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相关论文范文例文,与如何认识当前就业形势相关论文发表
本论文是一篇金融危机相关论文发表,关于如何认识当前就业形势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金融危机及宏观经济及社会保障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金融危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评述由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虽已形势好转,但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还有很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据人民论坛杂志调查,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就业形势,并非以劳动力市场冲击这种简单和单向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在就业冲击与劳动力短缺、农民工返乡与回城、失业率上升与下降等一系列扑朔迷离的现象中展现.如果不加分析地追循瞬息万变的表面现象,就很难准确地把握当前和未来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大势.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工就业状况瞬息万变,总体劳动力市场压力下的劳动力短缺现象,等等.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现象,我们该如何认识2010年的就业形势
在经济回稳的背景下,如何认识2010年就业形势笔者认为可用“周期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这一分析框架来寻找答案.
观察变化莫测的农民工就业形势
人们注意到,关于农民工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多大,官方发布的信息发生多次变化.从2009年年初到9月份,分别有春节前后2000万农民工因失去工作返乡、包括直接受金融危机影响1200万人在内的7000万农民工返乡、7000万返乡农民工的95%已经返城就业、农民工失业率不到3%、外出农民工总规模已经从2008年的1.4亿增加到1.5亿、返乡农民工的96%已经回城就业,以及农民工再次出现短缺等消息,经过官方渠道发布.从一个时间序列看,这些消息串联起来,足以构成了农民工对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反应过程.
我们可以运用“周期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这样一个分析框架解说上述变化.经济增长的周期造成就业增长的周期,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实体经济下行,就会产生周期性失业.既然遭受危机打击最大的是出口部门的中小企业,而这些企业雇用的主要是解雇成本低的农民工,他们最先丢掉工作就是意料之中的了.虽然户籍制度到了今天,已经不再起到直接限制人口异地工作和居住的作用,但是,人户分离使得失去工作的农民工,难以享受工作地的社会保护和就业扶助,因此,失去工作的农民工并不必然留在原地寻找工作.由于春节在即,提前返乡也是合乎逻辑的.
农民工的形成是因为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意味着农村的岗位不能满足他们的就业需要,换句话说,他们本来就不是农村有需求的劳动力.此外,还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使他们难以回到农村的岗位上.例如,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使得农业不再是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新一代农民工大多是80后90后青年,既不会务农也不愿务农.因此,春节过后,无论有无工作合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要回城寻职.农民工没有失业保险,也不能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由于承受不起长期失业,他们抓住任何就业机会的愿望比城市劳动者要迫切得多.制造业岗位减少了,他们就转到服务业,当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第一轮效应的经济刺激方案启动时,他们就加入建筑业.不难理解,他们中的大多数,很快地就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通过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自我调节恢复了就业状态.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范文资料 | 大学生适用: | 在职研究生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8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本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808107.html
无论是由于中国国内消费的持续增加,各国经济的初步复苏,还是政府经济刺激政策效果扩展到更多的产业,经济增长总会或多或少回到它的轨道上来,周期性失业问题也会相应缓解.这时,在我们的经济学分析链条上再加上一条,即劳动力市场分割,这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对劳动力的额外需求,比如说圣诞节订货单的增加,都会形成劳动力供求的短期失衡,导致民工荒重现.例如,最近广东的东莞也发生了民工荒,劳动力市场上的求人倍率已经从最低时的0.76回升到1.51.
如果没有户籍制度,没有享受公共服务机会的城乡差别,因而没有劳动力市场的地理分割,就业对经济周期的反映是通过以下机制进行的.当经济处于下行区间时,一方面,是周期性失业率上升,失业者一边领取失业保险一边积极寻找工作,另一方面,则是一部分劳动者因工作难找和工资下降而退出劳动力市场,表现为社会总体的劳动参与率下降.当经济处于上行区间时,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在降低失业率的同时,也会通过获得工作机会的容易程度和工资水平,把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那部分人重新召唤回来,甚至吸引新的经济活动人口,社会总体劳动参与率提高,从而增加劳动力供给.
但是,在存在户籍制度的条件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需求(通常是发生在城市和沿海地区)与劳动力供给(存在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在地理上被割裂了,劳动力供给对需求的反应,比正常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要缓慢得多,常常导致特定地区劳动力供给的大起大落.可见,人们所看到的农民工就业形势的瞬息万变,以及民工荒与返乡潮的空间并存,合理的解释就是要在上述“周期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框架中寻得.
认识宏观经济波动中的就业
2004年以后出现的劳动力短缺现象,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曾经有过切身感受与剧烈反应.而当全球范围金融危机以出口产品订货减少的方式,开始冲击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时,劳动力市场剧烈波动现象则从相反的角度表现出来.对中国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来说,认识宏观经济形势,也许主要不是依靠失业率等劳动力市场指标,但是,对于企业和劳动者来说,与就业相关的各种切身体验,恐怕比GDP增长率等宏观经济指标,都来得更加及时、准确和重要.
在美国,联邦政府每个月都会公布就业形势的最新数字,主要指标分别是基于家庭调查和企业调查得出的机构就业和失业信息.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早晨,一批被挑选出的记者准时获得劳工统计局独家发布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并给予报道后,常常给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在中国的劳动力统计项目中,虽然同样包括家庭调查和企业调查,由于调查结果汇总和发布较慢,不能满足判断宏观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形势的需要.通常,我们可以不定期地获得季度登记失业率,以及反应更加迟钝的在若干劳动力市场上收集的岗位供求信息.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宏观经济调控决策是在相对迟缓的就业判断之下做出的.
随着用下岗补贴的方式进行失业保障这个历史使命的完成,到2003年下岗职工这个群体在统计意义上就不复存在了.那些尚未实现再就业的人员,则转而领取失业保险金.因此,这一年登记失业率达到最高水平4.3%.随后逐年下降,直到2007年的4.0%.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显现在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登记失业率上升到4.2%,20

金融危机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在本次金融危机期间,由里昂证券亚洲分部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分别统计的PMI指数,广为关心宏观经济的人士所引述.这个指数在2008年骤跌之后,2009年年初开始回升,并分别于3月份和4月份超过了50这个基准线.此外,月度和季度的一系列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也都显示中国经济正在回暖.相应地,就业指标也应该有所反映.我们的猜测是,调查失业率和求人倍率在一季度之后,应该处于逐月恢复的势头.
值得讨论的是,应该如何认识就业指标,即这类指标究竟是宏观经济中的先行性指标,还是滞后性指标呢众所周知,劳动力需求是一种引致性或派生性需求,是由经济增长本身引起的.更具体地说,认识中国特有į
金融危机相关论文范文例文,与如何认识当前就业形势相关论文发表参考文献资料: