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回忆文革中大学生毕业后的集中劳动相关毕业论文模板
本论文是一篇大学生类有关毕业论文模板,关于回忆文革中大学生毕业后的集中劳动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及师傅及工程队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大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始时,造反派就依据他于当地土改前在家住过一段时间而定他为“地主分子”,并派人押解回了原籍.可是,他老家地方的造反派却不认同他的地主身份,说他不够地主分子的份儿,坚决不留.派去的人只好又把他押了回来.这下就不好办了.泼出去的水哪能收回来呢!于是就将他发到工地,戴上“地主分子”帽子监督劳动.这“老地主”当然狡猾啦,让站着低头被批斗可以,就是问他“你是地主分子吗”?他的老山东的脾气就来了,梗着脖子说:“我不是地主分子!”于是就迎来了“地主分子不老实,就让他灭亡!”的口号声.这两个“活宝”斗来斗去的,都成“滚刀肉”了.但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需要,还是得没完没了地拿他们“开涮”,简直和闹剧差不多.
再后来,奇迹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原党委书记突然被“三结合”了,而且是结合到总队的革委会班子里去了,成“革命老干部”啦.他一走,对那个“地主分子”斗着也没劲儿了,“批斗会”从此也就无声无息了.
该文地址: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799106.html
在架桥的一年中,遇上九大召开,在那深山老林里照样要举行灯火游行.工人们被安排赶制“荷花灯”,还准备了蜡烛,要所有的灯都点亮了去夜里游行.在工地上干了一天活儿的工人们,当然也有我们这些大学生,到时要敲锣打鼓,举着点亮的“荷花灯”,还都要扭着秧歌上街.那可是“忠不忠,见行动”的时候,谁也不敢不“踩着鼓点”走,更不用说不去了.正是初春季节,沟里的气温仍然很低,到了晚上更是够冷,路上的积雪还没化净呢.小镇上也没多少人,也不知道“扭”给谁看的,喊给谁听的.深深的山林里响着阵阵的锣鼓声和口号声,晃动着串串的灯火,倒是比过年还热闹多了.足足地折腾了半宿,回来时,大家的灯也举不起来了,鼓点也没了,一进帐篷,倒头就睡.
这还不算完,为了庆祝九大召开,全队又要搞庆祝“汇演”,向党中央、毛主席表忠心,各个工点儿都一样组织人员排练节目.工地本来就忙,还要抽调人员排节目,弄得领工的队长“直嘬牙花子”.可这是政治任务,谁又敢不完成呢.还好的是,这帮大学生能排几个节目,算是救了驾.
这期间,正赶上“珍宝岛事件”发生,消息传来,确实让工人们义愤填膺了.正在工程最紧张的时期,不用上面再发动什么,那几天的进度明显地加快了许多.
工地上阶级斗争的弦时时都绷得紧紧的,工地外的地方也是处处有阶级斗争.就在修桥的车站,一个货运员正好在发生“珍宝岛事件”的那几天,休班出去打猎没有回来,失踪了.人找不到了,而这人平时人缘也不算太好.于是就怀疑他利用打猎叛逃了,而且说是给苏修送情报去了.这下还了得,他的家属就麻烦了,老婆被审查了,孩子也不敢去学校上学了,都不得安生.一直过了好几个月,森林警察发现了他的猎枪和遗物以及被动物啃食后的白骨,才断定这个货运员是自己遇难了,这时候他的家人才被解除怀疑.
这些阶级斗争的内容,不仅使我们这些大学生长了见识,也为劳动结束时写总结提供了素材,有东西好写了.
一年修了一座桥
汤旺河车站位于汤林线的234公里处,我们所修建的铁路桥的位置就在车站内.于是,我们的工地就定名为“234工地”.
在小兴安岭里,冬天的气温一般都是在零下30多摄氏度.人们形容:吐口痰出来,还没有落地就成冰球、落地随即摔成冰渣了.你可以想象那是多么寒冷的气候,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去修桥又是多么艰难的工作!如果没有亲身的体验,很难想象这桥是如何修成的.
