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关于行政伦理相关论文范本,与孟子行政伦理思想探微相关毕业论文提纲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行政伦理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孟子行政伦理思想探微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行政伦理及行政组织及农业生产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行政伦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20307;就是“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君主只有不断满足民众的欲望和需求,与民同忧同乐,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戴和支持.孟子认为“民”为国之本,“得斯民,斯得天下矣”.唯物史观也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果没有人民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这正是孟子重民思想以及中国文化传统中民主精神的凝炼与升华.人民是主体,各级领导干部切不可以救世主、领航人自居,应时时刻刻牢记“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这也是我们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客观要求,事事走群众路线,处处为群众着想,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胸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心.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戴,否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能取得成功.

四、执行公共政策的伦理原则:“省刑罚.薄税敛”

在统治者治国过程中,孟子认为应该尽可能让利于民,“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梁惠王上》),在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中,制定一系列惠及农民、扶助农业生产、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梁惠王上》),保证农业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和经济利益.孟子在税收问题上主张“取于民有制”,君主和他的官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税率和税收办法,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已认识到社会各阶层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孟子不可能提出解决这一阶级矛盾的根本途径,但是他的“取于民有制”、减轻人民负担以缓和社会矛盾的主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重大的启迪意义.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多年专门下发解决农民问题的一号文件,三令五申,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客观上收到了相当的效果,但仍有些地方干部置若罔闻,“三乱”现象屡禁不止,农民苦不堪言.对此,一方面,要完善农民减负政策,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建立与当前农村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组织管理体制,建设科学的基层行政组织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节省基层行政费用支出,限制各行业不合理收费;另一方面,应建立一套相应的执行、监督、反馈与评价机制,设立专门机构,委派专门人员负责专项工作,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规范行政组织行为,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保证减负政策落到实处,并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坚决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特别要在“多予”上下工夫,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上富裕之路.


写行政伦理论文指导
播放:37970次 评论:3237人

五、人事行政的伦理原则:“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孟子认为,“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上》)一个贤明的君主必会选贤举能,广纳英杰,尊敬并任用贤能之人,使出类拔萃者得到应有的职位和认可.只有这样,有识之士才会尽力为国办事,国家才会在这些贤人的治理、推动下发展,才能巩固发展国君的天下.对于如何选贤举能,孟子提出两个原则:不分贵贱亲疏,任人唯贤;倾听国人举荐,不偏听偏信.只有真正做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国家才会治理有方、日益强盛安定.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孟子公孙丑上》),“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启示我们必须注重领导班子特别是基层领导班子建设,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干部队伍的自身素质,促进管理民主,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保证.干部队伍只有能干事、肯干事、会干事、干实事,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方能保证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具体落实.比如,这些年,政府对新农村投入的不断加大是有目共睹的,但由于多种原因,对于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却是相对地空白.在利益驱动下,一些素质不高的干部不能上情下达,造成群众的信息不对称,必然会有政府的惠民政策打折扣的情况,更有甚者,造成社会矛盾.很明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各级政府不涉密的工作事务和信息应进行公开,建立良好的通道和监督机制,让老百姓知情、监督,促进管理民主是必需的.

六、行政伦理的执政原则:“仁民而爱物”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战使得人口减少,给社会生态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孟子亲眼目睹了环境破坏的景象:“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孟子告子上》)齐国都城临淄南郊的牛山,原本草木茂盛,却因为是大城市的郊区,很多人(居民、士兵、外来人口因为各种需要)用斧子去砍伐,环境因此而被破坏.“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由爱民而爱物是关心人民的生活需要,是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统一.人类对环境的无休止破坏必然给自身带来恶运,“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从人民“食”、“用”的实际需要出发,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还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保护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那种一味地强调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保护,甚至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不加强环境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就会遭到破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了.孟子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粱惠王上》)即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生产,不竭泽而渔,不滥砍滥伐就能保护生态了.在今天,孟子所倡导的生态保护思想只是最起码的要求,由此深发出去,还要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等,恢复遭到破坏的环境.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孟子的民本思想根本上是为了加强君主统治服务的,正如李铁映在《论民主》中所言:“民本思想的理想政治是统治者成为‘民之父母’,从而使君民关系由统治与被统治政治关系变为父慈子孝的伦理关系.”舍去孟子的民本思想中具有乌托邦色彩等局限性的一面,细察孟子以民本思想为中心的行政伦理思想的诸多内容,反映了孟子重视人民,反对暴政的进步思想,看到了社会矛盾是不可忽视的,分析了社会危机产生的原因,这些进步思想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2

关于行政伦理相关论文范本,与孟子行政伦理思想探微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文献资料:

政治课改论文

政治环境论文

政治学核心期刊

思想政治论文格式

政治议论文

政治理论学习论文

高中政治文化论文

职业中学政治论文

高中政治论文发表

政治学硕士论文题目

孟子行政伦理思想探微(2)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