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本论文是一篇小康社会方面本科毕业论文,关于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小康社会及经济发展及社会建设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小康社会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江苏的实践,深刻体现在江苏人民在中共江苏省委的领导下,抓住三个重大机遇,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总体小康、从总体小康到更高水平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江苏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道路和经验,给我们诸多深刻的启示.
关 键 词: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江苏实践
中图分类号:A8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0)05-0004-06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在一个十几亿人口大国摆脱贫困、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行动指南,是一个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所证明的立足于中国国情的伟大构想.30年来,正是在这样伟大思想的指引下,江苏人民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进行着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一、立足于中国国情的伟大构想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国情的伟大构想,是他对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起始阶段的形象概括.邓小平到江苏苏州调研的1983年,正处于小康社会的构想从初步形成到具体化、体系化的关键时期.苏州实践所展示的丰富内容,使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实现了从抽象到具体、从设想到实施、从愿景到现实的质的飞跃.
(一)“小康之家”:从贫穷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之路
源于《诗经》的“小康”,表达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衣食无忧、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然而,直到改革开放之初,“小康”仍然只是数亿中国人的一种美好企盼.当时的现实是相当严峻的:国家底子薄,人口多,而且80%是农民,人民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在战后科技革命的强力推动下,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日新月异,中国大陆周边“四小龙”迅速崛起.面对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邓小平深刻地思考这样一个严峻而现实的问题:中国从贫穷走向现代化的路在何方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237这次谈话中,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小康”的概念,用来表示我国脱离贫困但尚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之间,生活水平处于人均1000美元左右的那样一个社会发展阶段,即从贫穷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经阶段――“小康之家”,展示了到2000年中国式四个现代化实现后的前景.稍后,邓小平提出以19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0美元为基数,用两个十年实现“翻两番”,20世纪末达到1000美元.这一设想,作为战略目标写进了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
本文地址: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793310.html
(二)邓小平苏州之行对小康社会思想的升华
1983年春节前夕,党的十二大闭幕不久,邓小平踏上江苏大地,并赴苏州考察.苏州人民在改革开放中的鲜活实践,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整体确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经验和依据.
苏州之行极大地增强了邓小平实现小康社会的信心.“这几年一直摆在我们脑子里的问题是,我们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能不能实现,会不会落空”邓小平带着这个关系国家前途的战略问题来到苏州.他听了江苏省委和苏州市委负责同志充满信心的汇报,非常兴奋,回京后在同外国朋友的一次谈话中欣然宣布:“这样发展下去,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现在可以告诉朋友们,我们的信心增加了.”[2]66在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引领下,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苏州之行使邓小平的小康社会蓝图从考量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方面的指标,发展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全方位的社会发展概念.在苏州,邓小平认真听取苏州同志的汇报,非常详细地看了16份典型材料.回京后,在与中央几位负责同志的谈话中,他详细介绍苏州农村的新气象:“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因为土地不足,向空中发展,小城镇和农村盖二三层楼房的已经不少,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2]24-25这里,邓小平第一次以“小康社会”这一概念来描述社会的整体水平与全面的进步状态,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理念和要求.邓小平对小康社会的认识,为我们党进一步明确我国跨世纪的发展战略,为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苏州之行让邓小平确认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新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州社、队工业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邓小平在调查中发现,苏州社、队工业的快速成长,凭借的是灵活的经营机制,从原材料的获得,资金的来源,到产品的销售,完全靠市场.“看来,市场经济很重要!”[3]在这里,邓小平看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强大推动力,不容置辩地给市场经济下了一个精辟的结论.
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构想,是一个令人向往、鼓舞人心的目标.进入小康社会,贫困的中国将一变而为小康的中国.实施这一战略,既显示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又在发展战略上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反映了全国地域间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对人类社会巨大贡献的光明前景.
二、江苏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
邓小平小康社会的伟大设想在江苏的实践,深刻地体现在江苏人民在中共江苏省委的领导下,抓住三次重大机遇,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总体小康、从总体小康到更高水平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全国的版图上率先展示了一幅小康社会的靓丽画卷.
(一)江苏迈向小康目标的三大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江苏与全国一样,既有过斗志昂扬、高歌猛进的发展阶段,也有过大起大落、屡遭挫折的停滞不前时期.到1978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为249.24亿元,人均430元,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总体上仍然处于贫困阶段.为了改变现状,苏南地区人民群众依托上海的工业优势,自发地办起了社队企业,使这一地区成为与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伟大发明相媲美的、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发源地.粉碎“四人帮”后,省委因势利导,要求各地“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得到中央肯定.1979年9月,党中央明确提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江苏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冲破种种束缚,大力发展以城乡市场为纽带、以集体经济为载体、以加工工业为主导的乡镇企业,强有力地启动了江苏的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到1987年,全省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人均GDP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小康社会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