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政治— 范文

卢沟桥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与七七事变翌日的中国各方相关论文发表

本论文是一篇卢沟桥方面论文发表,关于七七事变翌日的中国各方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卢沟桥及日军及事变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卢沟桥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发动了它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七七”翌日,即7月8日的凌晨,中国军队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也于此日传遍全中国.这一天前方二十九军将士英勇作战,国共两党同声御侮,全国士农工商群情激愤,表现了团结爱国的伟大民族精神,预示着最终的胜利是我们的.这段同仇敌忾的历史永远值得回忆,这种团结爱国的精神永远值得纪念.

这天的前方将士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等”

这应是事变前方将士的心声,从军长到师长到旅长到团长到营长,到一般战士,都是这样的心声.

――副军长秦德纯命令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轻易让人

秦德纯(1893―1963),字绍文,山东沂水县人.时任二十九军副军长,代理军长职责,并兼任北平市市长,管理冀察军政事宜.

“七七”之夜,约在11时40分,秦德纯接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主任委员魏宗瀚及负责对日交涉的林耕宇专员,谓:“据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说,本日有日军一中队在卢沟桥附近演习.但在整队时,忽有驻卢沟桥之第二十九军部队向其射击,因而走失士兵一名,并见该士兵被迫进入宛平县城.日本军官要求率队进城检查.”秦德纯答:“卢沟桥是中国领土,日本军队事前未得我方同意在该地演习,已违背国际公法,妨害我国主权,走失士兵我方不能负责,日方更不得进城检查,致起误会.惟姑念两国友谊,可等天亮后,令该地军警代为寻觅,如查有日本士兵,即行送还.”

答复后夜晚1时,外交委员会又来,谓日方对我答复不满,要强行派队进城检查,否则日军即包围该城.秦德纯副军长即将此经过,以告知冯治安师长,及驻卢沟桥的吉星文团长,令严密戒备,准备应战.同时命令吉团长,派官长侦探丰台方面敌人动态.到凌晨3时半,接吉团长报告:“约有日军步兵1营,附山炮4门及机关枪1连,正由丰台向卢沟桥前进.我方已将城防布置妥当.”秦德纯当即对吉指示:“保卫领土是军人天职,对外战争是我军的荣誉,务即晓谕全团官兵,牺牲奋斗,坚守阵地,即以宛平城与卢沟桥为吾军坟墓,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轻易让人.”并以此处置通知冯治安师长.

7月8日拂晓约4时,日军已在宛平城的东面、东南面及东北面展开包围态势,先要求其外交人员进城,继而要求武官进城.秦德纯授意吉星文团长与时任宛平县县长的王冷斋予以拒绝.

日方武力威胁不成,便向城内炮轰,并掩护其步兵前进.秦德纯命吉星文团长,日军未射击前,我方不先射击;待他们射击而接近我最有效射距离内(300―400米)我们以“快放”、“齐放”猛烈射击.因此日军伤亡颇重.

在8日对战时,卢沟桥铁桥上驻有二十九军步兵1连,同日方争夺铁桥,备极惨烈.日军曾将铁桥南端占领,二十九军仍固守铁桥北端.彼此对峙至9日拂晓前,秦德纯又调遣长辛店的驻军,协同桥北端部队向铁桥南端日军予以夹击.是夜,细雨纷纷,敌人疏于戒备,二十九路军官兵精神抖擞,轻装上阵,持步枪、手榴弹、大刀,秘密接近桥南端,出敌不意,将该敌悉数歼灭.

――师长冯治安指示,设若冲突,卢沟桥即是坟墓

冯治安(1896―1954),字迎之,河北故城县人.时任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师长.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失踪士兵,驻军第二一九团第三营拒绝,日方即调动驻丰台日军第三大队包围了宛平城.当地驻军便向冯治安请示办法,冯当即指示:“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寸土都不许退,可采取武力自卫及断然处置.国家存亡在此一举,设若冲突,卢沟桥即是你们的坟墓!”8日凌晨4时50分,正当中日双方代表在宛平城里谈判时,日军突然炮轰宛平城,我军当即自卫还击.当天击退日军3次进攻,用鲜血保卫祖国的领土.

卢沟桥事变后,冯治安与秦德纯、张自忠等紧急会议,冯积极主战,获得全体的赞同.8日下午,宋哲元从乐陵电令先消灭当面之敌.冯于当晚下反攻命令,午夜,三十七师一一○旅从长辛店调来第二营,与第三营配合,首先截断日军的后路,并组织大刀队夜袭龙王庙和铁路桥上的日本侵略军,大获全胜,坚守了阵地.当时日军兵力单薄,害怕被歼,立即派人疏通,答应撤兵,因而我军全面反攻命令没有实施.冯治安、张自忠、秦德纯当天又致电南京何应钦,除报告反击日军战况外,还表明决心:“彼方要求须我方撤出卢沟桥城外,方免事态扩大.但我以国家领土主权所关,未便轻易放弃,现仍在对峙中.倘对方一再压迫,为正当防卫计,不得不与之竭力周旋.”冯还下令北平各城门紧闭,派兵扼守,各重要路口都堆积沙包,随时准备消灭入侵之敌.

――旅长何基沣挥师血战,死守宛平

何基沣(1898―1980),字芑荪,河北藁城县(今藁城市)人.时任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一○旅旅长.