在小兴安岭的冬天建桥,用的是“冻结法”,据说是苏联的建桥办法.这个方法也就适于在严寒的地带使用,温带和热带就不可用了.它的原理是在大地冰封的季节,利用土地结冻、地下水冒不出来的特点,一层一层地向地下抽丝剥茧般地“挖”下去,“挖”一层,等露出的表面冻一夜,冻厚实了后,在冻结实的这个厚度范围内再“挖”一层,如此周而复始地直至“挖”到需要的深度就停工.然后在这坑里竖模板、捆钢丝,再灌水泥砂浆.就这样把桥墩立起来了.
这样的方法,特点是慢,优点是省.不用开挖式的抽水、围堰,几个工人慢慢地磨上一个冬天就可以完成.但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也是非常需要技术和技巧的工作.一是需要“火候”拿捏得好,每天打得不能太多,需要掌握露出的表面结冻的厚度,不然打“冒”了,那就前功尽弃啦;二是又不能太慢了,需要在春天开化的前些时间完成打坑,留出竖模板、捆钢筋和灌完水泥砂浆的任务.否则,等春天一开化,坑里进了水也会等于白干一冬天.
这活儿的艰苦性在于那不是真正的挖坑,而是用钢钎去“挖”,是用大锤打钢钎,去一锤一锤、一点一点地将冻得如岩石般的冻土凿下来.而钢钎打不了多少时就“秃”啦.在工地上设有铁匠棚,需要铁匠师傅不停地将打秃的钢钎再打尖和蘸火.可以想象,在不大的桥台和桥墩的基坑里,几组人马挥锤打钎的活儿是多么艰难.我们就是在那里苦干了一个冬天.
地面的温度很低,坑里的温度更低,而且是站在那里干活儿,脚上是很辛苦的.于是,下去的人们必须要穿上“羊毛毡靴”,里面还要蓄进“乌拉草”,这样才可以保暖.过去只听说过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那时是真的见识乌拉草了.
更艰苦的活儿是捆钢筋和灌水泥砂浆,时间要求紧,体力的耗费也大,但是看着一冬的辛劳即将实现目标时,心情是愉快的.
“冻结法”的挖坑和建桥墩阶段,基本没有什么先进的机械,如果说有带一点机械化的东西就是几个电动泥浆捣固器了.而在接下来的拆木桥和竖立新的钢筋水泥梁时,却更是一点机械化的玩意儿都没有.就用3架手推的绞盘和几个小千斤顶就把上百吨的木桥拆掉,把两座分别超过百吨的钢筋水泥梁架上新修好的桥墩上,而且步步到位,严丝合缝.我们作为完成这“战备工程”的一员,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工人们的智慧和勇气.两个桥台和一个桥墩、两节钢筋水泥的桥梁组成的全长40多米的大桥,就这样由我们和工人师傅在没有使用一点儿机械化手段的情况下建成了,的确感到很光荣、很自豪.
而后是修建护坡和整理河道,那掀翻的原木桥梁堆积起来有上百吨木料,需要拆解并将它们加工后送返铁路材料厂.所有这些工作一直延续到了入冬,这样在汤旺河工地就待了1年3个月.接下来又转移到另一个“战备工程”,去到汤林线的五营车站搞给水站的扩容.这工程比修桥轻松了一些,但要打眼放炮,危险性又大了.
在集中劳动期间,工伤事故是不可避免的,砸个手脚、碰破鼻子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危及生命的事故虽然不多见,但也时时威胁着劳动的人群.
在234工地的桥梁修好后,工程队还接受了许多维修线路的任务,这就要到车站与车站间的区间去卸工程用料.车站在分局调度的指挥下,将需要卸货的车辆用火车头推到区间去,工程队的工人们要押着装满石块、碎石和“土毛子”的货车去区间卸车.
那是一个天气渐冷还不太冷的季节,所卸的车上装
大学生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类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回忆文革中大学生毕业后的集中劳动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