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周报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最早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相关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是一篇周报有关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最早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周报及向导及编辑出版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周报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在中国共产党报刊史上,第一份中共中央机关报是1922年9月在上海创立的《向导》周报.《向导》周报历时五年,经历了第一次国

关于最早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的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周报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共合作的建立和破裂,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的整个过程,成为大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1923年12月.在北京大学成立25周年纪念日举办的民意测验中,《向导》周报获得各界读者爱读票220票,名列全国周刊第一名.那么,《向导》周报究竟有何魅力,能够受到青年学子的如此青睐呢在办报五年中,《向导》周报又经历了怎样的风风雨雨呢

共产国际支持,陈独秀负责具体筹办《向导》周报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后,就十分重视报刊宣传工作.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决议,就对出版党报的原则性问题作出了规定.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又专门讨论了党报宣传问题.马林是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代表,1921年6月来华,后来参加了中共一大.马林在筹建中共的过程中强调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建议中共中央创办一份党报.马林还就此问题询问中央局宣传主任李达宣传计划如何展开,大会所决定的要办一份党报的事如何实现.由于李达对马林的工作作风表示不满,不愿与马林合作,表示要等陈独秀从广州回来后再说.后来,因为经费困难.人手不够,所以未能实现.不久,马林又主张将内容基本相同的《新青年》季刊和《共产党》月刊合并,另外再出版一种政治性的周报.

1922年8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举行会议,专门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马林、张太雷出席会议,会议还专门研究了中央的宣传工作.中央决定在北京创办《远东日报》,专门宣传国民革命.但马林认为,中共能力不足,不应该办这样大的机关报,因为很容易引起敌人的注意,只应办一个周报.中央接受了马林的建议,决定创办《向导》周报,作为中共中央的政治机关报.中央还决定,由蔡和森担任主编,负责筹办工作.

在《向导》周报的创刊过程中,陈独秀高度重视,参与了《向导》周报筹办的具体工作.

1922年9月13日,《向导》周报在上海创刊发行,总发行处设在环龙路.每星期三出版,16开4版,以政论、时评为主,内容丰富多彩,文字生动活泼.《向导》周报在其创刊号的本报宣言上,以犀利的笔调,开宗明义地指出:当前绝大多数中国人所迫切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必须推翻国内和平统一的障碍――军阀与反对中国自由与独立的障碍――国际帝国主义.以国民革命解除国内外的一切压迫.建设民主的全国统一的政府.

最早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周报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1923年,中共中央对党和团的中央机关报作了宣传上的厘定分工,规定:《新青年》季刊是“学理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机关”,《前锋》月刊是“中国及世界的政治经济的研究宣传机关”,《向导》是“国内外时事的批评宣传机关”.1923年11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党所创办的《新青年》季刊、《前锋》月刊和《向导》周报三种刊物中,“《向导》在社会上稍有影响”.1925年1月,中共四大充分肯定了《向导》周报通过几年的奋斗.终于“得立在舆论的指导地位”.中共四大通过的《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认为,党的宣传工作有重新整顿的必要,重新明确了各党报的职能,确定《向导》周报是“党政策之指导机关,今后内容关于政策的解释当力求详细,文字当力求浅显”.

还有瞿秋白主编的《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此外,还有党所领导的《中国青年》、北京《工人周刊》、广东《劳动周刊》等刊物.为了加强对党报党刊的管理和指导,加强宣传力量,1923年10月,中共中央成立了教育宣传委员会,委员有蔡和森、瞿秋白、恽代英、林育南、高君宇、彭述之等17人,下设编辑部、函授部、通讯部、印行部、图书馆五部,分别负责党报党刊的编辑、人员培训、中外报刊的编译、印刷发行和资料保存等工作.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管理报刊发行的机构,就是教育宣传委员会下设的印行部.中央要求印行部每月造统计表报告《向导》周报等报刊的发行与收人情况.1924年5月,中共中央成立出版部,张伯简任书记.1925年底,毛泽民任出版部经理,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工作到1928年底.中共中央出版部成立后,将工作重心放在《向导》周报的发行上,要求各地及时上报《向导》周报在当地的销售、邮局寄递情况,敦促各地注意扩展党报在当地的销路,寻找“不出费或廉价登《向导》广告之出版物”.

当时,负责管理报刊发行的还有中央组织部.中央组织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使本党宣传品广布全国”,交通干事的任务除担任中央各机关间及中央与所在地地委间的交通外.就是“指导出版部向各地扩张公开的宣传品之销路”与“筹划向各地秘密的输送本党宣传品及函件”.当时中央组织部拟订的工作计划和颁布的几则中共中央通告均涉及报刊发行.如《各地方分配及推销中央机关报办法》就是陈独秀以中央组织部的名义颁布的,《中央通告第二十八号》是关于建立和健全党内交通问题的文件,其中就有具体的运送报刊的办法.例如:选择一两个妥当地址,“最好是靠近轮船码头便于运送的地方作接纳中央出版品的机关”.

1924年9月25日.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和中央局秘书毛泽东联名签署一则通知,要求党组织、党员订购和推销《向导》周报.通知要求:“凡属本党党员,不但有购阅本党中央机关报的义务.并有努力向党外推销的义务.”中共中央还发动所有党员、团员推销党的刊物,并要求各支部书记担负起督促的责任,“每支部书记必使各党员订阅并担任推销,至少每人须购阅一份”,如果个人因经济困难不能购阅,还必须要经过支部会议的许可才行.当时,《向导》周报、《中国青年》都印了可以张贴的推销广告,要求党员、团员将它们张贴于各处.中央组织部曾指示各地:“为推销《向导》起见,中局已拟印一种颜色广告,不日可寄各地,各地接到此项广告时,应责成C.P.、C.Y.同志分送当地书铺、书摊,及前往各学校阅书室张贴,至要!”由于《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所以它的发行受到全党上下的关注.中共中央要求各级组织、各个党员都要肩负起责任,并且规定了硬性任务,即每一个党员必须推销五份以上的《向导》周报.同时,每一个支部还要负责推销三份以上的《新青年》和《中国工人》.,

在《向导》周报创办初期,发行量不过数千份.《向导》周报当时的售价是每份6分,这个价位不是一般的农民能接受的.《向导》周报曾经刊出一位叫冬原的读者来信:“他们买一块豆腐要吃惊,更说不到买《向导》了.”对当时的农民来说,一块豆腐已不敢问津.由于经费少,决定了《向导》周报的售价偏高,而偏高的价格

1 2 3 4

周报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最早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相关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资料:

政治思想论文

中职政治论文

关于政治论文

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

初四政治论文

政治学论文

国际政治论文发表

思想政治硕士论文

八年级政治论文

政治改革论文

最早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