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方面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高校硕士学位生教育的培养模式相关毕业设计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学术型方面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关于高校硕士学位生教育的培养模式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学术型及技术创新及社会发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学术型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本文就一般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目标定位、教育形式及招生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Abstract:ThisarticleongeneraluniversitygraduateeducationOrientationtraining,education,enrollmentformsandotherissueswerediscussed.
关 键 词:定位模式知识实践
Keywords:positioningmodeknowledgePractice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也获得了急速增长.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至2002年6月,全国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就达726个,硕士学位研究生授权点已达9693个〔1〕.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又有了大幅增长,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已增至人472000人.如此庞大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要由我国的普通高校去承担,如同普通高校本科教育面临的教育改革一样,当前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又有哪些问题值得研讨呢便是本文所想论及的.
一、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培养具有不同行业背景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从此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中便有了两种培养模式: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的要求〔2〕.
这篇论文来源: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778310.html
专业学位制的实施历经了十多年后,分析一下两种学位模式实践中的特点,或许对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能有一些参考意义.
专业学位制虽然起步晚,但却显示出较强的发展趋势.有关参考文献表明,专业学位教育开展得好的学校,不仅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且是促进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3〕.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线的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最熟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什么,所以若能真正以培养目标为指导,结合相应专业背景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机制极易发挥其自身独有的优势.因为它既能发挥高等学校的优势,培养硕士研究生应具的扎实的基础理论,又能利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究机构的便利条件,培养硕士研究生所学理论的转知能力,从而使硕士研究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综合培养.专业学位制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使高校和生产科研单位获得了很大的收益.高校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增进了高校教师与生产科研机构工程技术人员、学校管理者与生产科研机构管理干部间的交流与合作,为高等学校开放式办学奠定了基础,为高等学校参与技术创新找到了切入点,为高等学校融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造了条件.对生产科研机构而言,专业学位教育机制不仅为他们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专业应用人才,而且研究生的论文研究课题大都来源于企业生产与科研实际,为他
学术型方面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下面再分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情况.1978年恢复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填补了由于十年文化革命造成的严重人才断层,为国家经济腾飞和科技进步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知识人才,形成了各个领域中坚力量和精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生指导教师和就读的研究生群体的结构状况渐渐发生了改变.最明显的改变就是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背景与当初大不相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两种环境下,本科生深入企业进行实践的时间和质量差别很大,进入硕士学位学习后,多数研究生亦很少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学位课程的学习与考核形式也和本科生差别不大,能形成产品的论文研究成果比率很低.且不论他们中有多少真的符合“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定位,仅就其就业方向的设定便值得商榷.如果高等学校的教师来自这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今后的教师队伍基本上就成了走出家门进了校门的“两门”人员.长期保持这种学习习惯使得他们中相当多的人深入实践第一线的自觉性和融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能力都比较差.这就不难理解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能转化为产品,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比率为什么不高,发表的学术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数量为什么不多.而且事实上,绝大多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还是走向了社会实际领域,而不是以大学教师为伍.
作者认为,除数学、理论物理等纯理论学科外,重新定位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调整硕士生知识结构,以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为主要目标,这也是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结构最紧缺的人才.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学术型的论文例文 | 大学生适用: | 学士学位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7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
若把科技创新的类型分为两种,那么,一种是“发明”创新,另一种则是“融合”创新.即一类人从事发明“科学知识”的创新研究,另一类是从事利用现有科学知识进行“科学技术”的创新研究.现实中绝大多数科研人员(包括高校教师)所开展的科学研究皆属“融合”创新.从事科技融合创新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两种能力:“转知为智”〔4〕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所谓“转知为智”就是不但要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化、升华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所谓“学习”就是要培养会学习的“学习型”人才,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的能力,或者说,具有知识更新的自我“造血”功能.加强实践不能只是一个口号,要真正理解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识论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规律.研究生的培养不同于本科生教育,应在知识、理论、方法教育的基础上,重视引导研究生把所学知识升华为能力的智慧.
关于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作者以为除少量培养知识创新的纯理论学科外,应面向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具有相应学历的在职人员,以弥补目前研究生普遍缺少社会实践知识的状况.大学本科生毕业后应首先走向经济与社会第一线,既能学习实践知识,又能发现自身的理论缺欠,然后再接受研究生教育,毕业后再回到企事业单位,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这样的硕士研究生在接受教师顺馈教育的同时,又把他们在实践中学得科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反馈给了教师,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环境,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客观上又起到了厂校交流的功效.当然目前实现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硕士生培养模式尚存在很大困难,但如能有国家的政策引导,企业的积极配合,逐渐增加有实践经验的硕士生比例也会慢慢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王根顺,焦炜:21世纪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点布局的战略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2
〔2〕杨玉良:加大力度,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教育部网站》2009.3.3
〔3〕李未:紧密围绕国家战略
学术型方面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高校硕士学位生教育的培养模式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