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物馆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毛泽东几篇著作引起的故事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博物馆方面毕业论文格式,关于毛泽东几篇著作引起的故事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博物馆及城市道路及编辑出版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博物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须洗刷唯心精神”,反对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共产党人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样一个著名的口号,并从认识论的高度做出了深刻的分析和说明,指明了调查研究就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著名论断.这些观点已经包含了后来被中国共产党总结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因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的雏形.因此,《调查工作》一文,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和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一篇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博物馆的论文范例 | 大学生适用: | 在职研究生论文、硕士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8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资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资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1930年8月,《调查工作》在红四军和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曾有油印本、石印本流传.可惜的是,这篇被毛泽东自己喜欢和重视的著作,除了当年由闽西党组织印刷出版过几次以外,一直没有在别的地方发表.而且闽西出版的这些本子,也由于历经战事,连毛泽东本人也没能留下一本.因此,毛泽东在延安时期亲自主编的《农村调查》、《六大以来》,以及后来出版的各种版本的《毛泽东选集》,均没有收入这篇文章.195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也只能付之阙如,毛泽东一直为它的遗失而惋惜.直到1957年2月,福建省上杭县茶地公社(今茶地乡)一位叫赖茂基的农民,把自己珍藏了27年之久的一本石印单行本《调查工作》小册子,作为革命文物献给了龙岩地委.这本《调查工作》单行本的末页上印有“特委1930.8.21翻印”字样.分析起来,这很可能就是由当时的闽西特委翻印的.1958年11月,中央革命博物馆(今中国革命博物馆)到龙岩地区征集文物时提出要收藏此件,并登录在文物清单上.1959年8月,龙岩地区文教局将此件邮寄到北京,存入中央革命博物馆.虽然年代久远,这本小册子的纸张已经发黄了,但它的重新出现,使毛泽东从调查研究中总结出来的科学思想结晶又呈现在人们面前.1960年底,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借到此件后,由研究室副主任、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送毛泽东阅看.在这个时期,毛泽东正为党内缺乏调查研究之风而寝食不安,这篇被自己视为珍宝的著作的失而复得,又唤起了他对当时写作心境的回顾.他告诉人们,这篇著作是经过了一番大斗争写出来的,我对自己的文章,有些并不喜欢,这篇我是喜欢的.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找回来了.
1961年3月,中共中央把这篇著作作为中央文件印发给各中央局及各省、市、自治区党委.3月11日,毛泽东特地为它写了如下说明:“这是一篇老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我们叫它做‘本本主义’.写作时间大约在1930年春季,已经30年不见了.1961年1月,忽然从中央革命博物馆里找到,而中央革命博物馆是从福建龙岩地委找到的.看来还有些用处,印若干份供同志们参考.”并将标题改为《关于调查工作》.1964年6月,这篇文章被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公开发表,毛泽东将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
《论持久战》:白崇禧深为赞赏,蒋介石十分赞成,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并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英文版发行后,很快震惊了世界.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当时,抗日战争已进行了整整10个月,饱受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天天在渴望着战争的早日胜利,结果却是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徐州等重要城市相继沦陷.战争的过程究竟会怎样?中国能不能取得胜利?怎样才能取得胜利?对这些问题,全国人民包括中共内部许多人还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有些人感到迷惘,“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观点仍在流传.悲观情绪甚至影响到了中间阶层和一部分劳动人民.如毛泽东家乡的一位青年学生从湖南乡下写信给他,诉说心中的苦闷:“在乡下一切都感到困难.单独一个人做宣传工作,只好随时随地找人谈话.对象都不是无知无识的愚民,他们多少也懂得一点,他们对我的谈话很有兴趣.可是碰到了我那几位亲戚,他们总说‘中国打不胜,会亡’.讨厌极了.”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正确的解决,对坚持长期抗战是十分不利的.毛泽东深感有必要对抗战10个月的经验“做个总结性的解释”,特别是“有着重地研究持久战的必要”.
《论持久战》一文,客观全面地考察了抗日战争发生的背景和近一年来的战争进程,在对敌我双方存在着的相互矛盾着的各种因素,即敌强国我弱国、敌退步我进步、敌小国我大国、敌寡助我多助,以及这些矛盾的发展变化做了深入的分析后,对战局发展及其未来前途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的胜利是中国.中国能够速胜吗?答案: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同时,毛泽东根据敌我力量对比的情况,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三个阶段:即敌人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阶段;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阶段;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阶段.并强调了“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毛泽东这些异常清晰而符合实际的分析判断,为人们全面清晰地描绘出战争发展全过程的完整蓝图,回答了人们最关心而一时又看不清楚的问题,使人们对战争的发展过程和前途有了一个清楚的了解,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念和争取胜利的信心.
这部著作,不仅对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国民党的抗战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据长期担任李宗仁幕僚的程思远回忆:“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做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把它向蒋介石转述,蒋也十分赞成.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取得了周公的同意,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论持久战》还被翻译成英文向海外发行.当时是由周恩来从武汉寄到香港,委托宋庆龄找人翻译的.爱泼斯坦等参加了翻译工作.毛泽东很重视这件事,并为英文本写了序言.他指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孤立战争的观点,历史已指明其不正确了.”“希望此书能在英语各国间唤起若干的同情,为了中国的利益,也为了世界的利益.”在海外,这本小册子同样得到高度的评价.一位外国记者这样评论说:“不管他们对于共产党
关于博物馆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毛泽东几篇著作引起的故事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