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型社会论文范文集,与“两型社会”的文化探微相关毕业论文致谢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两型社会毕业论文致谢,关于“两型社会”的文化探微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两型社会及科学发展观及参考文献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两型社会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通,而且同为一体.程颐说:“人与天地一物也.”“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在张载看来,人与万事万物皆为天地所生,两者同为一体,人”之“生生”与“天”之“生生”在“同性”“一体”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共生共存,生生不息.所以,人只要尽己之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能尽物之性,进而能与“天地”并称,加入到“生生不息”的“天地之化育”这一宏伟浩大的宇宙生化当中去,“人道”与“天道”共同繁荣滋长,那么,“天人合一”的和谐景象一定会呼之欲出.(二)仁民爱物.程颐曾说:“生之性便是仁也.”朱熹也说:“仁是天地之生气.”儒家不仅强调“仁”,而且还把“仁”从人的自身逐渐扩展到至亲、他人直至天地万物等更为广阔的世界.孔子提倡仁爱,特别表现在善待动物上,如“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反对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等,无不表明他着眼于人类社会长远发展,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和谐相处.中国古代,在具体制度层面上对如何珍惜自然界的各种生命、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有许多具体而细致的规定―――这些行为规范即人们通称的“时禁”.
(三)道法自然.老子认为,域中四大,“自然”最为根本,是起着决定性的因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就是自然之道,是天地和人都必须遵循的自然之道.在这里,老子既看到了人的高贵的一面,能够充分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又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有限性.天与人不是主宰和被主宰、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主体和客体、有限性和无限性相互融合、贯通的关系.宇宙万物与人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又应该各顺其情,各尽其性.道家追求的是因循自然、遵循天道的生活,道法自然的最佳体现是“无为”,至少也是不要“妄为”.在道家的眼里,让鸟儿飞翔在蓝天,让鱼儿畅游在水里,以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而不是以人的方式去想象自然―――“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就能达到“圣人无为”的理想境界.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不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深厚、丰富的思想资源,从而为最终实现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变革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考,但我们也不能过于片面化、绝对化.如生态文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战略选择,与中国传统天人观一脉相承,但并不意味着生态文明等同于生态中心主义.
参考文献:
[1][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1094页.
[3]《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4][5]《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中央文献出版2008年版,第2、22―23页..
[6]《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7页.
关于两型社会论文范文集,与“两型社会”的文化探微相关毕业论文致谢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