讨工作还得看星座,靠谱么?”一文载:2011年11月22日,武汉
服务业方面有关论文范例
此外,据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国考近万岗位存在就业歧视.包括政治面貌歧视、社会身份歧视和性别歧视等.例如:要求报考人员须为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的职位,占总职位数的19.1%.性别歧视也比较严重,占总职位数的15.6%.再次是社会身份歧视,占11.5%.在社会身份歧视中,最为严重的是户籍歧视和地域歧视,占85%.此外,身体特征歧视占到0.4%.[2]
⒊就业率统计不科学.在我国,“高校就业率统计,只是毕业生和相关单位签订个就业协议之后,高校上收申报,就完事了.而在国外,譬如美国,就业率统计要对毕业生跟踪3年,内容包括在业时间、工资水平等.”“在国外,就业率的统计是由相对独立的机构做出,譬如加拿大,就是由国家统计局及一些民间专业调查机构;而我国却是由高校自行统计,再上报给教育部门,也就是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3]由此看来,就业率统计不能做到客观中立,不仅会影响高校的专业设置,而且会加大就业难度和压力.因为由高校自身做的统计有可能是签约率而不是就业率,事实上签约率与就业率有很大的差别,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因不满意工资待遇或工作地点而违约的现象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果把签约率等同于就业率,就会掩盖我们面临的就业难题.
二、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一)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不断增加.目前,农村还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人数将会有增无减.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每年的就业形势都日趋严峻.而现实是劳动力供给量大,但可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有限.因此,用人单位的选择余地明显加大,而求职者却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
(二)经济体制转型及地方保护主义所致
众所周知,我国不仅是人口大国,而且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重大.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增长惊人,而我国各用人单位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相对有限.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为增加企业效益,私有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或通过减少员工数量,或通过降低人力资本等方式实现上述目标.因此,用人单位完全不用担心招不到人,就业难也就在所难免.此外,地方保护主义也导致了一部分求职者难以就业.有的地方政府为了降低本地失业率,保护地方利益,往往擅自制订自我保护性政策和措施.如广州市人事局于2003年底发布通知,要求优先解决本地生源的高校毕业生.这种优先就业政策实际上就是变相的就业歧视政策.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公然违背国家政策,干预本辖区内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优先录用本地人.因此,“户口”成了地方保护主义的挡箭牌,户籍歧视也就将许多劳动者拒之门外.
(三)法律制度的缺失及救济程序的缺乏
据2011年11月20日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公布的《2011年公务员招考中的就业歧视调查报告》显示,在近万个岗位中,健康和年龄两种类型的歧视比
服务业方面有关论文范例,与就业面临的问题其应略相关发表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