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关于政治学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当代西方政治学的方法转变相关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政治学方面论文摘要,关于当代西方政治学的方法转变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政治学及经济学及政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政治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行为主义学派承认,“历史过程本身并不存在某种唯一的、最优的结局.历史发展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可能性.”能否找到绝对正确的逻辑框架去预测政治活动的结果并不重要(也不可能).重要的是讲究科学的行动策略,亲身体验和亲自从事政治活动,发现问题和矛盾,拿出解决方案,在个体的政治参与中把握政治运作的特点和规律.这种方法从微观的实践活动出发,重点考察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生成性地理解宏观政治行为,力求揭示出政治活动的内在机制.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的产生及其向经济学的渗透,理性选择主义和新制度主义更多地采用科学实验手段,利用经济学工具研究人的政治行为.其中,理性选择学派主要“讨论利益各异的行为主体如何达成集体决策”:新制度学派除了认为“任何组织制度都产生于人们的政治互动行为”,更多地则关注“组织制度一经产生,反过来决定组织机构内部的”“人和团体的行为”.

传统政治学“用静止、孤立和片面的观点”和形式化的理论构架形而上学地分析社会政治问题.无论是以抽象概念为起点的严密演绎,还是以文献数据为基础的精细演算,都是试图用静态的、绝对的和刚性的逻辑框架展现千变万化的现实政治活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从联系的角度,从“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的角度考察社会政治活动.马克思指出,认识社会历史,不仅不能按照观念上的“纯逻辑的次序”来构筑体系,甚至也不能“按照它们在历史上起作用的先后顺序来排列”,或者用“结构严密”、“逻辑连贯”的科学“公理”来精确再现,而应该按照它们在现实社会结构中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因为,“历史是不能靠公式来创造的.”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的自觉创造过程的统一.理论的真理性问题,不是事先找到一个绝对正确答案的纯粹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关键是以科学的态度采取实际行动,改变世界.须知,“现实并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是眼前进行着的历史运动的表现.“行动,实践――按其本质,是对现实的冲破,是对现实的改变.”“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方法论蕴涵着辩证法要义:第一,它是发展的方法论.它与时俱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奉行真理标准与实践标准的统一,理论探索者与实践活动家的结合.它以探求社会政治规律为目标,以改造世界、解决社会现实政治问题为目的.第二,它是联系的方法论.它研究政治个体(包括个人和团体)的行为作用(来自权力方面、权利方面、权力同权利方面的竞争与合作所形成的对立统一),通过考察个体与社会(制度)的互动往来,把握社会历史、社会政治的质变过程.

当代西方政治学中的后行为主义学派提出“关联与行动”的口号,理性选择学派、新制度学派主张差异经济个体在互动中实现集体决策和社会组织模式规范个体行为的观点.这些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坚持的理论联系实际、改造现实世界的理念.认为的利益差别的个体(生产力)在经济交往(分工与合作)中构成社会经济制度(结构),并且反过来支配个体活动的观点,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分析结果间接得到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支持

当代西方政治学动态地考察社会实际政治过程所达成的共识,并不能掩盖它具体的揭示过程的动力机制所存有的分歧.个体政治行为的倾向(态度)与现实的政治结构(制度),到底哪个更适合作为讨论的开端,围绕这个基础性问题,当代西方政治学分成了两派不同见解.理性选择学派倾向于从个体行为带有自利倾向的“经济人”假设展开讨论,强调政治的宏观运作形态由微观社会基础决定:新制度学派更倾向于从现实政治制度引出分析,强调人的行为由规则驱动.要理解微观个人行为,就必须研究宏观制度结构、组织模式、文化形态和社会范式.这样一来,态度与制度的关系似乎成了悖论.实际上,政治态度不是简单给定的.它是人在一生当中面对政治结构作出的反应.政治制度是那些持有一定政治态度的人,在政治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创造的.


政治学学术论文撰写格式
播放:30074次 评论:6967人

尽管存在争议,但从总体趋势看,两派观点正在走向融合(许多学者一直把理性选择学派归人新制度主义思潮当中),承认悖论(矛盾)是理解现实的正常方式.以新制度学派为例.它并不否认个体(包括个人和团体)之间的政治互动行为是推动社会运转和制度形成的一个动因.它只是强调,“在社会的政治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人们一般的政治行为,而是制度性的政治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影响日深的历史制度主义学派,试图更好地协调制度与个人行为之间的矛盾关系:既承认个体行为因素(尤其是能够产生某种政治结果的因素)在制度建立和制度演化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基础作用,又强调制度因素以非对称的权力形式在制度运作过程中所发挥的支配作用.就是说,两个学派的理论起始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个体的政治实践活动,只不过是观察个体行为动机的视角不同.理性选择理论的优势在于.在制度性约束力较弱的公共选择领域,经济学应用工具可以更好地派上用场;新制度理论的优势在于,在关乎组织模式和制度结构的领域,制度因素作为主导参量,有助于直接把握问题的关键.其实,为了克服片面性,两个学派的理论都在自身内部不断强化对方的观点,以保持当代西方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平衡.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融通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科学理解:第一,社会的运动和发展,既不是外力推动的结果,也不存在实体性的、终极意义的动力源.社会内部要素的交互作用,亦即社会个体之间既分工又协作的生产实践活动,才是社会演进的真正动因.第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互动,是把握社会内部要素交互作用的钥匙,因而被称作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一方面,个体通过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交往活动创造社会.具有工作能力和利益差别的劳动者(力),在生产斗争和生产协作中形成具有全新的质的合力――总体生产力.在此基础上,“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作为个体相互作用的创造物,又制约和规定着个体的活动.既定的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及其载体(个体,亦即主体).这突出地表现为社会存在对人的肉体、意识
的决定和再生产.“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

当代西方政治学理论关于社会政治过程的基本描述,实际上从不同侧面变相地承认和运用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和分析方法.只ą

1 2 3

关于政治学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当代西方政治学的方法转变相关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资料:

初中政治小论文网

国际政治论文

初中生政治小论文

高中政治论文格式

政治社会学论文

政治获奖论文

政治思想工作论文

八年级政治论文

最新政治论文

初中政治论文800字

当代西方政治学的方法转变(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