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石油价格类论文范文集,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成因相关毕业论文致谢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国际石油价格类毕业论文致谢,关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成因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国际石油价格及石油价格及地缘政治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国际石油价格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水平和人均GDP提高而快速增加.国际货币基金2007年9月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对1993-2005年间部分商品全球消费变化的研究显示,无论是石油、有色金属、钢铁、棉花等工业原材料,还是玉米、食糖、牛肉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其消费增量绝大部分来自新兴市场的“金砖四国”.第二,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际产业分工的大格局也决定了新兴市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资源消耗仍将保持强劲增长.据联合国最近几年的《世界投资报告》统计,外国直接投资在本世纪初经历几年低迷后,2004年开始复苏,并连续几年高速增长,2007年达到1.538万亿美元以上,超过2000年创下的1.4万亿美元的纪录.2007年,发展中国家全面吸收外资,东亚、南亚、西亚、非洲吸引外资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意味着全球范围内产业转移的持续;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动力不减,也意味着包括原油在内的国际大宗资源性商品仍将面临许多新的需求.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国际石油价格的论文范本 | 大学生适用: | 电大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0 | 写作解决问题: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增加较快,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仍然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比如,我国2007年人均能源消费1.38吨油当量(2吨标准煤),这一数字不到经合组织人均消费的1/3,不到美国人均消费的1/8;我国人均电力消费不到经合组织人均消费的1/4,不到美国人均消费的1/10.
另外,对国际上一些机构否认供需失衡是本轮油价上涨主因的观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们的看法与实际情况并不十分符合.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虽然安哥拉和利比亚等国家提高石油产量,但全球前15大石油生产国平均每日净出口3870万桶,下降了近100万桶,其中沙特、阿联酋、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卡塔尔等中东地区6个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去年石油产出下降54.4万桶/天,同期这些国家国内石油消费上升31.8万桶/天,致使净出口下降86.2万桶/天.这显然表明全球原油供应正趋于紧张.
(二)投机因素也是推高本轮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投机资本对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和操纵力越来越大.据统计,近年来,全球股票投资收益远远低于石油期货交易.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近日称,投机交易已占美国原油期货合约贸易的70%.IEA的数据显示,对冲基金注入能源市场的资金已经从2000年的30亿美元增至去年的1800亿美元,而这笔投资的年回报率高达近200%.在高回报率的刺激下,2007年投资到原油期货的基金达8500只,比2004年投资这一市场的4000只基金增加一倍还多.另据统计,目前,大约有超过2600亿美元的投机资金涌入商品期货市场,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进入原油期货品种,这一数值与商品牛市初期的2003年100多亿相比增长了20倍还多.据统计,今年仅前52个交易日,新流入商品期货市场的投机资金就高达550亿美元.
本文来自: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802033.html
(三)美元贬值对推高油价的作用也相当显著.由于原油以美元定价,因此,美元走弱就意味着石油价格相应提高,两者有着负相关性.然而,对美国来说,美元贬值可以化解其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负面压力,但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则不同,以中国为例,2001年,中国官方外汇储备为2000亿美元,彼时国际石油价格为每桶25美元左右,中国的外汇储备可以购买80亿桶原油;2008年7月,中国官方外汇储备达到1.808万亿美元,以石油价格每桶140美元计算,中国可以购买120多亿桶.也就是说,虽然外汇储备增长了9倍多,但实际购买力还不到原来的一倍.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美国金融海啸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近期的石油价格有较大幅度的回落.有专家指出,由于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仍存诸多不确定因素,国际油价短期内仍将是区间波动,而且波动速度和幅度都将“出乎意料”.当前的油价波动主要受虚拟金融因素影响,而非实体经济发挥决定作用,其特点是恐慌和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随着国际金融层面不确定性的逐步消除,国际油价会走向相对稳定,但这需要较长的时间.
关于国际石油价格类论文范文集,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成因相关毕业论文致谢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