1937年6月,驻丰台日军频繁进行演习,引起了何基沣的警觉.为防不测,他令部队加紧操练.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何基沣立即向军部报告:发现敌军集结,假若他们敢冲过桥向我们放第一枪,我们坚决还击!当日军向卢沟桥发起进攻时,何基沣怒不可遏,亲临前线,向挑起战火的日军猛烈还击.在他的指挥下,官兵奋勇杀敌,击毙日军指挥官松游少将.恼羞成怒的日军遂以飞机大炮猛攻宛平.何基沣挥师血战,死守宛平.日军伤亡惨重,指挥官田代中将被迫剖腹自杀.日军在骑虎难下的情况下,提出与中国军队谈判,以拖延时间,等待援兵.

何基沣临危受命,与日方代表谈判.会上,日方代表樱井提出中方撤出宛平城和向日方赔礼道歉的无理要求.何基沣听了拍案而起,怒斥樱井:“中国人不是好欺侮的!中国的军队也不是好惹的!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让人践踏!这次卢沟桥事变完全是你们有预谋、有计划的侵略行动,是日方集结军队向宛平首先开火,明明是侵略行为,应向我方赔礼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侵略,否则就消灭你们!”话刚说完,何基沣就拔出手枪往桌上一拍.樱井等人面面相觑,再也不敢开口.消息传出,国人振奋!

――团长吉星文组织敢死队,坚守卢沟桥

吉星文(1908―1958),河南扶沟县人,著名抗日将领吉鸿昌族侄.时任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一○旅二一九团团长.

1937年6月,二一九团奉命调往卢沟桥.7月7日夜,日军向二一九团阵地开炮轰击.吉星文向冯治安师长请示同意后,立即命令守桥部队还击.日军遭到反击后,竟然派兵杀害我执勤官兵并将我桥头堡占领.吉星文决心与日军决一死战.因为卢沟桥一旦失守,整个平津局势将动荡不安.在这民族危急的关头,吉星文提出,卢沟桥坚决不能丢.7月8日晚,吉星文进行了精心安排:一、将日军要进宛平县城搜查的事,交给王冷斋专员应付;二、宛平县城防务由姜团副负责;三、自己带人悄悄出城,直奔三营营长金振中营部,召集连长以上军官商议.他分析形势,鼓舞士气,组织敢死队夺回桥头堡.在他的号召下,官兵抗日情绪十分高涨.当时报名参加敢死队的有300多人.吉星文亲自挑选出150名精干人员,编成5个组,敢死队每人带步枪1支,手榴弹两枚,大刀1把,准备出击.敢死队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神出鬼没,在20分钟内,将几十名日本兵全部消灭,一举夺回了桥头堡.吉星文立即把卢沟桥事件的真相向上级作了报告.日军吃了亏,疯狂向中方阵地炮击,企图再次夺回桥头堡.由于二一九团的坚决抵抗,日军的阴谋未能得逞.

――金振中打响全面抗日第一枪

金振中(1904―1985),河南固始县人.时任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一○旅二一九团三营营长.

1937年,金振中营驻防宛平城.该营为“四四”编制的特大加强营,辖4个步兵连;事变爆发后,团部又配给1个机枪连,轻重迫击炮各1个连;该营还收编1个保安队(连),合计1400余人,相当于半个正规团.每个步兵班都配有一挺机枪或掷弹筒,弹药很充足,像这样强火力的部队,在中国军队中是罕见的.

7月7日晚上10点来钟,城东铁路桥涵下走出一队日本兵,排着4路纵队,每队十几个人,全副武装整齐地向东门走来.一个小队长模样的头头走在前面,到城下用中国话叫门称:“我们演习时丢失一人,要进城搜查!”带班的马排长在城上回答:“城里没有你们的人,不能开城门!”城下日军坚持要进城.在剑拔弩张之时,只听“砰”的一声清脆的枪声,一颗子弹从日军队伍中射出,擦着城墙飞向夜空.随着这枪声,潜伏在铁路东侧的日军一齐开火,轻重机枪及山炮急风骤雨般射向宛平城,城上守军被迫还击.三营长金振中立即登上城头,直接指挥作战.敌人火力太猛,为了减轻东城的压力,金振中营长随即令十连出西门绕北城向东穿插.十连官兵如猛虎下山,先驱逐瓦窑车站之敌,他们高喊着“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口号杀向敌群,与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夺回了车站.队伍随后向南展开,火力直接威胁沙岗子敌指挥部.敌人是沿铁路向南展开队形,我军是从北向南打,正好来了个“穿糖葫芦”,把敌人打得稀里哗啦.金营官兵在敌人面前表现出了“气象猛鸷,独冠三军”的英勇气概,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军.

当时,二十九军规定的联络信号是用手电筒蒙上红绿绸子,敌人也是用红绿灯,造成双方互相误会,当队伍冲上去就混打到一起了,敌后有我,我后有敌.在黑暗中只要不说话,谁也不好下手,因此双方伤亡不大.翌日凌晨3点钟,东方有些发白,双方军服的颜色还分

1 2 3 4

卢沟桥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与七七事变翌日的中国各方相关论文发表参考文献资料:

政治专业毕业论文

如何写政治论文

高中政治论文发表

企业政治论文

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论文

高中政治生活论文

政治综合论文

关于政治方面的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网

政治论文开头

七七事变翌日的中国各方WORD版本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